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

2010-04-10郑玉兰张辉

湖湘论坛 2010年2期
关键词:两极张力人性

郑玉兰,张辉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 83)

论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

郑玉兰1,张辉2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 83)

人性的内在构成要素如自然性与社会性、向善性与向恶性、理性与非理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竞争性与合作性、利己性与利他性、世俗性与超越性等等均表现出相互对立甚至冲突,但同时又相互纠缠并且难以替代的两极,彼此总是处于一种此消彼长或彼消此长的相互拉拽的力量之中,人的位置因在两端之间游移不定而呈现出人性的强弱变化,这就是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人性两极张力结构的提出为人们认识人性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视角。

人性;两极;张力;两极张力结构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亦即我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我们能希望得到什么,这一切从根本上都受我们所认为的‘现实的’或‘真正的’人性之影响。”[1]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对人及其精神的反思,因而人性是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历来众说纷纭。要整体地把握人性、研究人性就必然要触及和把握人性的内在结构。“结构”一词在《新华词典》(修订版)中解释为“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结合方式”,所以,人性结构即是“人性内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方式”。本文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先哲们提出的众多人性因素中提炼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极要素,并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出人性具有两极张力结构的观点。

一、人性结构中的两极

在中西哲学史上,对人性构成要素有一元、二元和多元之争。一元说如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霍布斯的“利己性”、费尔巴哈的“自然性”,理性主义所主张的“理性”或非理性主义所主张的“非理性”等等。二元说如世硕、扬雄和司马光主张的人性有善有恶论,朱熹提出的人性中兼具“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重性,著名的二元论哲学家笛卡尔在肯定了人的精神属性的同时,也大胆承认和肯定了人的物质属性。马克思对人性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并且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属性。多元说如以董仲舒、王充、荀悦为代表的“性三品论”,弗洛伊德的人性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构成的主张,等等。

纵观古今中外的人性研究,不论是一元说,还是二元说或多元说,虽然理论主张各异,却也不乏共同之处,即先哲们都看到了对立两极因素的存在,都是从对立两极因素的关系入手来考察人性,其争论的积极成果是两极性范畴的涌现。中哲史上,人性的研究是围绕善恶两极及其关系的思考来展开的,大致只限于对人性作善恶道德评价,恰如张岱年先生指出的:“中国性论有一特点,即以善恶论性;关于性的主要争点,是性善或性恶的问题”[2]。相比之下,西方哲学家们则贡献了多维两极要素,如理性与非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利己性与利他性、世俗性与超越性(或曰物性与灵性、肉体性与精神性)等等,为我们今天考察人性结构提供了丰富的要素素材。

所谓人性结构的“两极”是指在人性结构中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人性并不是一系列稳固确定、自相一致的特征,而是一些经常发生冲突的基本倾向。”[3]人性就是由自然性与社会性、向善性与向恶性、理性与非理性、能动性与受动性、竞争性与合作性、利己性与利他性、世俗性与超越性等多维两极要素构成的整体。

1.自然性与社会性

从人身上具有的发展成果的层次性维度上,人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两种相互对立的倾向。毋庸置疑,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因而具有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饮食、男女、自保等机能构成人的自然属性。但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因而又具有社会生物的各种属性,劳动性、群体性、阶级性(阶级社会中)、民族性等构成人的社会属性。

2.向善性与向恶性

在涉及个人、他人与社会利益和自觉行为的价值品质的维度上,人具有向善性与向恶性两种基本倾向。向善性是指人性中向往好的、光明的一面,诸如上进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情心等。向恶性又叫劣性,是指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其因素包括:自私自利、嫉妒心、自卑感、见利忘义、惰性等。现代实证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性中既有诸如爱、利他、良心、仁慈等善的成分,又有诸如攻击、侵略、破坏、利己、嫉妒、贪欲等恶的成分。

3.理性与非理性

在人的精神结构的维度上,人性具有理性与非理性两种基本倾向。理性指受人的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一切精神属性和精神活动,即按一定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运作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它具有内在性、自觉性、抽象性和逻辑性等特征。现实生活中的理智的、合理的、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秩序都是理性的具体表现。非理性指人的精神所特有的、与理性相对的,在心理上表现为本能意识,在认识上表现为主体的非逻辑认知形式和认知功能的要素的总和。不自觉性、突发性、瞬时性、非逻辑性、非语言性和创造性等是其特征。现实生活中的偶然的、随机的、不确定的行为和秩序是非理性的具体表现。

4.能动性与受动性

在人与外部事物关系的维度上,人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两种相互对立的倾向。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注定有须依赖其他自然物而生存、受到自然法则的制约的一面。受动性是人与相应的外部对象以适应为主导的适应又被动的关系态势。而人作为理性与精神的存在物,又有独立自足、自主、能动的一面。能动性是精神的目的性和创造性,即人的精神能够有目的地去认识万物并自觉地追求对现实的改造。

