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稻13号特征特性及机插栽培技术

2010-04-03夏斯明王加军赵国成熊扣华胥成刚胡锡国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0年2期
关键词:建湖软盘单产

夏斯明 王加军 赵国成 熊扣华 成 玉 张 赛 胥成刚 陆 箫 胡锡国

(1.芦沟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建湖 224711;2.建湖县农业委员会,江苏 建湖 224700;3.建阳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建湖 224751;4.宝塔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建湖 224743)

淮稻1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新品种,经过多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条纹叶枯病、抗倒等特点,于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审定。

1 产量表现

2007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9kg/667m2,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12.1%,达极显著水平。2008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25.6kg/667m2,比对照淮稻9号增产16.9%,比对照扬辐粳8号增产11.4%,均达极显著水平,居第一。2009年在建湖县建阳镇马厂村、宝塔镇龙河村、芦沟镇徐沟新凌示范,手栽秧平均单产686.8kg/667m2,机插秧单产665.9kg/667m2。

2 特征特性

淮稻13号粒谷饱满,壳薄粒亮,粒重高,米质优,综合评价达国家二级优质标准。饭粒整齐,洁白晶莹,软硬适中。全生育期154d左右,生育期适中,适应性较广,该品种为迟熟中粳类型,叶色深绿,叶片长宽适中,株型集散适中,繁茂性好,成熟期穗粒足,成熟期仍有3片以上绿叶,生长整齐清秀,弹性好,抗倒性强,无白叶枯病,感纹枯病。抗逆性较强,稳产性好。单产650kg/667m2以上的产量构成为成穗数20.5万~22.8万/667m2,每穗总粒数118~158粒,结实率85%~90%,千粒重29.4g左右。

3 机插秧栽培要点

3.1 培育壮秧

播期与品种及前茬作物让茬时间决定播种的时间,一般在5月22日至6月3日播种,秧龄16~19d,叶龄3.1~3.9张,苗高13~18cm。大田需育秧软盘25~28张/667m2(软盘规格:内腔长58cm,宽28cm,高2.5cm),软盘育秧适宜的落谷密度为芽谷每盘播150g,秧大田比为1∶80~100,用种量4~4.5kg/667m2,要留足池田。机插秧床土培肥标准高,床上准备需提前培肥熟化,备用过筛土100kg/667m2左右,用壮秧营养剂培肥,要充分拌和,并随拌随用。

3.2 适时移栽

为了减少植伤,活棵率高,机插秧苗秧龄不超过19d,机插时间尽可能提前,一般在6月10~20日之间移栽结束。可插入穴数1.8万/667m2,基本苗7.5万/667m2左右,大田全田高低不超过3cm,待土壤沉实2d后再插,栽深掌握在2cm左右。

3.3 水肥管理

每667m2施纯氮18.5kg,P2O5和K2O各8~9kg,氮肥的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4;磷肥基肥,钾肥以拔节肥为主。机插秧秧苗小,大田有效分蘖期较长,中后期对肥料需求较高,分蘖肥宜分三次施用,第一次在栽后活棵施尿素5kg/667m2,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后5~7d施尿素7.5kg/667 m2,第三次在第二次施后7d施尿素5kg/667m2,7月15~20日拔节期施氯化钾7.5kg/667m2,7月下旬施促花肥。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根外喷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水浆管理,待泥浆沉淀后保持薄水机插,栽后应从兼顾到全田大多数秧田活棵出发,灌秧苗高二分之一的水层护苗,以防高温灼苗。活棵后应浅水勤灌,即田面夜间无深水,次日上新水,达到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保根,分蘖早生快发。

3.4 综合防治

在优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基础上,抓好纹枯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建湖软盘单产
农大农企联手创山西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建湖:“乘风破浪”迈向高端装备制造“智高点”
建湖杂技饮誉海内外
单产948.48千克!“金种子”迸发大能量
我国玉米单产纪录第七次被刷新
建湖藕粉圆:甜润爽口 余香不绝
保存图标也出手办了?
江苏建湖 打造“矩阵”平台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小磁盘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