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的思考

2010-04-07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应试者学位真实性

方 伟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新形势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的思考

方 伟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是各高校授予研究生学位的一个重要条件。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学业测试,而应该是语言水平测试、语言运用测试,是一种准则参照性测试。为达到检测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并由此推测其在非测试情景中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这一测试目的它应该具有真实性。

学位英语测试;语言水平;语言运用;真实性

一 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的现状分析

国家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于1992年颁发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但是并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研究生学位英语考试大纲,只是要求“硕士生英语学位课程考试应该全面反映本大纲的各项教学要求”。对此,各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基本上都是独立操作、独立进行的。

(一)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替代学位英语测试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对高校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认可以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未依据,所以有些高校就极力督促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有些高校为省事或促使学生获取六级证书就把六级考试作为研究生的学位英语考试,甚至就把是否通过六级考试作为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标准,也把过级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把尺子。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基本围绕六级考试进行,教师很少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考试就是学位英语测试

有些高校把英语课程考试作为学位英语考试。部分学校虽然把研究生英语课分为听力、综合或读写等几种课型,分两个学期开设英语课,但是为了简化考试程序,往往只在一学年的英语课结束以后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考试成绩达到了学校授予学位的要求即可。大多数情况下任课老师就是命题老师,学校对测试内容、方法一般不予干涉。有些老师为图省事,或为了减轻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能顺利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往往教什么就考什么。而且,根据调查结果来看,教的很多都是与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本质上相差无几的语言知识,测试内容也以语言知识的掌握为主。

(三)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与英语课程考试同时作为学位英语测试

有些高校的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采用“双轨制”,即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和英语课程考试并行。学位的授予根据六级考试成绩和课程考试成绩来定。如有的学校规定研究生六级考试成绩必须达420分以上、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达70分以上才能获得学位。这种“双轨制”的测试方式虽然力争从多方面督促提高教学质量,但同时也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要花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在英语学习上,这对专业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全省各高校进行统一的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

有些省份如安徽,河南,江苏等省,为督促各高校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行统一的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这种统一测试一般采用考、教分离的方式,在省内由专家统一命题,然后全省统一组织考试。通过了统一测试的研究生可以获得学位,学校不再单独组织任何形式的英语考试。这种方式的学位英语测试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测试的效度和信度,但因为要兼顾各高校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的学生,往往很难较为准确地度量出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 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的性质

对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的性质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是有效实现测试目标的首要前提,必须遵循教学要求和社会需求两个方面来认识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的性质,才能准确定位学位英语测试的要求。

(一)从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的总则中提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高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从总则的要求来看,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也应该是针对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测试。就是说,我们对研究生进行学位英语测试的最终目的不是取得反映测试表现的分数而是根据他们的测试表现推测其在非语言测试环境下的实际运用。因此,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首先应该是一种运用测试。同时,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也是一种水平测试,一方面考察研究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考察他们是否具备其将要从事的职业要求的语言水平。这种测试其测试内容的选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以课程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但更重要的是测试应试者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主要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此外,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还应该是准则参照性测试而不是常模参照性测试。因为“常模参照性测试的作用是根据应试者在测试中的表现(分数的高低)将其排成等级序列,应试者所得的分数本身没有确切含义,不能说明这些应试者达到何种水平或标准。”“准则参照性测试测量应试者应掌握的某一目标行为领域的知识或能力的水平”[1]。它的主要功能是确定应试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达到目标的程度。

(二)从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高,对研究生的英语知识和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研究者在2007年对65家用人单位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份)中了解到:93%的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应聘者有四、六级证书的要求;56%的用人单位会测试应聘者的听说能力;有73%的用人单位表示在他们的工作中需要经常用到英语;从用人单位对录用的研究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英语水平给予评价这方面看,口头交流能力最受关注,有34家提到这一点,其中29家认为他们该方面能力有所欠缺,5家对此评价较高[2]。可见,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听、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此外,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研究生还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如阅读英语文献,写英文摘要、信函、实验报告,或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准备专业学术论文,译介国内外科技资料等。作为学位授予重要条件之一的学位英语测试应该要反映、体现这些要求。一方面,语言测试将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和社会对其英语能力的需要进行融合。另一方面,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既是学位授予的一项重要条件,它就应该比较全面地反映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三)从英语测试的真实性来看

真实的语言测试才能检测出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运用语言于实际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说的真实性测试就是被Bachman[3]称为“现实生活法”(real-life approach)的语言测试。这种测试把语言水平(language proficiency)定义为“在非测试情景中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把真实性定义为“测试任务复制真实语言使用任务的程度”,要求语言测试任务的情景和内容与真实生活中目标语的使用情景和内容一致。测试者能从学生的测试行为中预测他们以后在真实情景中使用语言的情况。也就是说,“考生所接收到的语言就是平时在生活中听到和看到的语言;考生在考试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考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要解决的事情;对考生行为的评估标准是考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了任务,是否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4]。这种测试以被测试人的真实交际活动为依据,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虽然因实际的可操作性不能如此细致地选择、收集测试内容,也因“真实生活中目标语的使用情景和内容”这个总体(population)太大太广而给样本(sample)的选择带来很大的困难,但应能反映其“在非测试情景中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比如,在测试写作能力这一项时,可以要求学生写个人简历、信函(包括求职信函、公务往来信函等)或者阅读综述等;在测试阅读能力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读后写评论,回答有关问题而不仅仅是做MC类题目。当然,这种测试在实际操作中有它的繁杂性和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去尝试,而未被英语测试的真实本质。

