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杜定友的读者服务观

2010-03-23

图书馆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藏书图书

刘 雯

(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49)

1931年,阮冈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指出: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阮纲纳赞的“五定律”集中体现了图书馆的“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而我国学者杜定友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图书馆读者工作思想,其理论广度和深度与阮纲纳赞相比毫不逊色。杜定友先生读者服务观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遗憾的是,杜定友先生读者服务观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我国图书馆界很少有人提起。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并加以分析论述,以求弥补这一学术空白。

1 杜定友读者服务思想的内涵

1.1 读者是图书馆的核心

杜定友在1926年指出,能够“活用图书馆,增进人民的知识和修养”,是图书馆存在的最大目的[1]2。而“用”的对象是读者,因此,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起点和终点。1931年,杜定友在图书馆“要素说”中就指出,图书馆事业是“书、人、法”的三位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的工作重心要经历从书籍到管理方法,再到读者的转移,而“以人为目标而办理图书馆,则图书馆事业始能生动而切合实际,且有继续进化作深潜研究之余地也”。[2]这些观点说明了读者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图书馆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满足读者需求这一根本目的展开的。读者是图书馆的核心,这是杜定友读者服务观的价值基础。

1.2 馆员是读者的“公仆”

杜定友指出:“阅书人就是我们的主人。办理图书馆的人,便是社会的公仆。所以,对待阅览人,要像店伙待主顾一样,心存忠厚,和蔼可亲。 ”[1]25他还指出:“办理图书馆最要有诚意。如果图书馆员虽有高深的学问,却无图书馆服务精神为其背境,于人群也是没有用的。”[3]阮冈纳赞也曾对图书馆员说过:“你的责任是提供图书馆服务,服务是你的天职,不为酬谢,也不要畏缩。 ”[4]“公仆”的提法使周到细致的服务不再是馆员对读者的一种分外的恩惠,而成了其应尽的职责。馆员工作的重点并不在于怎样去防范和要求读者,而在于怎样让读者享受到更优质、更体贴的服务,怎样把读者的所需所想放在首位,主动提供读者没有提出的潜在需要。图书馆员是读者的“公仆”,这是杜定友读者服务观的逻辑基础。

1.3 尊重和信任读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图书馆普遍限制读者借书,馆员担心读者将书籍带出馆外会导致书籍遗失或损坏。对于这种做法,杜定友坚决反对,他说:“至于借出馆外,于遗失一层,自然是在所不免的事。不过我们也决不可因噎废食……一方面尽量地求他们的便利,一方面养成他们的公德、责任心、自尊心。书籍遗失的事情,自可减少。”[1]75如杜定友在南洋大学图书馆时,曾采取“荣誉读书制”等办法,“尊重各同学人格及公德心”,将一些学生常用书籍和热门书籍放于阅览室,允许他们随便翻阅,不加限制。他主张采用道德感化的方式,而非限制惩罚的方式来达到规范读者行为的目的。正是基于充分尊重和信任读者,图书馆才能面向所有人开放,实行开架借阅,馆员才愿做读者“公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对读者的充分尊敬和信任,是杜定友读者服务思想的出发点。

2 杜定友读者服务思想的具体内容

2.1 藏书开放

2.1.1 藏书公开

针对当时许多人将书刊视为稀有神圣之物,不对外公开的做法,杜定友先生大加抨击,指出:“夫书籍者,天下之公器也,自当公诸同好,为社会公众求利益。”[5]18“图书馆的功用,首在公开。若是藏而不用,何异藏石。”[6]同时,他大力宣传新式图书馆的做法,并指出:图书馆,是一社会教育机关,它是公共的、开放的。早在17世纪,法国图书馆学家诺德就已经提出了藏书开放的观点。虽然杜定友不是藏书开放这种观念的始创者,但是他是中国系统、明确地向大众宣传这种观念的第一人。从此,书是为了用的、不是为了藏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1.2 藏书向所有人开放

虽然当时我国开放式的图书馆普遍在各省建立起来,但由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根深蒂固,普通民众还是被拒绝于图书馆之外。1921年,杜定友在主持广东省图书馆工作期间,就主张藏书不能仅供穿长袍马褂者利用,要向全体市民开放。这一主张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以为藏书公开,乃“斯文扫地”,联名状告省长,要撤他的职[7]。面对传统势力的重重阻绕,杜定友大胆宣传“市民图书馆既为公共之物,故断无省界国界及人种之分”。[5]19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乃为全社会人,不分地域与人种,皆有权利使用图书馆。以后,他进一步阐述了图书馆对社会的作用:它是国民修养、游乐、普及教育的中心,因此,“无老无幼,无贵无贱”,只要“到图书馆的人”,“都一体欢迎,毫无歧视。”[1]3这体现了杜定友对读者一视同仁平等利用图书馆的理念和鼓励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思想。“图书馆为人民服务,对于读者,不分阶级,一视同仁。”[8]这显示了他的“平等利用图书馆”思想的恒久价值。

