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能性》教学课后反思

2010-04-04唐超

成才 2010年8期
关键词:可能性阿凡提箱子

■唐超

《可能性》教学课后反思

■唐超

故事激趣,导入新知,提高课堂效率

录音故事导入:美丽的新疆,有一位老者,留着山羊须,骑着毛驴,他是智慧和欢乐的化身。他是谁?

生齐答:阿凡提。

一天,阿凡提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他处死。阿凡提被关进了死牢,按照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团,分别写着“生”和“死”。阿凡提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就死。

师:你们认为阿凡提摸纸团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1:可能生。

生2:也有可能死,看运气了。

老师板书:可能

师:可是国王偏偏要让阿凡提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的“生”字拿掉,换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下,阿凡提的命运会怎样呢?

生:一定会死。

师板书:一定

师:可能生吗?

生:不可能生。

师板书:不可能。

师:我们接着听,有人把这个情况悄悄地告诉了阿凡提。阿凡提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阿凡提选择生死时,阿凡提拿起盒中的一个纸团,看也不看就把它吞进肚子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因为不知道他究竟拿了哪张纸。大法官只好命人打开盒中的另一个纸团,只见上面写着“死”。于是法官说:“剩下的是‘死’,他拿的……”

全班齐说:一定是生。

师:阿凡提聪明吗?相信大家也像阿凡提一样聪明,会认真听、仔细想、积极发言。通过刚才的故事,说说你对“一定”“不可能”“可能”的理解吧。

学生根据故事谈自己对这三个数学用语的理解,老师分别都予以肯定和表扬。

师:这节课,我们就在游戏中、生活里去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评析: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情境,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证和认知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景入手,初步感知和理解“可能”“一定”和“不可能”这三种情况,使学生对本节课将要上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很自然导入新课。

创设游戏,激发兴趣,操作中构建新知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课堂教学要高效,教学设计必然要是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只有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数学,在活动中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摸球游戏,体验“一定”

摸奖箱中的乒乓球是8个黄色的乒乓球。

(1)猜测:老师随意摸三次球,猜它的颜色是黄色,请生判断(老师都能够猜对)。

(2)推想:老师下一次摸的球还猜是黄色,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盒子里装的都是黄色乒乓球。)

(3)验证:师看盒子,老师在这个箱子里装的都是黄色的乒乓球。

(4)分析: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黄色的乒乓球,所以继续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一定还是黄色的乒乓球。(一定下划线)

2.提问,体验“不可能”

师继续出示这个摸奖箱,里面仍装着8个黄色的乒乓球。

(1)谁愿意上来继续玩这个摸球游戏?请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白色乒乓球。

(2)体验或推想:箱子里面根本就没有白色乒乓球。

(3)验证:看盒子,在这个箱子里装的都是黄色的乒乓球,根本没有白色的乒乓球。

(4)分析:因为箱子里面没有白色的乒乓球,所以从箱子里任意摸一个,而且随便摸几次,我也确定不可能摸出白色的。(不可能下划线)

3.再摸球,体验“可能”

拿出另一摸奖箱,里面有2个黄色、2个红色、2个绿色、2个黑色乒乓球。

(1)推想: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乒乓球可能是黄色,可能是红色,可能是绿色,还可能是黑色呢?(因为箱子里的乒乓球有黄色、有红色、有绿色、还有黑色的。)

(2)体验:请6位学生上台先猜后摸,猜对发奖,猜错只要能说对也发奖。(3)分析:为什么有的同学猜对了,有的同学猜错了呢?因为箱子里装的乒乓球不只是黄色的乒乓球,还有红、绿、黑色的,所以任意摸一个,有可能会摸出这四种色中的任一种。(可能下划线)

评析:“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最基本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为了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进行学习,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在活动中,我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惊讶地发现“数学就在我手上”,因此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等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主动参与了学习,体验到了成功。

“实践”数学,体验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师:你们一定有双慧眼,不可能对每天的生活视而不见,所以很会观察生活。常此以往,很有可能成为一位生活的有心人。最后一个游戏,猜猜他是谁,想玩吗?

生齐说:想

师:游戏是让你们猜这个人是谁,老师每说一句话,你都可以猜一次,请用今天学到数学语言准确来表述,谁最先猜中谁就能得到一个奖品。

生点头同意。

师:这个人是我班的一名学生;

生1:可能是刘畅。

生2:也可能是温唯谷。

生3: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有可能。

老师和同学都为他的发言鼓掌。

师:他是男生,他在第二组;

生4:可能是万思扬。

生5:可能是刘云帆。

生6:……

师:他戴着眼镜。

生7:他一定是刘云帆。

师:这个人是一位老师;

生8:可能是体育陈老师。

生9:可能是陈老师,也可能是曾老师。

师:现在正在给你们上课。

生10:一定是唐老师。

评析: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数学源于丰富、有趣、现实的日常生活,是生活的提炼与概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启发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不仅还数学本来面目,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通过学生的看、想、说、做,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充满着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把生活事例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构建了生活课堂,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发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可能性阿凡提箱子
聪明的阿凡提
阿凡提的故事之再次吃亏
阿凡提巧装盘子
一模一样的箱子
《阿凡提测试片》
箱子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薄箱子
领个箱子去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