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泛发性体癣1例

2010-04-04王恩波张晓东张庆瑞富彦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发性红斑狼疮红斑

王恩波,张晓东,张庆瑞,富彦财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泛发性体癣1例

Acase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omplicating multiplex tinea corporis

王恩波,张晓东,张庆瑞,富彦财

系统性红斑狼疮;体癣

临床资料

患者,女,48岁。主因面部水肿性红斑1年,面部、四肢斑丘疹、鳞屑1个月,于2009年7月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发热、乏力,偶有牙龈出血及鼻衄,3个月后因感冒,颜面部、颈部及双上肢出现水肿性红斑,日晒后加重,并出现少尿、脱发及关节疼痛,在外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片120mg/d口服)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累积剂量3g。症状减轻后,甲泼尼龙片逐渐减量至24mg/d维持治疗。1个月前患者面部、双手及双足出现新的红斑、丘疹,其上附细小鳞屑,轻度瘙痒,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给予静滴维生素C及甘草酸苷等抗过敏治疗,皮损无明显改善,为明确诊断和治疗来我科。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足癣病史3年,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2℃,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叩之不大。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四肢关节轻度肿胀,活动轻微不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皮肤科情况:满月面容,面颊部轻度蝶形水肿性淡粉色斑疹,面部、双前臂、双手背及双踝关节皮肤表面可见散在对称分布甲盖大、钱币大红斑及黄豆大丘疹,颜色鲜红,边界尚清,其上附有少量的无粘着性银白色糠秕样鳞屑(图1)。双足背、足跖部皮疹融合呈片状,趾间少量渗出,指(趾)甲缘及根部表面呈浅黄色。实验室检查:WBC 1.8×109/L,RBC 3.4×1012/L,Hb 73g/L,PLT 33×109/L,ANA(+)1:40,ds-DNA(+),Sm(+),ENA(+),u1RNP(+),SSA(+),SSB(+),Scl-70(+),ACL(-),ANCA(-),球蛋白33.6g/L,白/球1.3,红细胞沉降率26mm/h,C-反应蛋白9.6mg/L,补体C3:0.81g/L,补体C4:0.13g/L。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4g/d。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中等量),心电图正常。选取面部、手、足三个部位皮损处皮屑,真菌镜检均阳性,培养为红色毛癣菌(图2)。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狼疮性浆膜炎;泛发性体癣。治疗:入院继续给予口服甲泼尼松片24mg/d维持量治疗,硫酸羟氯喹片0.2口服2次/d,肾康宁胶囊1.25口服2次/d,盐酸特比萘芬片第一周250mg/d,以后隔日服250mg;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疗程3周,经治疗20天后,面部及四肢皮损全部消退(图3)。再次取原皮损部位的皮屑涂片镜检未发现菌丝,培养无真菌生长,泛发性体癣完全治愈。复查肝肾功能无异常改变。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ythematosus,SLE)是红斑狼疮最为严重的一型,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常表现发热、关节肌肉疼痛及面部蝶形水肿性红斑,抗ds-DNA、抗Sm及抗核抗体阳性,随着病情发展可引起多系统及多脏器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SLE的首选药物,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活动,减轻脏器的损害程度,使病情得以缓解。免疫抑制剂配合糖皮质激素使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特别是对狼疮性肾炎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1]。但由于SLE患者长时间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可造成菌群失调,导致细菌及真菌感染。据相关报道约有18.5%的患者为真菌感染[2]。

本例患者为中年女性,患系统性红斑狼疮1年,随着病情发展导致了肾脏及浆膜损害。该患者既往有

图1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泛发性体癣患者治疗前面部皮损

图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泛发性体癣患者皮损真菌培养

图3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泛发性体癣患者治疗后面部皮损

足癣病史,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致使真菌继发感染,病原菌扩散,造成全身多部位感染。又因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后,皮损表现极不典型。临床常因皮疹混淆难辨认而误诊[3]。因此,需要与相关的疾病进行鉴别。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副作用较小的抗真菌药盐酸特比萘芬口服,配合外用盐酸阿莫罗芬。以内外联合、标本兼治的方法治疗SLE合并泛发性体癣,取得了满意疗效,无其它不良反应,随诊中多次复查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

[1] 朱学骏, 顾有守, 沈丽玉. 实用皮肤病性病治疗学 [M]. 3版.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50.

[2] 李志军, 王翠兰, 范晓云, 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0, 4(3):165-168.

[3] 冉玉平, 代亚玲, 李薇, 等. 疑似红斑狼疮的面部难辨认癣1例[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 1(3):158-160.

R593.241;R756.2

B

1674-1293(2010)03-0174-02

2010-03-05

2010-04-21)

(本文编辑 敖俊红)

110003 沈阳,解放军202医院皮肤科(王恩波,张晓东 ,张庆瑞,富彦财)

王恩波,男,住院医师,研究方向:皮肤外科与皮肤临床,E-mail: onhaku@163.com

张晓东,E-mail: zhangxiaodong_202@163.com

猜你喜欢

发性红斑狼疮红斑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早发性高血压患痴呆风险高
光动力联合中药浸泡治疗泛发性跖疣的疗效观察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木星的小红斑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泛发性疣状扁平苔藓一例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