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人教版)设计特点

2010-03-23周丽威王亚娣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表层结构新教材生物学

周丽威,王亚娣

(通化师范学院 生物系,吉林 通化 134002)

教材是一种工具,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媒介.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创造者;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教材的设计特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灵活的运用教材,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因而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设计特点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以下简称新教材)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

1 教材结构

生物学教材结构是指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方式,其中各要素包括生物学科知识与技能要素、能力要素、情感要素;各成分包括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的呈现方式.宏观结构包括教材的分册和设计思路;微观结构又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指包括教材的编写体例、模块设计、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润色等;深层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2 新教材设计特点分析

2.1 宏观结构特点

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宏观结构包括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分册设置、各册教材的配套衔接和设计思路.新教材在宏观结构的特点具体表现为:

(1)实行学分制.必修部分3个模块,选修部分3个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

(2)各册教材以模块的形式展开.从编排体系来看,旧教材是普通生物学体系,强调的是系统完整的普通生物学知识;新教材则是模块式的,强调的是每个模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方法、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价值.旧教材层层递进,前后章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新教材除《分子与细胞》为共同的基础外,其它模块之间没有必然的前后关系.

(3)加大了选修课的力度,使选修课更具有针对性.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共三册.方向更加明确:“生物技术与实践”模块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适于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科技在社会中的应用,适于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类专业及直接就业的学生学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以专题形式介绍了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4)加强了生物学学习的连贯性.以前的生物学教学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初三和高一都没有开设生物课,到高二和高三才开设生物课,而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难,教师教学难的局面.新教材共6册,三册必修,一般高一开设,这就改善了由于生物学学习间断时间过长造成学生遗忘和教学难度加大的局面.

2.2 微观结构特点

高中生物学教材的微观结构又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指包括教材的编写体例、模块设计、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润色等;深层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下面分别从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对新教材的特点进行分析:

(1)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为了使学生更有效地内化深层结构而赋予教科书的表现形式.表层结构作为教学的依托和框架,为学生学习提供环境和范例.它体现了教科书的教学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表层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教材编写体例、教科书功能模块的设计、语言文字的表达和润色等.

1)编写体例的设计.从编写体例上看,新教材在每章增加了“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其中“本章小结”的内容是该章的知识要点归纳,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自我检测”则通过典型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新知识;在每节的编写上,新教材增加了“问题探讨”和“本节聚焦”,“问题探讨”是由图片+情境描述+讨论题组成.这些问题有的来自生活,有的来自科学实验,有的来自科学史,其中以切合学生生活为主,问题有一定深度和扩展度.“本节聚焦”以问题的形式提醒学生本节应着重关注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首页”由引言+图片+名言(或诗句)组成.这种编写体例是为凸显各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每个模块的知识内容都围绕一定的主线展开.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知识内容的呈现顺序,使之形成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1].

2)图像系统的设计.新教材的图像系统设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图像系统是指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的各种图片、照片、表格、曲线图等.习惯上人们把图像系统看作是教材的辅助系统,认为它是依附于课文系统存在的,故称之为“插图”或“附图”[2].对学生而言,生物学图像不仅是促进生物学知识形成的辅助手段,而且是作为表象形成的主要来源,它参与学生的整体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从抽象的、潜在的形式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形态,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生物学教材要具有最佳教学功能,图像系统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新教材的图像系统中插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插图均为彩色图,更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②增加实物照片和示意图的数量,使知识更为直观、形象;③增加了人物图的数量,加大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④在习题中出现了概念图,在于帮助学生揭示各概念间的相互联系[3];⑤教材中出现的卡通图片生动、形象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4].

3)作业系统的设计.新教材的作业系统的设计具有多样性.新教材(必修版块)的练习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每一节的课后练习,题型为基础题和拓展题,基础题主要是选择题、填表、填图题.拓展题则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另一类是每一章的自我检测.有四种题型,分别为概念检测、知识迁移、技能应用和思维拓展.“概念检测”又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画概念图.“画概念图”是新题型,要求学生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把握各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知识迁移”和“技能应用”也是新题型,其设计上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之时刻关注身边的生物科学,进而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身边所遇到的问题.

4)教材语言的设计.新教材的语言设计有很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性化和文学性.每节都是以谈话的形式逐步展开,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犹如朋友间亲切友好的交流,这些突显了人性化的特点.教材语言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教材中常引用一些古诗句、俗语、著名生物学家的精辟论语及作者自编的诗歌,使之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引导学生分析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

(2)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是在表层结构上进一步内化,其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

1)知识结构.新教材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选修模块分别侧重生物技术、生物学与社会和生物科技进展,为学生选择学业和职业方向提供帮助.教材在编写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能力结构.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而教材对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在教材中知识结构是外显的,而能力结构是内隐的.新教材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①安排丰富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探究活动的类型很多,如:通过实验、探究、模型建构、资料搜集和分析、思考与探究、讨论、技能训练、调查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②注重科学探究活动的层次和力度.初中的探究活动侧重于基本的科学方法,例如实验、调查、分类、评价.简单的证据和逻辑运用以及探究实验中单一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原理等等.高中教材除了近一步强化这些科学方法之外,还针对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综合、动手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在三个必修模块中加以强化;③注重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在“资料分析”、“技能训练”、“自我检测”等栏目中有些问题并未叙述的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自己设计方案来验证假设的正确,并且特别注重联系当地和当前实际信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如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中,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很多.学生可以分组探究,不同组的学生探究不同的问题,比全班学生探究同一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碰到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要多很多,也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学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以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新教材也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渗透STS教育,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生物学随着社会进步,在许多方面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又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或冲击的生物学,而学习生物学的目的并不仅限于获取生物科学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还应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理解科学的价值和局限性,为自己的行为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②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史并不只是简单的科学发展的材料堆积,而是蕴含着科学家和人类的高度智慧及所持有的信念,新教材通过介绍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实例,供学生学习和研究,这是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科学家研究的方法也获得了科学家研究的思想.

3 结论和建议

生物学教材综合考虑学科体系、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过于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综合考虑知识、能力和态度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突破“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课程目的不局限于“双基”,而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材内容充分体现了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教材的编写体例也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改革教师的观念,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求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向科学方法为中心、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独立解决问题;(2)要求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间的合作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通过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教师试验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3)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科学领域都非常精通,特别是当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活动后,因此教师要学会对基本教学资源的利用,这包括资料的查阅和搜集,教师要具备比较全面的综合的教学能力.在教学中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和提出的问题作出恰当的评价.

参考文献:

[1]赵占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的设计思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2):59-63.

[2]吴志华.生物教材图像系统应体现能力培养目标[J].学科教育,2003(12):35.

[3]苏科庚,陈冬丽.谈人教版新教材《生物1:分子与细胞》与原教材的比较[J].生物学教学,2005,30(2):14.

[4]孙世旸.生物教材图像系统的比较分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2):67-69.

[5]吴成军.人教版高中生物学课标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设计特点[J].生物学教学,2005,30(10):32-35.

猜你喜欢

表层结构新教材生物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教学互动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叙事学视角下《救风尘》的二重结构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