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动实践”理念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2010-03-22王彩霞

图书馆学刊 2010年2期
关键词:信息检索素质教育图书馆

王彩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辽宁 阜新 123000)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9年工作会议中提到重点抓好九项工作,其中一项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着力增强培养高素质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走内涵发展道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1]”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高校开设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初级形式,随着教育内涵的扩展以及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人们正在探讨更加多元化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1 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及研究源于信息检索课。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1984年和1985年国家教委先后颁布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和《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的两个通知。1992年国家教委再以高教司(1992)44号文件的形式,印发《文献检索教学基本要求》,提出“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检索方法”。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000年辽宁省教育厅87号文件规定《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为高校公共必修课。2002年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作出规定:图书馆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2003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构建了网络培训体系,开始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2005年清华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始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试图推出一个新的高校信息素质指标体系。虽然开展了一系列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意义上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2 我国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

2.1 现有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一些信息素质培养方法:①以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为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单一教学方法。它对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曾起主导作用。②双向互导教育方法。即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又都是教育的客体,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咨询辅导和信息检索教学上。③图书馆合作教育。指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④跨学科教育。指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注入相关的信息素质教育知识和技能。[2]⑤“多层次、全方位”教育模式。“多层次”即从基础性、通用性、专业性和研究性4个层次展开信息素质培养。“全方位”指教育的模式不是单一的以讲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以课堂讨论、讲座、在线交流及论坛等活动为辅,实现馆员和专业教师及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使学生具有从大量文献资源中检索、正确评价和综合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3]

2.2 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2.1 忽视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部分大学生对待前人的学术成果和文化遗产,不是用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批判的精神去审视,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较差,法律意识淡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意识不强,只有34.4%的人学过知识产权、版权法方面的课程,有48.1%的人认为引用公共领域的知识要注明出处,而29.1%的人认为不用注明。

2.2.2 缺乏信息观念,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很多高校对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如信息检索课是信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是在部分高校这门课程只是公共选修课,有些院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设这门课。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具备起码的信息素质,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上的缺憾。其实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都感受到了教育的时滞性与社会需求的多变性、书本知识的陈旧性与生活的现实性所带来的压力。怎样把无穷的信息资源科学合理地融会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创造出新知识,信息素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必须改革相应的课程设置,重视对现代信息资源的介绍与利用,明确信息素质教育的目标,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主要任务。

2.2.3 大多数实践环节是被动实践

信息检索课上设计的案例缺乏针对性,更缺乏专业性,学生积极性不高,为了应付作业,造成实验结果千篇一律。像这种完全按照老师制订的课题、思路进行,缺乏灵感和激情,类似于做习题的被动实践,不仅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给学生留下的认识肤浅、印象模糊,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日后的信息检索能力。

2.2.4 大学生网络信息鉴别能力较弱

广西大学生网络应用情况调查组对区内22所高校270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上网成瘾,上网主要是聊天、网络游戏、看电影、搜索八卦新闻或体育消息。超过七成的大学生渴望学校能专门给予大学生网络应用能力和素质的专门教育,专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信息辨识力教育。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非常迫切地需要网络信息辨识力的教育。

3 基于主动实践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3.1 “主动实践”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

美国教育学家德莱塞尔(Paul Leroy Dressel)和马库斯(Dora Marcus)认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不是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了学生多少掌握知识的技巧和策略。学生对现实世界的敏锐触觉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不是教师能简单地教出来的,而是在现有的认知环境中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积累起来的。教师不应该只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应该是学生实践环境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学术顾问[4]。主动实践的要领包括:①主动实践的理念适合不同的学科,但表现形式不一样。不同的学科都需要创新思维,而主动实践正是有利于创新思维,只是我们要更注意不同学科的特点。②主动实践的理念贯穿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既可以用在毕业实习、课程设计,也可以用在基础科目的学习中。③对不同的学生,主动实践的程度与形式不一样。而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和领导力又是主动实践的要素[5]。上述要领和要素是主动实践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高校信息素质教育需要加强实践环节,同时更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主动实践意识,应该把主动实践的理念贯穿在学习的多个环节之中。

