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秋·民俗 月圆中秋话民俗

2010-04-08陈妍妍整理

河南电力 2010年9期
关键词:赏月团圆月饼

_陈妍妍整理

天上一轮圆月明,古今何处不中秋。每年的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月圆时刻,不知有多少思乡和团圆的思绪相伴。以月为题,文人墨客不知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千百年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民俗风情文化。

释名及缘起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自古以来,月亮就被赋予许多神秘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至北宋太宗年间,正式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祭月和赏月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民间以为,月亮属阴,须由女人先拜,男人后拜,也有些地区存在“男人不拜月”的规矩。祭月毕,全家一块儿吃“团圆酒”,“赏月饭”。

中秋之夜,月亮东升,人们便开始赏月活动。赏月是中秋节最为盛行的习俗活动之一。我国魏晋时已有中秋赏月之举,唐宋时此风已十分盛行。宋代的京城汴梁,每逢中秋佳节,一般市民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秋夜里风清月白,露意微浓,三五好友或亲朋,把酒临风邀月,畅怀人生快意。

八月十五月饼圆

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月饼的吃法很有讲究:一般切月饼都要均匀切成若干份,按人口数平分,每人都享受一块,象征家庭成员是团圆的一部分。如家中有人外出,便特地留下一份,象征他也参加了家庭团聚,以饮食团聚家人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习惯。

各地奇俗拾趣

中秋节除了世人皆知的赏月习俗外,我国各地还流传着许多奇风异俗,它们浪漫而美妙,成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

抛帕招亲福建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当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将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乞月照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偷菜求郎在台湾,中秋之夜有未婚少女偷菜求郎的习俗。中秋之夜,少女踏着月光来到意中人的菜园,偷摘蔬菜或大葱,如果采摘到了手,就预示她要遇到如意郎君。至今台湾民间还流传着“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的俗谚。

中秋博饼在福建厦门,每逢中秋佳节临近,夜色渐浓的厦门,大街小巷便会传出博饼时骰子撞碰瓷碗的悦耳叮当声。厦门“博饼”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中秋月圆之时,为排解和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特发明一种博饼游戏,让士兵赏月博饼。这种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节日民俗犹如一扇窗口,从中可以洞察到一个民族的文化遗存和历史积淀。它以独特的方式释放着文化功能,以其约定俗成的力量,规范着每一个民族成员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礼仪习尚和行为方式。年复一年的节日轮回,使民族精神得以延续和加强,使人们在欢乐、祥和、喜庆和浪漫的气氛里产生一种民族亲和力和民族归属感。

链接

亚洲国家中秋习俗

“遥望明月共此时,欢度佳节同相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成为亚洲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虽然同为中秋,但各国习俗不同,多样的形式一并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韩国——秋夕节

习俗:祭拜祖先、玩跷跷板游戏、欣赏羌羌水舞、品尝韩国的“月饼”——松糕,还有头号中秋食品——芋头汤。

日本——月见节

习俗:吃的是江米做的“团子”,馅儿以豆沙为主。当夜,在一些神社、寺院会举行赏月会。

越南——花灯节

习俗:孩子提鲤鱼灯出游,各地会举行花灯节和舞狮。

泰国——祈月节

习俗: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用甘蔗扎成拱门,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的画像或塑像,供品主要是寿桃。据泰国的传说,飞升月亮的是观音,中秋时八仙带着寿桃到月宫给观音祝寿。

印度——明月节

习俗:在月圆之夜,年轻妇女头顶5个重叠的泥水罐,站在骆驼背上,慢慢爬上沙丘,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猜你喜欢

赏月团圆月饼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中秋节里吃月饼
中秋赏月邀请会
月饼
中秋赏月
团圆中秋
一起来做月饼吧!
中秋一起来赏月
别样的中秋赏月
月饼你喜欢啥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