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治学术不端 维护学术诚信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新拓展

2010-03-22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江苏南京210094

图书馆建设 2010年8期
关键词:不端诚信学术

崔 林(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 江苏 南京 210094)

1 当前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防治措施

大学教育通过教学、科研和学习等一系列学术活动传承文明、创新知识、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求实创新”理应成为学术研究根本之所在,但近年来大学校园出现的“抄袭、剽窃、侵吞或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伪造注释;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1]等学术不端事件频见报端,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深刻反思。见诸报端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学术不端行为已然成为教育学术界的一种普遍的现象,竟至成为在教育学术界求得生存的潜规则。长此以往,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从何谈起!大学的目标何以实现!

呼唤学术操守、加强学术诚信建设与制度监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面对不良的学术行为,当前国内高校的相关部门主要采取了如下的防范和惩治措施:(1)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如与学生签订“诚信守则”等;(2)使用防论文抄袭的检测工具;(3)加重对剽窃、抄袭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如依照情节轻重,采取警告、取消论文答辩资格、延期毕业、取消职称参评资格直至开除等。

上述防治措施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学术不端行为的作用,但大学校园内依然盛行的抄袭、剽窃之风表明,当前所采取的措施尚不足以有效抑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并且这些措施本身也存在某种缺陷或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有学者认为,当抄袭、剽窃成风,道德教育难免流于空乏,使用检测工具及加重处罚的做法必然置学校于师生的对立面,而且一些严重剥夺受教育权的惩处手段与大学教育宗旨颇有违背[2] 5-6。

防治大学校园的学术失信行为任重道远,需要学校各部门和单位通力协作。当前国内高校参与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部门主要有学生管理部门、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计算机中心及各院系等单位。但遗憾的是,图书馆却没有参与其中。尽管防治学术不端并非图书馆的传统功能,但作为知识和信息服务中心及校园内师生利用信息资源最集中的场所和最主要的渠道,高校图书馆应该且能够在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诚信中有所作为,发挥自己的作用。

2 图书馆在高校学术诚信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先进的服务设施和契合用户需求的服务内容与方式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用户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和有效的资源利用平台。与高校图书馆具有的这些特点相联系,如果用户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不当导致学习和研究行为失范,图书馆无疑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温床,成为产生学术诚信问题的主要场所。与此相关,从维护高校学术诚信、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角度来看,图书馆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优势也是学校其它部门无法替代的。

3 国外高校图书馆防治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的举措

高校校园内的学术诚信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世界性问题。为了维护学术诚信、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国外许多高校均采取积极措施,藉由学校多个部门和单位协调合作,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参与,在有效防治学术不端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外高校图书馆为防治学术不端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厘清学术诚信与学术不端行为的界限,积极倡导并维护文献信息的高效且合理利用,并将这些价值观嵌入到日常的参考咨询与读者教育服务工作中[3]。如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每年都对新生开展如何正确引用文献的培训[4]。

(2)指导师生利用图书馆已购网络数据库资源,为师生提供学科信息资源揭示、导航、评价和信息技能培训。如美国Hofstra大学图书馆通过开设一个学分的选修课,向学生介绍利用电子资源开展科研工作的正确步骤和方法,并开展了馆员走进院系向师生及时推送图书馆最新的电子资源和服务等活动[5];美国SUNY Cortland大学图书馆提倡馆员与教师合作,提供基于课程的适时辅导与咨询服务,使学习者得以顺利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支持[3]。

(3)订购识别论文抄袭的软件及某些反剽窃网提供的服务。国外许多大学图书馆都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为教师提供检测学生论文是否抄袭的帮助[6]。

(4)通过网站、手册等途径宣传文献信息的合理使用与学术诚信间的内在关系。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学术诚信教育专栏。如在大多数英国高校校园网上都可以找到此类服务,主要由图书馆或教师培训机构来维护该专栏,并按教师和学生两类服务对象分别组织素材[7]。

(5)履行作为学术共同体一员应尽的职责,积极组织或参与校园内或学科间有关学术剽窃现象的讨论[3],以营造与维护大学学术诚信氛围。

4 国内高校图书馆在防治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中的不足

相比国外高校图书馆在维护校园学术诚信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还尚未实质性地参与校园内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国内高校图书馆目前开展用户教育的重点主要停留在文献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的技能与方法的培训层面上,而对学术诚信的教育和学术不端的防治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未能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成功实践表明,在维护学术诚信、防治学术不端行为中,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并如上文所述,其具有高校内其它部门无可比拟的优势。基于此,我国高校图书馆应该拓展自己的服务功能,在防治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5 我国高校图书馆防治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的具体措施探析

