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努力探索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第二十次“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议述要

2010-03-22鲁英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三北师范大学实践性

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努力探索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十次“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议述要

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探索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的第二十次“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议于上月在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召开。

本次会议的高校有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通化师范学院等13所高校。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探讨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战略性转变问题。

《教育规划纲要》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指出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指导思想,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提出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

师范大学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力量,将在明确办学定位和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和强化教师养成教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我国教师教育将以师范生免费教育为契机,推进教师教育创新;以师范生实习支教为突破口,推进实践取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特岗计划”为抓手,推进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的良性循环;以“国培计划”为抓手,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推动教育改革;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为核心,突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从而推进教师教育整体发展。

为了落实《纲要》精神,会上,与会院校领导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分别介绍了保贵的成功经验。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做了题为 《培养创新人才,服务首都建设》的报告。报告指出:“师范大学在定位上必须确立两种意识,第一,师范大学要有师范意识,立足为基础教育服务和体现师范特色;第二师范大学要有大学意识。”所谓师范特色,是指师范大学要密切关注所在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主动为地方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合格的人才资源,满足人们对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做出贡献。所谓大学意识,是指师范大学不等于低水平,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和引领文化的责任。本校地处首都,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为此,一是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把重点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一是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全方位服务首都基础教育。

西北师范大学提出了“以教师教育为主,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创新和完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优秀师资”、“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整体提升本科培养质量”、“强化学院教学工作实体地位,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三大主要任务,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青海师范大学提出了“强化师范本色,建构前瞻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在“顺应国家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动转变教育观念”方面做了尝试,调整课程结构,建构了五个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

沈阳师范大学做了题为《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报告。学校实施“2+2”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还探索“4+2”培养模式。“4+2”培养模式主要是和双学位培养方式对接,未来与教育硕士对接。培养目标为特色教师(如双语特色、教育技术应用型和教育理论研究型等)和专家型教师。多样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改革,体现出学校在培养特色鲜明、服务基础教育、综合素质较高的“沈师牌”特色和专家型教师以及培养非师范的综合性高等应用型人才上的不懈努力。

通化师范学院康学伟院长做了《审时度势,锐意改革,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报告。

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意义。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自身的定位、学校本身条件的需要。

第二部分,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举措。为此,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彻底转变了“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知识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的片面教育观。其次,制定好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依据不同学生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设置“平台”课,根据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设置“模块”课。“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在一、二、三学年设置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容的课程;“模块”为专业方向,为高年级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能力体系提供多样化选择。这一课程体系的构建,既强化了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又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必须的专业课教学。另一方面,搭建宽口径课程平台。学校为学生搭建了比较完整的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课程共分为五大类别:教师教育类、人文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艺术修养类和体育健康类。同时重视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性,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再次,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 “多样化”,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下去,积极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人才的不同需要。为此,学院采取了“因材施教,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实行优秀本科学生导师制,吸收优秀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校企结合,坚持多渠道培养”等措施。

第三部分,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化师范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服务基础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一年多来,学生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据统计,仅2009年一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各种奖项就达到13项,省级各种奖项34项。

这次“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协作会,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三北”会议期间,各院校认真学习了全国教师教育会议精神,深入探讨“三北”地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做法,进而推进“三北”地区高师院校的改革和发展。使这次“三北”地区高校协作会成员单位利用并借助这个平台,深入交流工作经验,探讨高师教育改革发展大计,有力推动了“三北”地区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与此同时,也增进了各兄弟院校彼此间的友谊,增强了协作会成员单位的信息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对于共同促进“三北”地区高校教师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鲁英杰)

卞实)

猜你喜欢

三北师范大学实践性
我的三北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