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型人格与自尊、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综述

2010-04-07唐烈琼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消极人格量表

唐烈琼

(湖南科技学院 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D型人格与自尊、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综述

唐烈琼

(湖南科技学院 信息技术与教育系,湖南 永州 425100)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荷兰学者Denollet提出了D型人格这一新的人格范型,其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对D型人格的特点及分布、D型人格的测量、D 型人格与自尊、心境焦虑及EPQ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可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D型人格;自尊;抑郁焦虑;相关性;研究综述

1996年荷兰学者Denollet 在对冠心病人格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 D型人格这一新的概念。此后十余年来,很多研究证实,具有 D型人格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发生再次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D型人格还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冠心病人的创伤后应激和极度耗竭的危险性。许多国家在研究中,证明了 D型人格同样适用于这些国家的心脏病人 。国内一些学者研究发现D型人格在冠心病和心血管病人中的确有相当高的比例。在健康人群中亦可借鉴,D型人格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1 D型人格的涵义及特征

Denollet最初在研究心脏病患者中人格特征与冠心病的关系时提出了 “D型人格”这一概念,又称为忧伤人格。它源于己有的人格理论和经验的依据,包括种群和因素分析,D型人格的提出是对以往与疾病相关的A型、B型、C型人格概念的扩展,是对已有人格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证据的整合。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真正对心脏病起作用的心理因素,可能不单纯是消极情感,而是慢性的心理忧伤。需要注意的是 D型人格的确立是着重于正常的人格特征而不是精神病理学,D型人格反映了一个有明确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的相关的同类种群。

D型人格的分类以两个稳定和重要的特征为基础,即消极情感和社会压抑 。消极情感是指人们经历增加的消极情感的倾向, 他们会体验到愤怒、冲突、沮丧、焦虑等情绪,并且这种倾向往往很稳定,不受时间和情境的影响。社会压抑是指在社会交往中压抑这些消极情感表达的倾向。因为他们与别人接触时感觉紧张、不安全,便会有意识地维持自我压抑的状态。从临床的观察看,D型人格的人往往忧虑,对生活悲观,感到紧张和不快乐。他们更容易生气,总的来说很少愿意体验积极的情绪状态。同时,由于担心被拒绝,他们更不愿同他人分担这些消极情感。D型人格的人很少同他人联系,同陌生人在一起会感到不安。D型人格同大量的情感和社会困难联系在一起,包括抑郁征兆,长期的紧张、愤怒、悲观等。尤为显著的是 D型人格的人由于缺乏积极的态度、自尊和对生活不满而表现出相对缺少积极的情感。

我国学术界,特别是医学界和心理学界,近年来对 D型人格的研究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不仅翻译和介绍了 D型人格的有关理论及测量工具,并针对中国人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研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对 D型人格的信效度检验和 D型人格与心血管疾病及冠心病的关系,强迫症、抑郁症、焦虑障碍与D型人格的关系等方面。

2 D型人格的测量

在 D型人格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特质焦虑问卷来测量消极情感,采用心脏病人心理问卷的社交抑制分量表来测量社会压抑。但两个量表合在一起条目太多,给应答者带来了困难和负担。1998年Denollet最先建构了针对性的含有 16个条目的 D型人格量表,其中8个条目评定消极情感,8个条目评定社会抑制。2000年为了将其扩大应用于其他人群,Denollet又将烦躁/紧张和沉默/退缩这两个低级特质引入测量,从而发展出24个条目的D型人格量表,即DS-24 ,但这个量表较少应用。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Denollet构建的标准测量版本为DS-14,共 14个条目,其中7个条目评定消极情感, 7个条目评定社会抑制。消极情感的标准包括烦燥、焦虑、易怒等,社会抑制包括社会交流的不适、沉默寡言等,如“我经常感到不快乐”,“我发现开始一个谈话很难”等。每个条目采用从 “0=完全不符合”到“ 4=完全符合”的Likert量表5点记分法,分别记分。其中第1、3条目为反向计分题。将10分作为分界点,即将NA≥10,同时 SI≥10的受测者判断为具有D 型人格。

Denollet对3813例参与者进行DS14量表评估(其中2508例普通病人,573例心血管患者,732例高血压患者),大约有21%的正常人群、28%的冠心病患者、53%的高血压患者具有D型人格,D型人格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关,而且同年龄、性别一样具有独立性。在德国,2421例DS-14量表的评估证实不论是正常人还是患者,DS-14都能作为对D 型人格的合理、有效、经济的心理检测标准。DS-14的简洁性使其更适用于临床实践和调查研究,有效性明显优越于大五人格量表,并在比利时、丹麦和德国的应用显示了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张勇、张亚林等人运用D 型人格量表对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进行了测量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于肖楠、张建新等在我国的两所大学对D型人格量表进行了测查研究,考察了D型人格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文化含义。

