APP下载

论德性与良心的关系

2010-04-11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2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道德感德性动机

江 畅 (湖北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 ,湖北 武汉 430062)

德性是人优秀品质中的一种。概言之,其是由理智或智慧在正确道德观念的前提下,根据有利于具有者和他活动于其中的共同体及其成员更好生存的根本要求培育的,通常以心理定势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并使人的活动及其主体成为善(好)的道德意义上的善(好)品质,即道德的品质。作为品质特性,它具有指向性、意向性、多维性、统一性、稳定性和普适性等主要特征。德性从直觉的层次上看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化,但从批判的层次上看则根源于人更好生存的需要。①德性和良心是个人道德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同时又相互联系、协同作用。本文拟在对良心作必要阐述的基础上对德性与良心的关系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良心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良心”或“良知”是一个古老的道德概念。在汉语中,良心是“指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1]英文中的良心(con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conscire,本意是“知道”,由此衍生出con-scientia(知识、意识),其字面的含义是“人对自己思想和行为正确与错误的意识。”[2]无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良心从字面上看主要是对思想和行为正确与否或对错的认识或意识。

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学者对良心作过研究,有的学者是从宗教、心理分析和生物心理学角度研究,也有不少学者是从哲学的意义上研究。例如,根据基督教神学家的观点,良心是当你对你的邻人作恶时使你感到不安的那种东西,或者是在你这样做时告诉你什么行为是正当的什么行为是不正当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坚持恶的生活方式,那说明他的良心已经泯灭。一个说谎的伪君子就是一个不顾良心如此之久以致良心已经失去了功能的例子。[3]又如,心理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将良心看做是起源于超我的东西,它是人在孩童时期从父母那里获得其暗示的。不服从良心的结果是“有罪”,而这种有罪感会成为精神病的一个诱因。人的良心是通过有罪的否定性反馈系统使一个人在社会意识形态之下活动的社会结构。[4]海德格尔从哲学存在论的意义来理解良心或良知,把良知看做是人走出“沉沦”返回本真能在的途径。他说:“我们所称的良知,即呼唤,是在其自身中召唤常人自身:作为这样一种召唤,它就是唤起这个自身到它的能自身存在上去,因而也就是把此在唤上前来,唤到它的诸种可能性上去。”[5]

从伦理学的角度给良心下的定义更多。《自由百科全书》中的“良心”一文对良心作了这样的规定:“良心是一种区别人们的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能力。当人们做了违反他的/她的道德价值的事的时候,它会产生懊悔的感受,而当人们的行为符合我们的道德价值时,它会产生正直的感受。它也是人们在履行任何行为前告知人们的道德判断的那种态度。这样的道德判断基于理性的程度几乎是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一个有争论的问题。”[6]

总体上看,良心就是人的具有自我道德调控作用的道德感。“良心指一个人的正当不正当感。具有良心意味着对一个人行为的道德正当不正当或者一个人意图的善恶的意识。”[7]这种道德感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一种复杂的情结。从结构上看,良心这种道德情感中包含着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习惯等因素。从内容上看,良心是在善恶观基础上形成的义务感、责任感、使命感、公正感、荣辱感等道德情感。所有这一切综合地对人发生作用,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良心。[8]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良心是道德感,但不是说道德感是良心;良心是基本的道德感,是好善恶恶的道德感。道德感除这种好恶道德感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道德感,如仁爱、博爱等情感。

综合有关学术成果并结合我们的研究,笔者认为良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良心是人辨别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善恶和区分行为正当与不正当的道德能力。良心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和判断能力,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良心来认识和判断自己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的善恶以及自己行为正当与否。这种认识和判断的过程也是辨别善恶和区分正当不正当的过程。这种辨别和区分的对象常常是个人自己的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而不是他人的。良心对他人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善恶的辨别及正当不正当的区分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通常是一种直觉或直接的感受,而不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对他人行为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在更多场合下是通过理性而不是通过良心实现的。良心对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善恶的辨别、对行为正当不正当的区分是以良心具有某种善恶标准和正当不正当标准为前提的,它是“控制或禁止个人行为或思想的伦理和道德原则的情结”[9],所以人们经常说“凭良心办事”。这种善恶、正当不正当标准是在道德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深层道德观念,而不是一般的道德认识。

