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随手教具 解释教学疑难

2010-04-05山西省长治十三中047507王建明

地理教学 2010年23期
关键词:讲桌教具物品

山西省长治十三中(047507) 王建明

随手教具是指那些无需专门准备即可应用于教学的物品,也是一种不大被教师所注意、比较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正式教具相比,随手教具最大的优点就是简便,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精心准备,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除此之外,随手教具可使教师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使教学内容更易于长存在学生的脑海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我用手电筒在课堂上作示意来讲解“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就比在课堂上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又如,我用两本厚薄、大小一样的书本比作岩层,用双手把书本向左右或上下错开,来演示说明岩层由于受到来自垂直方向的张力,会产生断裂、错动,这就叫断层。这种简易的方法比较直观、形象,学生也易于接受。

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中,“黄赤交角的产生”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我对这部分内容,是这样来完成的:

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但这两种运动不是分开来完成,而是在同时进行着。大家来看,(手拿地球仪或经纬模型仪),地球在自转运动中产生了一个平面,叫赤道平面,但它又同时在绕太阳作公转运动(为了让学生明白,教师可把讲桌中间的粉笔盒当做太阳,手拿地球仪或经纬模型仪绕着讲桌转动),这便又产生了一个平面,叫黄道平面(手指着讲桌面)。这两个平面中间有一个夹角,天文上就把它称为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使用随手教具,还要发动学生运用随手教具来说明或演示学习内容。许多教学内容学生上课前不一定有太多的理解,也不会想到要用某种物品去演示教学内容。但作为教师是应该有准备的,教师可通过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在普通物品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联系。如我在讲“气压”,向学生解释“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一问题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下这种现象,便问:“哪位同学能抓点空气给大家看?”学生不语,就进一步启发:“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东西可以装空气呢?”马上就有学生提出用气球、车胎、塑料袋等。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会更透切,印象也会更深刻。

随手教具虽然无需教师在课前花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专门准备,但有时候一些日常物品并不能直接适合作教具,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加留意日常的一些小东西,发现其用作教具的可能性。要想将随手教具运用得得心应手,光靠课堂内的“灵机一动”是不行的,必须在平时多加留心,认真去发现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讲桌教具物品
你在西部安放了一张讲桌
你在西部安放了一张讲桌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口误
具有一键式操作功能的便利式讲桌设计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