5.竞争性与协作性

在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维度上,人具有竞争性与协作性两种相互对立的倾向。庞德认为,人类的行为有两种趋向:一是扩张性的趋向,二是社会合作的趋向[4]。竞争性即人们努力肯定、发展自己而排斥、压抑他人的规定性。竞争充分发挥着人们的潜能,推动着人们的发展,成就着强者,压抑着弱者,要生存就必须努力发展自身,练就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本领。另一方面,人们之间也相互协作。协作性就是人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生存发展的规定性。人的竞争性来源于人的欲望、需要、对利益的追求。人的合作性来源于人的脆弱性、理性的不完备、资源的有限性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克制和妥协。人们之间既竞争、又协作,共同练就着人的生存发展。

6.世俗性与超越性

在从外面被感官感知,还是从内部通过自我体验把握自己的维度上,人具有世俗性与超越性(或曰物性与神性、肉体性与精神性)两种相互对立的倾向。人总是从两个方面表现自己,具有两个空间。就它从外面被感官感知而言,它使自己表现为一种物质的生活;就它从内部通过自我体验把握自己而言,它使自己表现为一种精神的生活。维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世俗性,寻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的超越性。人是世俗的动物,人作为一个生命体,不能没有世俗生活的需要。但是,人之为人又不能没有超越性。人的精神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它永远不满足现状或现有水平,总是不停地超越现在向更高层次迈进,此亦所谓“人心不足”。人的肉体存在与精神存在、人的物化与灵化的统一,才构成完整的人性,才造成人的本质的全面性。

二、人性结构中的张力

由此可知,人性是由多维两极要素构成的整体。那么两极要素之间是怎样的一种联结方式呢?亦即人性有着什么样的结构?我们认为由于两极要素之间存在着既互相对立但又互相统一的关系,人性内在构成要素更多的是处于一种两极诱惑与撕扯的张力场中,即人性具有两极张力结构。

所谓张力,《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一是“拉拽的力量”,二是“物体所承受的拉拽的力”[5],均属物理学范畴。在物理学中,就是指同一物体内部相互排斥的力。通俗地说,张力就是拉力,但又和一般的拉力不同,拉力是可以单方的,如拉门的力;而张力是双向的,也即是它从一个中心向左右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就像练拉力器一样,双手把它拉开,力从中央向左右方向运动。另外,几个方向不同的力同拉一个物体,也会形成张力。将之运用到哲学领域,“张力”即是矛盾两端的拉拽力量,其实质就是矛盾双方的辩证统一,矛盾两端既相关又独立,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干扰。对立、干扰、互补、统一是张力的特征,它内在地包括对矛盾冲突的孕育和弯弓待发的运动感。在此我们对人性结构的“张力”的内在实质的理解,是在通常人们对“对立统一”的理解中止的地方开始的,即人性的“张力”是一种特殊的辩证关系,其特殊性就在于张力是辩证关系中被强化了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对立,是一种两极扩张的对立;其统一,是一种双向统一。

人性结构中的张力是通过两极要素之间相成、相克、相制衡的作用而形成的。

1.人性结构中的两极要素是互相依存的

人性结构中矛盾着的两极,“有象斯有对”,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它们处于互为前提、彼此相成彼此互寓的复杂关系之中。例如,世俗性和超越性两极互相依存,没有世俗性就失去做人的前提,没有超越性就失去做人的条件。两极相成还表现在人性结构中矛盾的两极是共存的,是交互在一个人的身体中的。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这句话一样,在许许多多的人身上,有一半(一部分)的向恶性,也还有另一半(另一部分)的向善性。向恶性与向善性的多少比例会因人而异,但都是向恶性与向善性共存于一体。没有纯粹的善人,也没有纯粹的恶人。

2.人性结构中对立要素之间也有相克的关系和作用

首先,它们是处于一种互相对立的关系之中。它们以对立的两极或两端的形式存在,之间存在着质的对立。其次,又“有对斯有中”,这种对立的两极的质上的不同,都是由量的积散程度促成;量的增减到达一定的界限,便能引起质的变化。因此,正相对立的两极之间,当其显现为质的对立的同时,也还存在着量的可比性,存在着一条由此达彼的逐步递增或递减的某种量的连线。就像人性结构中向善性不断上升或升华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向恶性本能的冲击;而向恶性上升、爆发和爆发过后,也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向善性的谴责。向善性和向恶性是此消彼涨地发展着的。有时候在某种状态下,向恶性滋长起来了,则向善性就占劣势;而在另外一个环境另外的状态下,向善性开始主宰其行为,则向恶性就占劣势,它们是处于此消彼涨的相对关系中。这样,在通常的人身上,在我们称之为本质的本性里,既有着向恶性的“种子”,也有着“向善性”的种子,这就是质料,而环境就是“土壤”,如果有善的环境,而那个环境也有助于善的生成,这个人的向善性就能长成“大树”,而向恶性就会渐趋于萎缩。