其次,良心对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的善恶、对行为的正当不正当有一种认可或否认的态度,并对于善的行为及其动机和意图、正当的行为有一种感到满意或欣慰的感受或情感,而对于恶的行为及其动机和意图、不正当的行为有一种厌恶或懊悔的感受。良心不只是一种道德观念,而且会根据道德观念对善的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正当的行为给予认可,并会对这样的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感到满意或欣慰,而对恶的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不正当的行为给予否定,并对这样的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感到厌恶或懊悔。人们经常说的“对得起良心”、“受到良心的责备”就是良心的这种功能的作用。

第三,良心“是一个人行为或动机中的内在正当不正当感,它推动人们从事正当行为。”[10]它通过认可和否定态度、欣慰和懊悔的感受自动地调控动机和行为,使人们倾向于善的动机,倾向于正当的行为,特别是强烈地扼制作恶的倾向,所以人们在作了恶后常常会感到强烈不安甚至痛苦不堪。因此,我们可以说,良心是人的一种扬善抑恶的自我道德调控机制,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具有强有力的自发调节作用。人们常说的“接受良心的审判”所体现的也许就是良心的这种制约作用。良心的这种制约或调节作用并不是消极的,不只是对自我的限制,而是积极的,是通过对自我加以适当限制来保护自我,促进自我的发展。它要求人们适当克服个人的那种只顾个体、局部、眼前利益的自然倾向,而兼顾整体、全局和长远利益,要求人们通过正当的手段达到正当的目的。

第四,良心的形成是一个从道德意识走向道德无意识、从道德自觉走向道德自发的过程,所形成的良心是自发地发生作用的。无论是良心对行为及其动机或意图善恶和对行为正当与不正当的区分,还是良心对它们的认可或否定态度、满意或厌恶的情感,都不是有意识的,而是自发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是以直觉或感受的形式出现的。从这种意义说,良心是人的一种自动的道德调控机制。

最后,良心虽然是自发发生作用的,但却是人道德自觉的重要体现。由于文化积淀的作用,每一个人生来就具有良心的秉赋。正因为如此,任何人都具有孟子所谓的“善端”或“良知”。但是,这种先天的秉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良心。完全意义上的良心,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道德体系中最后形成的。良心可以自发地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也可以通过修养形成。自发形成的良心一般与一定社会中大众信奉的日常道德相一致。大众道德淳朴,则其中个人的良心也会淳朴,反之亦然。修养形成的良心则不同,它的性质取决于个人修养的内容,修养的内容不同良心的性质也不相同。修养是人的自觉、自主活动,通过修养形成的良心是自主性的道德。这种自主性的道德是现代人道德的特征。由于现代社会是价值、道德多元化的社会,个人的道德和良心越来越成为个人自主选择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看,修养对于现代人形成什么样的良心、良心作用力的大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现代社会中任何人的良心不管实际上是自发形成的还是修养形成的,都可以看做是修养形成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良心看做是人道德自觉的一种重要体现。

既然良心这种道德感是人的一种自我道德调控机制,那么我们就应当重视良心的这种扬善抑恶机制的作用。重视良心的作用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在外在约束力减弱的情况下,不建立起良心这种自律机制,人的行为即使是合法的,也可能是不合适、不理智、不正当的。既然每个个体都是道德主体,那他自己就应当有行为正当不正当、道德不道德的尺度。这种尺度不是别的,就是他的良心。其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心,没有良心的召唤,没有良心的警告,没有良心的约束,他不但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可能会受奴役,成为法律、狭隘、私利、情感、欲望的奴隶。良心作为要求兼顾整体与个体、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利益,要求目的和手段都要正当的内在制约机制,其意义正在于它可以使人把法律作为行为的起点,而不是把它看做是行为的约束;它可以使人不贪图个人的、局部的、眼前的狭隘利益,而兼顾他人、全局和长远的整体利益;它可以使人不沉湎于即时的享乐,而追求持久的幸福。

二、德性与良心的异同

一般认为,德性和良心是个人道德的两个基本方面。“品德属于个人道德,它和良心一起构成个人道德。如果说良心是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那么可以说品德是个人道德素质的标志。作为个人道德,品德像良心一样是人生的一种特殊价值,对于人生和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心是实现人生幸福的自我制约机制,品德则是实现人生幸福的自我保障条件。它们一起为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享受提供动力,营造环境,丰富内容。”[11]笔者的这一论断大致阐明了德性与良心的异同,这里我们再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德性与良心是个人的两种不同心理现象,也是个人道德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虽然是明显的,但也需要作一些辨析。

