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蛋白优质饲用大麦新品种华大麦8号 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2010-04-03孙东发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冬闲秋播株系

孙东发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华大麦8号原代号华2531,系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用杂交系谱法育成,2009年8月由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2009007。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华2531 选自复合杂交组合(川农大2号×甘木二条)×(美里黄金×浙农大3号),其中美里黄金、甘木二条均引自日本,为二棱优质啤用大麦新品种,浙农大3号由浙江农业大学育成,为二棱高产广适应性啤用大麦新品种,川农大2号为四川农业大学育成的二棱啤饲兼用大麦新品种。川农大2号选自88BCMS 、青藏高原半野生大麦236、美国的CompositeXX、皮棱波(特早熟品系)、瑞典的高蛋白品系RisΦ1508的复合杂交后代。(川农大2号×甘木二条),(美里黄金×浙农大3号) 1998年春组配,1999年春在华中农大试验基地用两个单交组合F1杂交,即((川农大2号×皮棱波)×(美里黄金×5199))F1,2000年春在其复交一代中选得21个单株,均为二棱,2000年秋播用系谱法处理入选单株,其中第11号单株的株行表现突出,从中选得3个单株(2001年春),2001年秋播用系谱法处理入选单株,种成3个株系,其中株系3表现较为突出,从中选得7个单株(2002年春),2002年秋播用系谱法处理入选单株,种成7个株系,其中株系2表现较为突出,从中选得6个单株(2003年春),2003年秋播用系谱法处理入选单株,种成6个株系,其中株系1表现较为突出,从中选得6个单株(2004年春),2004年秋播仍用系谱法处理入选单株,种成6个株系,其中株系3表现较为突出,且其它性状表现不错,表型稳定一致,表现较为突出,混收之(2005年春),2005年秋播进入品比试验,编号华2531。

2 特征特性

2.1 形态特性

华大麦8号为二棱皮大麦,苗期叶片浅绿色,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成株蜡粉少,株型紧凑,剑叶中等大小,长芒,齿芒,穗纺锤形。多点品比试验两年平均株高91cm,穗数40.2万/667m2,穗粒数24.8粒,千粒重42.34g,全生育期182.2d,与对照鄂大麦9号相当。容重641g/L。光合效率中等,对酸性较敏感。

2.2 主要特点

1)丰产性与稳产性好,2006至2007年度湖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99.31kg/667m2,比CK增产12.6%,极显著,居第2位,6点均增产;2007至2008年度平均产量381.4kg/667m2,比CK增产3.56%,极显著,居第4位,4点增产,2点减产。两年平均产量390.35kg/667m2,比对照鄂大麦9号增产8.01%。在湖北省各麦区以及四川、安徽试种也表现增产,表明该品种具有很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

2)抗病性好,该品种在区试和试验示范中表现抗三锈、田间表现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轻,条纹病较重,白粉病中等发生,其综合抗病性略优于对照鄂大麦9号。

3)饲用品质优:由湖北省种子站取样送验,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检测,华大麦8号的籽粒蛋白质含量15.8%(绝干),所测饲用品质指标超国标。

4)较耐肥抗倒伏,该品种株高91cm,属半矮秆品种,在中等肥水条件下不会倒伏。

5)适应性广,该品种的遗传基础广阔,表现对逆境及不同的环境有较好的抗耐性及适应性,多年的试验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可在湖北省各麦区以及四川、安徽等省种植,可广泛用于冬闲田、棉花、玉米预留行、滩涂地的开发利用。

3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华大麦8号属弱冬性品种,播期弹性大,鄂北10下旬为适宜播期,早播可提前到10月中旬,晚播可推迟到11月中旬;鄂东南、江汉平原10月底至立冬为适宜播期,早播可提前到10月中旬末,晚播可推迟到11月下旬。

2)播量适中:华大麦8号的分蘖力强,一般基本苗以12万~15万/667m2为宜,播量7~8kg/667m2,早播播量适减,晚播播量适增,播种时最好用多菌灵拌种。

3)合理用肥:华大麦8号较耐肥,用肥量与小麦基本相同,一般需纯氮6~11kg/667m2,五氧化二磷4~6kg/667m2,氧化钾3~4kg/667m2,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肥以复合肥、农家肥为主,苗期看苗早追肥(立春前),追尿素5kg/667m2左右。

4)加强田管、防渍控草:鄂东南、江汉平原麦区应特别注意清沟防渍。

5)适时收获、及时脱粒干燥。

4 该品种的应用前景

大麦是我国长江中下游诸省传统的、多用途作物,困绕小麦生产的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高温逼熟对大麦生产不构成威胁,较易实现优质、高产与稳产。以湖北省为例,多年区域试验的大麦单产要比小麦平均高10%左右。华大麦8号是一个早熟、高产、多抗、高蛋白优质专用大麦新品种,推广该品种一方面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作物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冬闲田和棉花、玉米预留行,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种植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冬闲田和棉花、玉米预留行面积大约在1000万hm2以上(仅湖北省可用于发展大麦生产的冬闲田和棉花、玉米预留行就分别有60多万公顷与20多万公顷),用该品种开发可在不影响主粮(主作物)生产的情况下明显增加土地的年生产能力,用华大麦8号开发利用预留行可净增收100~150kg/667m2大麦。开发利用冬闲田可净增收200~300kg/667m2大麦。另一方面可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饲料粮需求,改变我国目前以玉米为主体的饲料组成,发展玉米-大麦并重的新型饲料,提高我国畜牧、水产产品的品质,增强饲料加工业、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饲料粮大约可容纳9000万t,目前99%的商品饲料使用玉米,若按30%大麦的比例,饲料大麦的年需求量近3000万t,目前,我国南方饲料粮食表现严重缺乏,缺口高达500多亿kg,就湖北省而言,其饲料粮食的年需求量为800万t左右,而自产玉米不到150万t ,缺口甚大。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闲田和棉花、玉米预留行及小麦退出后的耕地,推广华大麦8号,大批量生产高蛋白优质饲料大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麦-玉米并重的新型饲料,满足养殖业不断增长之需求。

猜你喜欢

冬闲秋播株系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过表达NtMYB4a基因增强烟草抗旱能力
“冬闲”变“冬忙”
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育种材料研究进展情况
“冷季型草+秋播”生草模式总结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
衢州椪柑变异株系—黄皮椪柑相关特性研究
贵州西部山区冬闲田土种草模式与特点分析
农杆菌介导快速、高效获得转基因烟草纯合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