三 增强学位英语测试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增强学位英语的有效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实现测试的真实性,不仅需要有力的理论支持也需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

(一)进行需求分析

在真实的交际中,语言运用行为多种多样,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真实生活中目标语的使用情景和内容”是一个太大太广的总体,而一次测试所能涉及的却非常有限。如“心理测量学-结构主义语言测试”在选择测试内容时要从语言总体抽样一样,语言运用测试也要从总体中抽出一定的样本。为了保证所抽样本(测试内容)具有内容效度,保证根据测试结果对考生语言能力所作解释、所作决策来讲都是相关的、充分的,测试工作者首先要做需求分析,在测试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详细分析 TLU域(目标语言使用域Target Language Use,简称TLU)的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欧洲学者Richterich于1972年提出的,用在英语特殊目的学习(English for specific or special purpose)教学中,他提出一系列范畴模式来指导外语学习者如何在未来目标情景(future target situation)下成功完成交际需求[5]。杜格拉斯(Douglas)也提出对目标语的使用情景进行仔细的分析有助于测试开发者选择最合适的测试内容和测试任务。当然,因为研究生专业的不同,今后工作领域的不同,我们不能针对所有的专业所需和工作所需进行需求分析,但是我们可以分析不同专业、不同领域共同需求的语言运用技能。

(二)提高直接性测试比例

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应该是一种运用测试,因为我们的测试目的是根据应试者的测试表现推测其在非语言测试环境下的实际运用。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要改变测试中间接性测试试题比例过大的现象,设计更多的直接性测试试题。因为“直接性语言测试通过给应试者提供近似人们真实语言行为的语言运用机会来直接测量应试者的语言能力”[1]。如在间接性写作能力测试中应试者可能被要求识别和改正书面语句子中的错误而不是直接写一篇文章,在间接性翻译能力测试中应试者可能被要求从几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翻译答案而不是直接翻译一个文本。相对间接性语言测试来说,直接性语言测试更多的是测试应试者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测试内容具有真实性

直接性语言测试不等于真实性测试,它只是提高测试真实性的一个手段。要保证测试的真实性,测试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写一篇三段式议论文是直接性写作能力测试。但是就研究生来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很可能不会被要求写一般的三段式议论文,可能更多的是(如果用到英语的话)写个英文摘要、信函、实验报告,或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准备专业学术论文等。如果在测试中要求写一般的三段式议论文,虽然检测了写作能力,但从内容上讲还是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再如,绝大部分的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中都有“翻译”这一考题,但有些“翻译”只要求翻译几个比较简单的、单个的句子,这很难全面考察研究生根据上下文理解全篇进而措辞表达的综合能力,也缺乏内容上的真实性。

(四)测试方法和测试手段具有真实性

虽然目前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基本上都采用混合形式测试(mixed-mode test),但很多在测试的方法和手段上并不能体现测试的真实性。比如,在听力测试中,大都采用MC(Multiple Choice)的测试方式,少数引入复合式听写(Compound Dictation)。复合式听写虽然可以考察应试者“综合性的语言能力”但在真实的语言使用情景中很少有这样的听力要求。而且,在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样的测试中听力的录音也缺乏真实性,没有一定场合中应有的背景音,语速均匀,口音也是单一的一种纯正口音。实际上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很少有这样的理想状况,我们听到的往往是多种口音,语速有快有慢,表达有流畅的也有顿滞的。听力测试的录音应该模仿真实情景中的声音。此外,在录音输出方式上不仅可以采用音频也可以采用视频。在口语测试中可以采用考官以外的对谈者(interlocutor)参与的面试考试模式,这种测试方式比半直接性的测试(semi-direct assessment)(如iBT中采用的)更具有真实性(This choice of test method is more authentic than a semi-direct assessment method such as that employed in the iBT.)。比如可以要求考生就某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1]王振亚.现代语言测试模型[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9.

[2]谢宇,韩天霖,林放,孙静.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外语界,2007,(1):53-60.

[3]Bachman,Lyle F.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4]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Richterich R A.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Language[M].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1972.

(责任编校:张京华)

The Reflection of Degree-Awarding English Assessment for Non-English-Major Postgraduates Under New Circumstances

FANG Wei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Degree awarding English assessment for non-English-major postgraduat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quirements of awarding degree to the postgraduates. It is not simply an achievement test. It should be a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language use test and a norm-referenced tes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esting postgraduate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thus inferring their ability of accomplishing language tasks under non-testing situations it should possess authenticity.

Degree-awarding English assessment; Language proficiency; Language use; Authenticity

G642.4

A

1673-2219(2010)12-0188-03

2010-09-01

湖南农业大学科研课题“农林院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英语测试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9WD42)。

方伟(1970-),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应试者学位真实性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How AI experts influence our decisions
指纹识别在大学生应试者身份核验中的运用
面试中常见的12种错误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广告的真实性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