人性结构中对立的要素之间的相克作用,使它们总是处于一种此消彼涨或彼消此涨的相互拉拽的力量之中,凸现了两极扩张的对立特性。

3.两极要素之间相成相克,既相互联结,又相互分离,从而相制衡,决定着人性自身结构的发展

制衡程度大的,使两极要素之间处在一种统一协调的状态,要素之间多以相成的关系存在。制衡程度小的,使要素之间处在一种矛盾对立的状态,要素之间多以相克的关系存在。这时的相制衡,是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相制衡程度的强弱,是由要素之间的相成、相克的程度决定的。

正是要素之间存在着相成、相克、相制衡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使人性结构中的两极并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消长的可能性。这种两极之间的消长是普遍存在的,所不同的只是各种对立因素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占的比例不同,有时是这一因素占优势,有时是那一因素占优势。这种种不同的比例和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具体人性个别形式的特征,并且使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面貌。正是因为如此,人性才是如此丰富复杂、矛盾多变。

人性内在构成要素之间表现出的这种矛盾两端不可或缺而又无法均衡,相互对立相互矛盾,但同时又相互作用相互纠缠并且难以替代,总是处于一种“此消彼长”或“彼消此长”相互拉拽的力量之中,人的位置因在两端之间游移不定而呈现出人性的强弱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

三、研究人性的两极张力结构的意义

人性两极张力结构的提出为人们认识人性提供了一种新思维新视角。人性是由多维两极要素构成的丰富复杂的矛盾统一体,其内部充满了张力。现实的具体人性绝非存在于对立两极的任何一个端点上,而是存在于对立两极之间某个与社会条件相对应的“X”点上。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性时,首先要注意人性结构的两极性。帕斯卡尔说得好:“使人过多看到他和禽兽是怎样等同而不向他指出他的伟大,那是危险的。使他过多地看到他的伟大而看不到他的卑鄙,那也是危险的。让他对这两者都加以忽视则更为危险。然而把这两者都指明给他,那就非常有益了”[6]。如果忽略其中任何一面,都会使我们在理论上对人性的了解陷入片面,进而在实践中导致失误。如人本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体,而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公民个人的正当物质利益却被长期轻视甚或忽视,禁欲主义和虚假集体主义道德规范横行,致使社会主义道德成了悬浮于空中的说教,经济社会发展因缺乏活力而陷入停滞崩溃的边缘。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社会氛围的浓厚,有些人似乎又趋向于另一个极端,不再对任何理想性的东西感兴趣,倾注于个体的物质利益和享受,极其严重地放大着人的肉体之欲。于是,人变成了被物欲所驱使的奴隶,遮蔽了自己的超越性,偏离了人的完整本质。从人性结构的两极性来看,我们要有整体性的视野,要超越两极对立,抛弃“各持一端”的走极端的思维方式,使人性的两极和谐共处于一体并对两极整合的多种现实和可能性及实现方式作出理论和实践探索。

其次,要科学认识人性,就不能忽视人性结构中两极要素之间的张力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竞争性和协作性、理性和非理性等等,它们相互对立却又相互纠缠,彼此总是处于一种此消彼涨或彼消此涨的相互拉拽的力量之中。这种张力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忽视甚至幻想消除它。正是由于对此两极处理中的偏斜,才导致了传统理论中对人性结构认识的单向度和片面性。例如中国古代的宋明理学家以极端的方式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把人性具体的、综合的东西肢解了,不可能还原为本来的面目、真实的人。人,除非像希特勒这种极个别的“真正”极端反人类的“非人”,就人性的两个极端来说,绝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地带的人,是一个过渡的状态: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出倾向于某一极,而在另一些事情上倾向于另外一极;在此时此刻可能倾向于某一极,而在彼时彼刻又可能倾向于另外一极;或总体上、经常倾向于某一极而偶尔又可能倾向于另外一极。真正十恶不赦、恶贯满盈者或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寥若晨星、难觅踪迹,人性众多的两极既矛盾又统一,既互相依存也互相利用。当人还活着的时候,它们任何一方只会蛰伏而不会彻底消失。就像人性结构中向善性不断上升或升华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向恶性本能的冲击;而向恶性上升和爆发时和爆发过后,也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向善性的谴责。这种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矛盾统一体一直会维持到人的生命终结。所以我们在认识人性的时候,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合理取舍、适当矫正,使它们和谐互补,而不是把某极推向极端,或者简单地排斥对立的一极。

总之,要正确认识人性,必须认识到人性是一个充满张力的复杂的矛盾统一体。

[1][英]莱斯利,史蒂文森.人性七论(中文版)[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3.

[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250.

[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4][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0.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85.

[6]帕斯卡尔.思想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81.

B0

A

1004-3160(2010)02-0125-04

2009-12-15

1.郑玉兰,女,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学;2.张辉,河南邓州人,河南省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

曹桂芝

猜你喜欢

两极张力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逼近人性
动物“萌主”在两极
人性的偏见地图
论张力
地球的两极
张力
张力2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