首先,德性是人的品质特性,而良心是人的道德感。每一个人都有其品质,品质有好有坏,德性是人的好的品质或道德的品质。每一个人也都有道德感,只不过人们的道德感有强有弱,有的能发挥作用,有的不能发生作用,良心一般是指有一种好的道德感,即能正常发挥作用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所涉及的主要是对行为满意或悔恨的感受和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且这种感受和态度会对进一步的行为发生影响。德性作为一种品质特性从人有意识时起就在环境的影响下开始了形成的过程,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可以看做是德性的雏形。当人有了反思意识之后,人们可以在道德观念的影响下通过反思强化或改变原来的德性,并进一步形成新的德性,逐渐完成其德性体系。与德性不同,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感要到人有了反思意识才开始形成,可能要到青年时期人们才会在道德观念的影响下通过反思形成良心。因为只有当人们有了反思意识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或反感,才会形成认可或否定的态度。因此,德性要比良心形成得早。德性是品质特性而良心是道德感,这一区别是德性与良心的基本区别,其他区别都是由此派生的。

其次,德性是一种心理定势,而良心是一种调控机制。作为心理定势的德性,其特点是意向性,也就是它倾向于怎样,而不对人的知情意行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它潜移默化地、不动声色地、持久地影响人的生活,所以人们经常将德性与习惯联系起来。与德性不同,作为调控机制的良心,其特点是调控性,也就是它要求怎样,对人的某一具体行为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并且通常以激烈的形式针对具体行为进行调控。例如,一个人具有负责的德性,他就会在各个方面体现出负责的特点,除非有什么意外的阻碍,否则他会一以贯之地表现出责任心。而如果一个人在责任心方面有良心,他会对他的某一特别负责任的行为感到欣慰,而尤其会对某一不负责任的行为感到不安或自责,而且可能(并不必然)因为感到欣慰而强化同类行为,并可能因为感到不安而改进同类行为。

再次,德性涉及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多维性,而良心主要涉及人的行为方面,具有一维性。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品质问题,人的品质涉及人的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是人格的一个基本方面。②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的好坏,关系到人过什么样的生活。良心虽然也与人的知情意行有一定关系,是各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情结,但其所涉及的或者说所指向的主要还是人的行为方面,包括行为本身和行为的动机和意图,通常不直接涉及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或者说,良心主要是人行为的道德感。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可以说德性所涉及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而良心所涉及的是如何做事的问题;德性要求做好人、优秀的人或有道德的人,而良心要求做好事、正当的事或道德的事。

最后,德性更具有普适性、一般性,而良心更具特殊性、针对性。德性虽然总是某人的德性,但其中有相当部分的德性(体现为具体的德目)是一定社会普遍公认的,有一些甚至还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同民族公认的德性,如善良、诚实、关爱等。与德性相比较,良心通常更会因人而异,因社会道德体系不同而差异较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良心作为一种行为调控机制,与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的关系更密切,而不同社会的道德要求常常是差异较大的。

德性与良心作为个体道德的两个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或相通点,了解这些共同点有利于更深入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协调地发挥两者的作用。两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两者从根本上说都是指向服务人更好地生存的。德性是人在生存的环境中通过智慧的选择所养成的习性或者良好习惯。这些习性之所以会被选择,之所以会使所选择的这些习性成为习惯,一般来说就是因为这些习性是有利于个人生存发展的。德性中有些是直接有利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如审慎、勤俭、进取等,有些虽然不是直接的,也间接地或深层地利于个人的生存发展,如关爱、合作、公正等。德性的这种终极目的指向是不可否定的,否则德性就可能是异化的。良心也是如此,良心就其本性而言是自我制约机制,同时又是自我保护机制,自我协调机制,自我适应机制。它的功能和作用就在于为自我实现,为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营造环境,开辟道路。良心看起来更明显地指向他人和群体,实际上最终是指向自己,为的是使个人自己更好地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总的来看,德性和良心都是人的智慧的体现,它们都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保护自我、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心理机能。虽然两者在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某些偏离其本性的情况,甚至有时还会发生异化情况,但它们的本性是不变的,而且伦理学研究就是要致力于使其本性复归。