基于国外大学图书馆已采取的相关措施并结合笔者在图书馆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防治学术不端、维护学术诚信方面可以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5.1 为教师及学术管理部门鉴别、检测可疑作品提供支持和帮助

5.1.1 为教师及学术管理部门提供相关鉴别、检测可疑作品的途径和技术支持

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或利用图书馆网页等方式,让教师及学校学术管理部门了解到各种“代写论文”、“代发论文”的商业网站或机构信息;使教师及学校学术管理部门掌握相关检测剽窃作品的途径,如利用Google Scholar、CNKI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图书馆已购专业数据库及其他免费网络资源等。上述措施极大地方便将学生的论文和教师的科研成果与网络上出售的或免费获取的论文以及专业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源进行比对,筛选出可能抄袭他人之处(包括文句、段落及文章)。此外,图书馆馆员还可以发挥其作为信息检索和利用专家的优势,直接为教师及相关部门提供检测和判断剽窃作品的技术支持服务。

5.1.2 帮助教师及学校学术管理人员掌握学科专业数据库和其他资源的检索利用技巧

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抄袭行为构成强烈的威慑[8]。而现实中,很少有教师走进图书馆寻求此类帮助。基于此,笔者建议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或相关院系的联络馆员走出图书馆、走进院系,与教师或学术管理人员建立经常性的对话或联系,为他们检索、利用与学科相关的电子资源提供支持或帮助。

5.1.3 安装论文剽窃检测软件,为教师及学术管理部门检测剽窃作品提供服务。

图书馆可以通过安装识别论文抄袭的软件系统,或通过订购某些反剽窃网提供的服务,为教师和学校学术管理部门提供鉴别学生论文、教师科研成果是否涉嫌抄袭的服务。就这一措施或服务的具体实现而言,图书馆可以通过E-mail或图书馆网页向教师及相关人员公布图书馆的论文剽窃检测服务,并在图书馆向对此项服务感兴趣的人员演示如何操作。同时,教师及相关教学、科研部门也可以要求在学生提交毕业论文、教师参加职称评审或科研成果奖励申报前,将毕业论文或科研成果的电子版提交给图书馆,由图书馆的专门人员进行鉴定,标定出抄袭的文句、段落及文章,并估算论文中自写部分所占的比例,最后将鉴定结论连同论文一起交给相关人员或部门。由于论文检测软件的使用使得抄袭者被揭发的机率提高,因而大大增加其抄袭的心理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剽窃行为的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论文检测软件这一措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足,因为过多使用论文检测软件就会在校方和师生之间产生不信任和距离感,而且软件检测系统“可能受限于内容来源、语言类型、地理区域等因素,难以完全过滤出所有可能抄袭的作品”[2] 5,使得心存侥幸者大有人在,剽窃之风依旧盛行。

5.2 帮助师生建立信息利用的正确认知,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

基于图书馆馆员的视角,我们深知,校园内频发的学术诚信问题部分是由于师生缺乏有效获取所需信息、正确利用信息的技能造成的。为使师生尤其是学生免于陷入非故意而不当使用他人信息或非自愿性抄袭的困境,就不应该漠视他们对于信息利用正确认知的建立[2] 6。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信息定位和评价专家的职责,指导师生有效获取、发现、研究并正确使用信息资源,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增强其抵制抄袭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剽窃行为的发生。

5.2.1 为师生提供学术信息揭示、学科知识导航和信息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

随着信息资源的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有效地查找、筛选、评价和使用学术信息,成为高校师生的普遍需求。这种需求使得高校图书馆努力把自身的资源和服务嵌入到用户的学习和研究行为中,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针对不同用户信息需求特点和需求层次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揭示和知识导航服务,加强用户信息技能培训;针对课程学习和专业研究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有针对性地指导用户有效获取、理解、使用所需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其学术研究能力。而用户在具备了一定学术研究能力之后,通过权衡抄袭的利弊,将会更多地选择不抄袭,从而达到有效避免抄袭的目的。

5.2.2 使师生掌握合理、正确及高效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方法,以提高其学习、研究效率。

除了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揭示、导航、评价及利用技能培训外,图书馆还应丰富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使师生掌握合理、正确及高效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方法,具体如下:

(1)使师生明确学术规范,厘清抄袭和合理引用的界限。 丰富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在介绍如何利用信息时,馆员应适时向师生介绍如何正确引用信息、抄袭和合理引用的界限等内容。在法律上,抄袭与剽窃同义,都是一种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是指将他人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当作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发表的行为[9]。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他人作品所有的引用都是侵犯作者著作权的行为。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这种情况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10]。因此,使师生明确合理引用和抄袭的界限是帮助其合理、正确利用信息资源,避免非故意的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前提。