3 D型人格与自尊、抑郁焦虑等的相关性

许多研究证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中有相对重要的作用。心理压力增加了冠心病的危险,人格是慢性压力的一个主要决定性因素。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Friedman等人提出的A型行为模式。

3.1 D型人格与自尊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的情感成分,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 N•Branden认为自尊指的是人们在应对生活基本挑战时的自信体验和坚信自己拥有幸福生活权力的意志,由自我效能和自爱两部分构成,相信自己的才智,认定自己有权利过上幸福生活,这就是自尊的本质。自尊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弥散性的影响。自尊影响着个体的竞争与顺从、注意内容、归因方式、助人行为以及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高自尊的人乐观、自信、主动、热情、乐于助人、有成就感、感受到充实和有力量;低自尊的人则表现为自卑、失望、抑郁、无助、孤立、怕别人注意自己。自尊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自我情感,它以深层次的心境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背景上,直接接制约着人的情绪情感,间接影响人的活动动机,从而影响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一是自尊直接制约情绪性人格特征。高自尊与积极的情感(如幸福感)紧密相连关,并对人的行为有积极影响;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抑郁、压抑、内疚等)与低自尊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导致消极的行为。国外最新研究发现,无论在西方(美国)还是东方(日本),自尊都是情绪苦恼的最强预测变量,自尊水平与抑郁焦虑等均有很高的负相关。二是自尊对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自尊可以作为人际关系的监控者。Mark R.Leary等认为,自尊的一个功能就是提供一个相对快地和自动地关于被别人接纳或排斥的反应的评价。作为人际关系计示器,自尊的功能是监控个体被别人接纳和排斥的程度并且促动人们以某种方式行动,使被排除或拒绝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程度。 自尊不仅可以调节人际关系,使之更加和谐、融洽,而且自尊与人际关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三是自尊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高自尊者能更好地调节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适应社会和环境,低自尊者面对困难和挫折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较难适应社会和环境。自尊的恐惧管理理论(Erest.Becker,1975)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意义感以及对这些环境的价值感体会,自尊的目的和功能是减少和缓解焦虑。社会适应过程就是焦虑减少的过程,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的过程,即恢复、维持和获得自尊的过程。钱铭怡(2002)采用结构方程在大学生人格、羞耻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对心理症状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在神经质人格影响心理症状路径中的干扰效应显著。de Men和Gutiierrez的研究表明,自杀与自尊水平显著相关。

3.2 D型人格与抑郁焦虑关系的相关性研究

(1)管子在正断层无内压工况下的破坏形式为受拉破坏,随着断层位移的增加,管子的轴向应变峰值增加但峰值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最近的一个研究中,Pedersen等调查了 221例 ICD植入术后存活的病人和 144例他们的伴侣,他们发现:在病人中,调整了所有的其他变量之后,D型人格与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独立相关;在他们的伴侣中,D型人格与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独立相关。Schiffer等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调查中发现,D型人格病人比非D型人格病人报告了更多的抑郁症状。当控制了CHF的严重程度、病因、年龄、性别等因素之后,D型人格仍然与抑郁症状明显相关。

有证据显示 D型人格与抑郁、焦虑症状和创伤后的压力紊乱有关。schiffer等在对84例收缩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中发现,D型人格较非D型人格更易经历健康状况的损害,更易出现抑郁症状。也有报道 D型人格与安入植入型心率转复除颤器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增加有关。Gottlieb等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的抑郁和生活质量的下降相关。Rumsfeld等发现在慢性心衰患者中,抑郁症状能够预示恶化的健康状况。Ruo等在冠心病患者中也发现相似的结果。由此可见,由 D型人格所致的抑郁会严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schiffer等研究了D型人格同心力衰竭患者健康和情绪状态的关系,初步发现 D型人格可能会恶化健康状况、加重抑郁症状、破坏情绪状况,人格可能是解释个体预后差异的重要因素。

