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

2010-04-08袁其梅

海河水利 2010年6期
关键词:水利水资源群众

袁其梅

(天津市水利建设管理中心,天津 300204)

水利行业的科学发展观是为了适应水资源形势和宏观经济形势,在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寻求解决水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这一发展思路符合我国的国情、水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开拓新时期水利工作的必由之路,并已初步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内涵有: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治水中尊重自然规律。三是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国民经济和水利发展,统筹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四是坚持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五是加强体制和制度建设,遵循经济规律。为此,必须把握好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1 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为首要目标,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水利涉及千家万户,水利工作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水利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同时要尊重民意,爱惜民力,科学决策。

2 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还在增长,对水环境的影响还将持续,我国人多水少的矛盾更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光靠建设蓄水和调水等工程,必须进一步转变水管理模式,节约为本,治污优先,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水利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措施,也是对传统水利观念的最大挑战。一方面要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发挥社会管理职能,推动形成节水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 统筹好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要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河流或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开发保护措施。具体到每一项开发利用工程,要加强水资源认证和环境评估,加强对移民等社会问题的研究与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强化生态保护。

4 始终把农村水利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领域

服务“三农”,始终是水利工作必须着力加强的重点。应该看到,农村水利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改善农村生态与环境为目标,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受益农户和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努力引导和促进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

5 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水利发展

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还受到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随着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不断推进,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突出,改革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必须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以改革促发展。重点是加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建立职责明确、运转协调、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以公共财政体系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形成科学规范的水价机制。

猜你喜欢

水利水资源群众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