2.1.3 协调各图书馆,共同向民众开放

杜定友不但认为一馆藏书向市民开放,而且一个地区图书馆藏书应全部面向市民开放。1924年,由杜定友组织的上海图书馆协会成立。之后,该协会立即办理入会各图书馆面向公众开放的事宜。第一步,先与入会各图书馆协商,凡经本协会介绍的读者,可以在入会的各图书馆自由阅览。第二步,面向社会发放“介绍阅览券”,凡持此券者,可以在协会成员馆自由阅览。他通过协会的联络作用,协调各图书馆,实行“通用借书证”制度,共同向读者开放。这种先进、灵活的读者服务方法,无疑是一创举。

2.2 读者的需要高于一切

2.2.1 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

杜定友先生热爱图书馆事业,始终牢记为一切读者服务的宗旨。他说:“每一个读者,他到图书馆来,不是为了分数,不是为了文凭。他们是自动来的,他们为了求学,为了进修,为了正当的消遣,才到图书馆的。他们都是奋发有为的人,我们怎不竭诚欢迎,忠实为他们服务呢?这二十年来,我为了这可爱的书,可爱的读者,我不忍离开他们。 ”[9]33据资料记载,为了帮助读者找到苏联有关利用外资问题的资料,杜定友先生晚上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并向该读者推荐其所需图书[9]39。杜定友先生热情服务读者的精神值得当今图书馆工作者学习。

2.2.2 推行图书开架制度,便于读者借阅图书

1890年4月,美国克利夫兰公共图书馆推行图书开架制度。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图书馆实行图书开架制度却遇到了重重阻力。尽管如此,杜定友先生一直大力提倡普通图书实行开架制。他认为:“公开藏书,可以引起读者养成读书习惯。若是每阅一书,要经过许多手续,要费许多时间,对阅者的兴趣和便利损失不少,大非设立图书馆本意。”[10]杜定友先生在工作中大胆实践,推行图书开架制度。他在中山大学工作时,试行过开架制。他说:“将新到的中外文图书尽行陈列,自由取阅,阅毕留置台上,由管理员放回原架。实行后每日到馆阅览者达五六百人以上。”[11]而他在南洋大学图书馆工作时也试行过开架制。

2.2.3 营造宽松宁静的阅读氛围,满足读者多种需要

杜定友先生认为应把为读者创造宽松舒适的阅读氛围放在工作的第一位,建议在馆内适当地方张贴图画、标语、对联等。他提出:“图书馆服务旅馆化,力求舒适,设备要机械化、自动化。希望读者一进图书馆门,就舍不得出去,内容应有尽有,服务力求周到,窗明几净,寒暑咸宜,有足令人留恋之处。”[12]为了满足读者的多种需要,他主张在图书馆设立研究室、自修室、会议室、谈话室、音乐室、放映室、小食店等。

2.3 宣传图书馆,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

为了宣传图书馆,吸引读者利用图书馆,杜定友先生奔波于沪、粤各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图书馆的作用。同时,他还通过各种图书展览会、读书会、报纸等方式进行宣传。在广州市民大学,他为学员们讲解《图书馆与市民教育》。他还通过不同方式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工作,使读者与图书馆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他在南洋大学任职期间,邀请有关学者或教师参与图书馆的购书活动,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以确保购书的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藏书开放、平等对待读者、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尊重读者的主人翁地位是杜定友先生读者服务观的主要内容。杜定友先生认为:阅书人是我们的主人。这是杜定友读者服务观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简明表达。

20世纪20年代,杜定友先生读者服务观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为轰轰烈烈的新图书馆运动的开展,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舆论准备的作用。今天,我国图书馆界在重视现代技术应用的前提下,更应弘扬人文精神,树立“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服务理念。杜定友先生倡导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封闭式的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转变,而今,我国图书馆界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必将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走向新的辉煌。

[1] 杜定友.图书馆学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89.

[2] 杜定友.图书馆管理法上之新观点[M]//王子舟.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28-29.

[3] 杜定友.图书馆学的内容与方法[M]//钱亚新,白国应.杜定友图书馆学论文选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8:18.

[4] 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64.

[5] 杜定友.图书馆与市民教育(市民大学第一期讲义录)[M]//王子舟.杜定友与中国图书馆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6] 杜定友.我与图书馆[J].新世纪图书馆,1986(2):5.

[7] 杜定友.我与省馆[J].广东图书馆学刊,1986(1):10.

[8] 杜定友.新图书馆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2:5.

[9] 杜定友.我为什么办图书馆?[M]//杜定友.杜定友先生遗稿文集(初集).南京:江苏省图书馆学会,1987.

[10] 杜定友.新中华图书管理学[M].上海:新国民图书社,1932:255.

[11] 陈卫红.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先生与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J].图书馆论坛,2002(1):109-112.

[12] 杜定友.民众图书馆问题[M]//王子舟.杜定友与中国图书馆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314.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藏书图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珍惜每一本藏书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