3.2 “主动实践”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

“主动实践”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就是要造就具有丰富的信息知识、较强的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技能、自觉的信息道德、科学的认知习惯以及良好的信息表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群体。通过接受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生能够快速查找所需信息,有效评价和选择合适内容,自觉遵守相关法规,尊重原创信息,保护知识产权,明辨虚拟与现实的统一、资源共享与信息拥有的区别、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的对应等,最终将信息素质渗透到学习和研究中,从而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3.3 主动实践培养模式

3.3.1 构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基于网络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注重教学的形象化、交互化和个性化[6]。①建立网站。网站内容分为4大模块:基础信息素质教育模块,内容包括图书馆功能、服务内容和布局、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馆藏资源概况、馆藏组织与书目检索、文献检索基本知识。通用信息素质教育模块,内容包括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介绍、信息检索基本原理、搜索引擎原理和使用方法、网络信息获取技能、中外文数据库检索。专业信息素质教育模块,内容包括网络资源查询、了解本学科专业信息范畴,对本学科内容作出有效评价;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分析检索课题,运用检索策略,撰写学术论文。研究性信息素质教育模块主要提供国外著名数据库联机检索与利用。②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一般而言,支持基于网络教学的支撑平台必须具备4个系统要素:网络管理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信息导航系统及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教学功能方面必须具备4项工具:课程开发工具、学生管理工具、互动交流工具、考核测验工具。教学应该强调数字资源的检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针对性要强,内容组织要具备层次化、专业化和模块化特征,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

3.3.2 完善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构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沿阵地。作为信息检索课的课堂和实验室,要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稳定、可靠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也要拥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大量数据库。其资料经过长期积累和及时采集,具有品种繁多、内容新颖、补充及时等特点,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因此要不断加强电子阅览室这一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

3.3.3 加强组织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践

现在,许多学校不仅鼓励学生参与教授的研究课题,而且鼓励院系和教授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学生参与研究,既有益于教授,也有利于学生。教授可以得到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取得某些突破,而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学会了提出问题和应用在课堂上较少用到的创造技能,打开他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迸发出创新激情和思维。

3.3.4 资源整合,建立“专业知识服务创新联合实验室”

联合国内外信息内容服务商,尤其与本校学科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服务商,联合建立“专业知识服务创新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可以实现信息服务商与高校优势互补,将高校的师资与科研力量与公司的资源优势与技术水平紧密结合,也可以发挥双方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08年,“医学信息素质培育创新联合实验室”与“医学知识服务创新联合实验室”分别在武汉与长沙挂牌成立。两个实验培训基地由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药信息系联合建立。这是国内首次由信息内容服务商与高校医学专业联合建设实验基地。这一举措为构建我国医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新模式、提高知识服务水平、促进信息素质教育做出了有益尝试。

3.3.5 建立网络信息道德教育平台

网络信息道德教育平台的目的是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信息鉴别能力差、网络合理应用等问题进行引导,形成专职兼职队伍,建立专家库,以及固定的培训体系,并由教育厅出台相关文件,各高校给予配套支持,在队伍和制度方面给予根本的保障。通过这一平台,使大学生将网络应用到学习、拓展知识面以及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个层面上来。

4 结束语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就是要为大学生创造一个信息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主动实践,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信息检索工具运用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组织加工能力、信息生成能力、信息创造能力、信息传播能力和信息评价鉴别能力。有了这样的能力,无论是毕业前还是工作后,都能够主动获取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多种信息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彰显优势。

[1] 教育部.教育部2009工作要点:十个方面谋划发展[EB/OL].[2009-01-03]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txt/2009-01/03/content_17046320.htm.

[2] 洪拓夷.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组织模式[J].图书馆建设,2007(3):42-45.

[3] 王黔平,朱洪瑞.高校图书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多层次、全方位”的模式研究[J].现代情报,2007(7):205-207.

[4] 陈玲.基于“主动实践”理念的“国际金融”课教学改革实证检验[J].梧桐学院学报,2009(4):100-104.

[5]李培根.主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叶建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4):206-208.

猜你喜欢

信息检索素质教育图书馆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图书馆
医学期刊编辑中文献信息检索的应用
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基于神经网络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去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