(2) 使师生学会使用参考文献处理工具 现代高校图书馆为满足用户需求,购买了大量的学术价值很高的数据库资源。这些数据库不仅拥有高品质的学术资源,还提供了许多个性化服务功能和方便实用的工具软件,如参考文献处理工具Endnote、Refwork、Reference manager、Writenote等。图书馆应通过组织相关培训讲座,使师生了解并学会使用这些参考文献处理工具。借助这些工具软件,用户就可以在数据库检索过程中将所需要的文献导出,形成符合规范要求的参考文献列表,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避免漏引产生的学术诚信问题。

5.3 开展学术道德教育

图书馆通过提供检测、识别剽窃作品的技术,帮助师生建立信息利用的正确认知,不仅可以起到抑制和吓阻剽窃行为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用户的科研效率和能力,从而增强其抗拒抄袭的能力。但是,若要从根本上杜绝剽窃现象的发生,除上述措施外,还应重视用户的学术道德教育。研究者只有将学术诚信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学术行为习惯,才能不为各种名利所惑,自觉遵守学术规范。为此,图书馆应积极发挥教育职能,开展一系列学术道德教育活动。

5.3.1 创设诚信环境,营造学术诚信氛围。

图书馆具体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或途径:(1)利用图书馆网站、宣传栏、简报等形式对学术规范及其遵守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加大著作权中有关“合理使用”、“侵权使用”等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2)在图书馆主页上介绍、链接反剽窃学术网站,如国内的学术批评网(http://www.acritisism.com),国外著名的Turnitin反剽窃软件(http://www.turnitin.com/static/home.html)、学术诚信中心网站(http://www.academicintegrity.org)等。这些网站中的学术规范、学术批评、学术评价等栏目对用户的学术诚信教育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3)在日常的参考咨询与读者教育服务工作中,馆员应通过诚信、优质、高效的服务,树立良好的诚实守信的形象;在用户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馆员应对用户学术诚信规范的履行进行提醒和监督,与用户携手共同抵制各种失信行为,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并且这种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也会对学术失信行为形成强大的舆论道德压力,使失信行为发生的机率大大降低[11]。

5.3.2 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讲座、主题活动

专题讲座是图书馆开展用户教育最常见的形式。在图书馆举办此类讲座时,其对象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不过由于教师受到与学生同堂听课有损教师形象和权威的心理影响,导致尽管有许多教师对信息技能培训有强烈需求,但在培训时参加者通常寥寥无几,主要培训对象还是学生。基于此,笔者建议将图书馆的学术道德教育讲座和主题活动分为教师专场和学生专场,按照不同的对象组织不同的素材和内容。针对学生,图书馆可以聘请知名专家和学者来讲授学术道德的基本内涵、要求和重要意义,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危害及避免方法;针对教师,讲座内容则可以侧重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抄袭的典型案例剖析及识别和判断论文抄袭的信息分析方法等。

就图书馆开展学术道德主题活动而言,其内容可以包括读者诚信月活动、有奖征文等。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地位或优势组织校园内或学科间有关学术剽窃现象的讨论,以培养用户研究探索的精神和对自尊、荣誉感的追求。

6 结 语

维护学术诚信、防治学术不端,需要高校各部门和单位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作为用户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资源平台及易产生学术问题的重点场所,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其资源、服务及技术优势,为教师及学术管理部门提供剽窃论文检测的帮助和技术支持,帮助师生建立信息利用的正确认知,提高其学术研究能力,加强用户学术诚信教育,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高效且合理利用,在有效防治高校学术不端和维护学术诚信方面开拓新的服务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严肃处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EB/OL] .(2009-03-20)[2010-01-10]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1/info1237505424065701.htm.

[2] 景祥祜, 张简志诚, 薛芳渝. 大学生抄袭行为的经济分析与抑制策略[J]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7(1).

[3] Wood G. Academic Original Sin: Plagiarism, the Internet, and Librarians[J] . The Joum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4 (3): 240.

[4] 田丽君, 肖继新, 李秀玲. 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诚信教育中的作用[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4):117-119.

[5] Burke M. Deterring Plagiarism: A New Role for Librarians[J] .Librar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2004(2): 1-9.

[6] Smith B. Fighting Cyberplagiarism[J] . Net Connect, 2003 (12):22-23.

[7] 李 伟.图书馆教育职能的社会学思考[J] .图书馆, 2000(2):28-29.

[8] 张 玲.高校图书馆中的学术诚信教育[J] .情报科学, 2007(8):1155-1158.

[9] 陶鑫良, 单晓光. 知识产权法纵论[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307.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EB/OL] .[2010-01-10] .http://www.angelaw.com/weblaw/c_weblaw39.htm.

[11] 汤 曾. 浅议学术诚信[J] . 广西社会科学, 2004(3):33-35.

猜你喜欢

不端诚信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