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

2010-04-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综合性实验教学实验

谭 明

(湖南科技学院 教务处,湖南 永州 425100)

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

谭 明

(湖南科技学院 教务处,湖南 永州 425100)

阐述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涵,为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表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高校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

引 言

近20年来,国际高教界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现也有不少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0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01号)的文件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予以实施。但是,这样还很难明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涵,特别是各个高校、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都有不同的理解,这一问题的存在, “因此,怎样正确地理解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学实践中又怎样认定和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工作,而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社会各方面对学生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实验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有计划安排的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的教学活动。就其实验教学内容层次而言,可分为基础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两大类。其中提高性实验就包括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开设设计性实验的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涵

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把综合性实验解释为“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或系列课程知识的实验的综合。综合的内涵应该包括实验内容的综合、实验方法的综合、实验手段的综合。通过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综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形成综合的学习与培养。

一般而言,综合性实验的综合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的综合性:实验内容的综合性是综合性实验的重要特征,旨在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对基础课而言,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知识综合,而专业课则涉及相关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具体把能将一门课程中三个及以上的知识点有机结合,或者属于二门及以上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的实验认作综合性实验。2、方法的多元性:即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实验原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综合性实验可以在一门课程的一个循环之后开设,也可以在几门课程之后安排一次有一定规模的时间较长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操作程序,自己加以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的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有着固定的模式,学生只要按指导书的要求一步一步往下做,整个实验过程如同一个机械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况,独立思维受到压抑。一般设计性性实验的综合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实验内容的探索性;3、实验方法的多样性。设计性实验大都采取如下形式:1、教师给定题目和方案,学生自定实验步骤、自选(或自行设计、制作)仪器设备并独立完成;2、教师给定题目,学生自定整个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3、学生自定题目,并独立完成从查阅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到完成实验的全过程。独立设课的设计性实验可以是学生单人、也可以由学生组成小组或团队协同合作完成。小组或团队协同完成时,应由指导教师明确其在小组或团队内的分工,尽量使每个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独立思维,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

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国家教育部关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全面推进面向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教育方式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专业学习要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转变。实验教学中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转变。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我认为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是其重要措施。

近几年来我校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删除了一些落后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项目,压缩了部分较经典但相对落后的实验项目学时数,给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留出了足够的学时,并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立项制度,对拟开出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经审查确定立项后,学校集中资金,给予重点投资建设,这些措施,使我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比例逐年上升。

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出,改变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设计性实验时,启发学生用什么仪器,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实验题目,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实验的基本步骤、思路和特点。在做综合性实验内容时,安排学生自学,然后由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述,大家再一起讨论、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解决实验题目的最简练的实验步骤。改变了原来实验课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性学习, 改以学生综合设计为主, 教师重点辅导的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 着重于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发挥创造,提高了学生观察、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科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培养他们严整、科学、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提高了我院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综合性设计性程度及整体水平,激发了学生参加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也为实验室的开放和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打下了基础。

四、结束语

从整体上,如何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还是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还处在起步阶段,对这一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认真研究,只有从理论上对其内涵和特征了解,才能明确它的本质和目的, 才能有效地建设、实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教学的实践操作中才有依据, 才能真正推进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使实验室成为培养实践能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

[1]曹中一.“三性”实验的内涵与特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

[2]李伟,李春江.综合性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量化管理办法探索[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 (2).

[3]赵宗淑 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解读与建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周鲜成.规范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7).

G48

A

1673-2219(2010)12-0140-02

2010-01-18

湖南科技学院校极教改课题(XKYJ200721)。

谭明(1979-),湖南邵阳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和无线网络。

(责任编校:何俊华)

猜你喜欢

综合性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做个怪怪长实验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