第二,两者都是智慧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包括道德观念)选择的结果。德性和良心,特别是现代人的德性和良心几乎都不是完全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在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下,个人运用自己的智慧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选择所逐渐养成的。在这一方面两者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它们可以说是同一智慧在两个方面的结晶。无论是德性还是良心都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前提的,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这种观念虽然形成时期不尽相同,但其内涵大体上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说两者是以相同的价值观念为前提的,或者说两者有共同的观念源头。这种价值观念是人们运用智慧进行德性和良心选择的依据,一般来说在性质上与德性和良心是相同的,但两者之间并不是一回事。观念变成德性和良心需要智慧的权衡和取舍,需要一定修养锻炼的工夫。德性和良心是价值观念、智慧和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方面,德性和良心是共同的。不过,德性要比良心受环境影响更大。正如朱丽亚·德里弗(Julia Driver)所说的:“人身上的德性或优秀不只是他们与社会环境分离的内在状态问题。”[12]

第三,两者都是以趋善避恶、扬善弃恶为价值取向的。德性和良心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机能,但两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这就是使趋善避恶、扬善弃恶成为人的自然倾向。德性是要使趋善避恶成为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良心则直接就是奖善罚恶的机制,它的目的是要使行为符合道德观念的要求。它们都是为了使人及其行为成为善的而不成为恶的。

第四,两者都是自发地发生作用的。德性和良心虽然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两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在个人的道德中,还有德性和良心发生作用以外的领域,这主要就是个人自觉地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就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活动可能有三种情形:一是出于德性行动;二是凭良心办事;三是按道德要求(道德规范、道德义务等)行事。这三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有德性和有良心,一个人会更自觉地按道德要求行事,但三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差别,即德性和良心是自发地发生作用的,而按道德要求行事是自觉的。这里所谓的“自发的”,是指不需要经过人们理性的权衡,不需要意志的作用,德性和良心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一个人有德性,他不需要经过理性和意志的作用就会随时在行为中体现出来;一个人有良心,如果做了坏事,不需要经过理性和意志的作用就会自然地感到不安或愧疚。这里所谓的“自觉的”,是指要按道德要求行事,首先要有理性(理论理性)认识到这是对自己的要求,其次要通过意志(实践理性)将这种要求变为行动。这里理性的作用就是有意识的自觉作用。当然,按道德要求行事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但都是有意识的、自觉的。

德性和良心所共同具有的这种自发地发生作用的性质告诉我们非常重要的两点:其一,德性和良心都很难形成,因为它们都是要把人们的有意识的道德活动变成习惯成自然的活动,而这一活动转变是很难的;其二,养成德性和良心极其重要,只有一个人真正成为有德性的、有良心的,他才能真正“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假定一个人的道德活动是一定的话,那么德性和良心发挥作用的空间越大,按道德要求行事的空间就越小,而德性和良心的空间越大,人就越自然而然地自由生活,越少受理性和规范的约束。

三、德性与良心的互动机制

德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道德心理特征和行为定势,所体现的是人的道德基本素质。良心是个人的稳定的道德调控机制,所体现的是人的道德调控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和重要的互动关系。

首先,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德性在人出生后就开始了其形成过程。在整个德性形成过程的早期(儿童时期),由于人还没有反思意识因而良心还没有开始其形成过程。良心的形成过程是以反思为前提的,而人的反思能力至少要到少年时期才开始形成。因此,从发生的角度看,德性开始形成的过程在前。由于德性是向善的心理定势,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其形成过程的这种定势必定会对良心的形成发生影响。

具体地说,德性对良心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德性的取向会对良心的选择起定向作用。德性是以价值观念为前提的,价值观念的取向会影响德性的取向。由于德性形成于良心之前,而德性又是一种心理定势,因而德性的价值取向必定对良心的选择潜在地起定向作用。如果一个人德性的价值取向是幸福主义的,这种取向就会潜在地使人们选择形成幸福主义的良心。当然,这种定向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人们在形成良心的过程中会受到价值观念特别是道德观念以及环境的影响。一般地说,一个人越缺乏道德的自觉,他的良心就越受德性取向的自发影响。二是德性的水平对良心起基础作用。良心不仅在德性之后形成,而且德性作为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认识和选择,包括对良心的认识和选择提供一个平台和起点。德性范围越广,良心形成的平台就越广,所形成的良心的范围也就越广;德性水平越高,良心形成的起点就越高,所形成的良心的水平也就越高。从以上三方面看,德性形成的状态对良心的形成状况有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