我国学者张勇等人对中学生 D型人格与抑郁焦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抑郁症患者的D 型人格特征突出。消极情感、社会抑制起明显,抑郁症状越严重。消极情感人格特质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之一,D型人格对抑郁症的影响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焦虑障碍中学生多表现为D 型人格,其D型人格特征量表总分及消极情感、社会抑制因子分均大于对照组。提示D 型人格特质的焦虑障碍中学生可能易经历消极痛苦的情绪,经常感到紧张和担忧,同时由于担心遭到拒绝,不愿和他人主动交往,社会交往功能因此受到抑制。消极情感的人格特质是焦虑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表明D型人格对焦虑的发生存在影响。张勇、张亚林等通过建立焦虑障碍模型和路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D型人格对焦虑的直接和间接作用,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消极情感对焦虑有直接影响作用,表明个性消极、紧张担忧的患者,对外界应激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消极情感可能是作为易感素质,对焦虑产生直接影响作用。家庭亲密度对焦虑也有直接影响作用,它也可以通过消极情感间接影响焦虑的发生。

3.3 D型人格与EPQ的相关性研究

D型人格中的两个最重要指标是消极情感和社会抑制。高消极情感的人在大五人格量表中的 N因素和埃森克人格问卷 EPQ 的神经质维度上会得高分,消极情感与大五人格量表和埃森克人格问卷中的神经质维度相关性分别为为0.68和0.64,意味着消极情感与“神经质”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完全等同。他们不仅感受到烦躁、紧张、无缘无故的担心,而且对自我抱有消极观念,往往主诉存在很多身体症状,对负性刺激更敏感。在他们眼里,这个世界冲突迭起,对于未患冠心病的人来说消极情感与胸痛感有关,而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消极情感则是个体幸福感和忧伤情绪的重要决定因素。

高社会压抑特质的人在大五人格量表中的 E 因素和埃森克人格问卷的外向性维度上得低分。他们认为世界充满了威胁,所以与人交往时极不自如尽量逃避可能出现的危险,如别人的拒绝和尴尬, 他们表面上保持平静,但内心极力控制着自我表达,言谈举止很不自信,在交往中始终与人保持着心理距离。具有高社会压抑特点的人,心脏的不良反应增多,心脏复原能力减弱,心率变化缩小,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冠心病,甚至死亡。

比利时研究者将EPQ作为D型人格量表的效标,发现DS-16中的消极情感与N维度的相关为0.64,而社会压抑与E维度的相关为-0.65,丹麦的研究结果也与此一致。我国于肖楠、张建新等的研究表明,消极情感与神经质的相关系数为0.69,社会压抑与外向性的相关为-0.69,而DS-14与EPQ的精神质量表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说明 D型人格中的消极情感和社会压抑不同于精神质特质。

我国学者张勇等运用 D型人格量表在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信度效度研究中表明,D型人格量表以艾森克人格问卷为效标,总量表与E、N相关系数均大于0.50。NA和SI与E、N显著相关,即社会抑制、消极情感因子与外向性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具有较明显的神经质特质的个体,易表现为抑郁低落、焦虑、胆小孤僻、抱怨等负性情绪特征,在社会功能中表现回避、退缩等抑制表现,同时还发现,社会抑制与消极情感呈正相关,情感消极、苦恼忧愁的个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也会表现出被动、拘谨、回避等社会抑制行为。

4 D 型人格的研究前景与展望

D型人格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我国引入D型人格概念的时间更短,而且主要局限于 D型人格与心血管疾病以及冠心病领域,其它疾病基本没有涉及,对健康人群 D型人格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能否通过 D型人格与部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探研,利用 D型人格量表的简便、快捷、高效、易操作的特点来预测正常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和干预,有待研究者们不断努力。

[1]Denollet J. DS-14:Standard Assessment of Negative Affectivity,Social Inhibition, and Type D Personality[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5,67:89-97.

[2]Pedersen SS, Denollet J. Type D personality, cardiac events,and impaired quality of life:a review[J]. Eur J Cardiovasc PrevRehabil, 2003,10:241-248.

[3]季卫东,成俊辉,胡宪章,等.冠心病抑郁情绪和D型个性关系的研究[J].华西医学,2005,20 (1):65-66.

[4]于肖楠,张建新.D型人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心理危险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72-77.

[5]于肖楠,张建新.D型人格量表在中国两所大学生样本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5):313-316.

[6]白俊云,赵兴蓉,许秀峰等.D型人格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5):313-316.

[7]张勇,张亚林,邹韶红,李恒芬等.D型人格量表在儿童少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信度效度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757-759.

B841

A

1673-2219(2010)12-0132-03

2010-10-11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课题《地方院校大学生自尊感的培养研究》(课题号:10A042)

唐烈琼(1962-)男,湖南永州人,心理学硕士,湖南科技学院信息技术与教育系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与教育。

(责任编校:何俊华)

猜你喜欢

消极人格量表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让自己发光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