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尼西钠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2010-04-04孙怀忠浦建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发疹尼西皮肌炎

英 丽,孙怀忠,浦建平

头孢尼西钠致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Acase of actu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astulosis induced by cefonicid monosodium

英 丽,孙怀忠,浦建平

脓疱病;发疹性;泛发性;急性;头孢尼西钠

临床资料

患者,女,25岁。主因躯干、四肢红斑2天、脓疱1天,于2009年11月27日就诊于我科。患者2天前因发热、咳嗽给予头孢尼西钠1g静滴,静滴时患者双手臂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无疼痛,继续治疗后腹部也相继出现红斑,立即停药,并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 静滴后,手臂及腹部红斑减少,瘙痒稍缓解,患者未予以重视。1天前躯干及四肢皮疹加重,红斑基础上出现脓疱,伴刺痛及瘙痒,且皮疹逐渐增多,遂来我科就诊。经询问,患者诉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既往无银屑病及其他慢性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躯干及四肢皮肤潮红,表面可见密集分布的米粒大斑丘疹及浅表脓疱,疱壁紧张,尼氏征(-)(图1a),腹部及腋窝、腘窝等皮肤皱褶部位较多,股外侧可见对称分布的圆形水肿性红斑,境界清楚,中心呈紫红色虹膜样改变(图1b)。 脓疱部位触之疼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28×109/L(4.0~10.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7.61×109/L(2.0~7.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4.1%(50%~7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6%(0.5%~5%),肝功能及尿常规无明显异常。诊断: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治疗:给予地塞米松15mg 静滴1次/d,阿奇霉素0.5g静滴1次/d,依巴斯汀10mg口服1次/d,炉甘石洗剂外用。3天后皮疹明显好转,颜色减退,腰背部脓疱壁松弛,小的脓疱逐渐融合,部分脓疱干涸,并逐渐形成大片状鳞屑(图2)。地塞米松改为10mg/d静滴,并逐日递减2mg,减至5mg/d时此剂量持续治疗6天,

图1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患者皮损

图2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患者治疗后腰背部皮损

再无新皮损发生。出院后给予泼尼松片20mg/d,每4日递减5mg,减至10mg/d时此剂量维持一周后停药,原皮疹已基本消退。随访至今无复发。

讨论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又称中毒性脓皮病(toxic pustuloderma),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因药物激活免疫反应,促使皮肤中白介素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产生与释放,从而引起脓疱性发疹,也可能是药物和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同形反应[1]。引起的药物以抗生素为主,最常见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2]。曾有报道头孢尼西钠致不良反应[3],但其引起AGEP国内尚未见报道。AGEP的临床特点为皮疹常开始于面部及褶皱处,以后泛发,为针头至米粒大浅表非毛囊性无菌性脓疱,急性发病,伴有烧灼或痒感,停药后几天皮疹消退,呈大片脱屑。重者可伴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全身症状,偶可伴有瘀斑、紫癜、多形红斑样靶形皮疹[4],本病需与脓疱性银屑病相鉴别。本例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支持头孢尼西钠致AGEP的诊断。此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若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遇有对青霉素过敏史者,尽量避免使用头孢类药物,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1] 刘玉峰, 廖文俊. 疑难皮肤性病学 [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343.

[2] 段德鉴, 周辉, 瞿瑞, 等.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7例临床分析[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 19(5):288.

[3] 倪庆芳, 范雪亮. 头孢尼西钠致不良反应1例 [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17):4192.

[4]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M]. 4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751-761.

(本文编辑 敖俊红)

讨论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的恶性肿瘤并发率较高,34%的患者恶性肿瘤可发生于皮肌炎之前,肿瘤与皮肌炎同时发生的占26%,40%的患者皮肌炎先于肿瘤出现,总的并发率为29%。主要在40岁以上的患者,并发恶性肿瘤可达40%,同年龄组的男性患者的恶性肿瘤并发率则更高,可达66%,所以对40岁以上的患者应警惕潜在的内脏肿瘤。并发的恶性肿瘤较多发生于胃肠道、食道、肺、乳腺、前列腺、卵巢、子宫、肾、睾丸、鼻咽。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其皮肌炎红斑损害更为明显,常称恶性红斑[1]。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短期内出现红斑,颜色呈紫红色,损害明显,双指关节伸侧紫红色鳞屑性斑疹,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增高符合皮肌炎诊断,尽管肿瘤相关标记物五项检查未见异常,但经过腹部CT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DM合并胃低分化腺癌。DM合并肿瘤的病例临床报道并不少见,因此在临床诊断DM时应想到并发肿瘤的可能,DM最大的相关风险是并发恶性肿瘤[2]。许多临床观察结果也显示,合并DM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主要死亡原因是肿瘤的广泛转移和继发感染[3],所以提示我们临床上遇到老年恶性红斑患者,应认真详细的全面检查,不能放松警惕。由于目前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DM合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并不困难,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治疗及预后,增加患者的生存机会。

【参 考 文 献】

[1]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 [M]. 3版.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67-672.

[2] Raffel GD, Gravallese EM, Schwab P, et al. Diagnostic dilemmas in oncology: case 2. Dermatomyositis and ovarian cancer [J]. J Clin Oncol, 2001,19(23):4341-4343.

[3] 王薇, 冯立群, 张茁. 消化道恶性肿瘤伴发皮肌炎病例分析 [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22(6): 429-433.

(收稿日期 2010-01-15 修回日期 2010-04-01)

(本文编辑 敖俊红)

R758.25

B

1674-1293(2010)03-0179-01

2010-05-12

2010-06-15)

21514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卫生院皮肤性病科(英丽,孙怀忠);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卫生院内科(浦建平)

英丽,女,医师,E-mail: yingliyzu@126.com

猜你喜欢

发疹尼西皮肌炎
金银花中的金银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尼西黑陶在独克宗古城文创产业中的应用
咽峡炎链球菌检测在儿童发疹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牧民的领头雁——胡瓦尼西——记八十四团优秀职工胡瓦尼西
尼西黑陶:拿捏两千年的质朴艺术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发疹型汗管瘤2例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