不仅德性对良心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良心也对德性有重要促进作用。良心形成的过程会使德性的形成加速。人开始形成良心的时候,德性并没有最终形成,尚处于重要的生长期。良心形成过程会加速德性的形成过程,促进其最终形成。良心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道德观念和意志、形成道德情感和态度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变为内在的道德自律的过程。道德观念和意志的强化、道德情感和态度的形成都会促进德性的形成从主要依赖道德环境熏染转变为主要依赖个人自主养成,而且可以促进德性养成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良心形成过程中,智慧特别是理性要进行复杂的道德认知和反思活动,这是一个主体愿望与道德要求相互作用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会促使人们对已形成的德性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人们可能有意识地改变原来主要在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一些德性。良心形成后,良心在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对德性的完善也具有意义。这至少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一些良心可以积淀为德性。例如,如果在工作责任心方面有良心,良心对工作责任心的呼唤可以唤醒人对责任的意识和强化责任行为,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负责的德性。二是良心可以强化德性。一个人在某方面可能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德性,但并没有达到真正优秀的程度,这时如果这方面的良心形成并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会强化这种德性。例如,一个比较正直的人在某些时候可能由于某种原因而做了不那么正派的事,如果每次这样做都受到良心的责备,他的正直德性会被强化。

其次,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德性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素质,从根本上规定着良心可能发生作用的范围、深度和力度,规定着行为可能达到的道德水平。我们可以说,德性是良心发挥作用的空间,德性的空间有多大,一个人的良心才能在多大的空间发生作用。例如,一个不诚实的人不会为说谎感到脸红。一个懒惰的人,不会为吃嗟来之食感到羞耻。可以说,只有具有良好的品质,一个人才能真正发挥良心的作用,才会有优良的行为表现。因此,要真正发挥良心的作用,需要养成完善的德性。另一方面,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感或道德调控机制对人的德性具有重要的维护作用。缺乏这种维护,再好的德性会慢慢丧失。因为德性再完善、再高尚的人也有可能由于外界的诱惑或一时的疏忽而在道德上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种机制进行自我制裁,久而久之,原来高尚的就会变得不高尚,原来完善的德性就会变得不完善,一些德性还有可能丧失。德性是获得性的,不呵护,没有制约机制,完全有可能丧失。例如,一个具有守规德性的人也难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违规的情况,特别是由于行为者本身的原因发生了这种情况后,如果有良心发生作用就会对这种违规行为持否定态度,甚至对违规行为感到厌恶,违规者以后会减少以至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相反,如果没有良心的否定态度和厌恶情感,行为者可能越来越不在意违规行为,久而久之,守规的德性就会丧失。从这种意义上看,可以说良心是德性的忠诚卫士。

此外,德性与良心还具有互补的作用。德性使人自然而然地为善,但由于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人性的弱点,自然而然地为善也可能发生偏差甚至背离。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也就是当人没有为善时,良心提醒人们,让人们警醒。例如,无私的德性是与人利己的自然倾向不一致的,需要实践智慧才能认识到无私对于人生的意义。一个人即使具备了无私的德性,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常常面临利己自然倾向的挑战,而难免失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良心的作用,人们就会通过良心的否定和反感作用纠正失足,巩固和强化无私的德性。因此,良心对德性的补充作用也是明显的。德性对良心也有重要的补充作用。良心通常是在面临比较大的道德问题时才出现。一般是在做了一件较有意义的善事时,良心才会感到安慰;而做了一件较大的不良行为时,才会受到良心的责备。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经常面对的是日常小事,在这种情况下,主要靠德性这种道德心理定势起作用,来维护人们日常的德行。

由以上分析可见,一个人要成为有道德的人,既要有德性,也要有良心,两者缺一不可,而且两者的取向必须一致。

注 释:

①关于德性的本性、特征、源泉及其与道德规范的关系等问题的具体阐释,可参阅江畅:《论德性》(《伦理学研究》2010年第4期)。

②在笔者看来,人格包括观念、知识、能力和品质4个基本方面。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 年增补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88.

[2]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4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296.

[3]Conscience[EB/OL].New World Encyclopedia,http://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Conscience.

[4]Conscience [EB/OL].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cience.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A].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Ⅱ)[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3.

[6]Conscience [EB/OL].Wikipedia,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Conscience.

[7]Conscience[EB/OL].New World Encyclopedia,http://www.newworldencyclopedia.org/entry/Conscience.

[8]江畅,周鸿雁.幸福与优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2.

[9]Conscience[EB/OL].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browse/conscience.

[10]Conscience[EB/OL].http://dictionary.reference.com/browse/conscience.

[11]江畅.理论伦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30.

[12]Julia Driver.Uneasy Virtue[J].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xvii.

猜你喜欢

道德感德性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公德自在人心
外媒:研究证明狗和猴子跟人类一样有“道德感”!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
动机不纯
道德冷漠的原因分析及其矫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