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阅读疗法探析*

2010-03-22梁爱东薛海波赵丽华

图书馆学刊 2010年10期
关键词:疗法图书馆服务

梁爱东 薛海波 赵丽华

(曲靖师范学院图书馆,云南 曲靖 655011)

1 阅读疗法概述

阅读疗法(biblitherpy)一词源于希腊语,由“图书”和“治疗”合成,也可称为“文献疗法”,是指利用文献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创造一种平等互动的治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以图书、杂志、报纸等文献为媒介,引导读者把情感和注意力集中到阅读当中,从而激发其产生良好的认知态度与行为活动,以达到积极的治疗效果[1]。当前,阅读疗法主要有3种类型:①教养院阅读疗法,即运用具有教化内容的文献教育正在接受教养的读者,亦包括患有心理疾病的病人。教养院阅读疗法适合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式进行,主要目的是发挥文献的教化、资讯与娱乐功能。②发展阅读疗法,相当于阅读保健、阅读养生,即通过医生、图书馆员或其他非医学人员所推荐的阅读资料,来修正其人格缺陷或协助解决个人问题。③临床阅读疗法,其相当于阅读治病,即在实际的心理或生理疾病治疗当中,资格医师把文献资料作为一种精神药物,将阅读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纳入到治疗方案中,配合药物、手术、仪器等常规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阅读疗法的治疗功用表现在:①有目的、有意识地增强读者的意志力,帮助其建立和巩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改变读者的不良情绪,排遣因疾病或心理因素等而产生的消沉或焦虑,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阅读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人们因心理或精神等因素引发的各种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慌、偏执,以及心理失调、心动过速、夜尿症、阅读障碍、手术应激反应等。还可用于生理残疾、慢性疾病、情绪问题、人格障碍等的康复。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3个阶段:①图书馆人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挑选进行阅读治疗的相关文献资料,帮助读者制定治疗方案;②对读者的阅读行为进行干预指导,引导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治疗;③阅读治疗效果的评估及读者自我的评价[2]。

2 手机阅读疗法的特点与实现方式

手机阅读疗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传统的阅读疗法应用或延伸到手机阅读当中,通过手机阅读的方式对读者开展阅读治疗服务。手机阅读疗法是随着手机阅读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传统阅读疗法在手机阅读平台上的应用和扩展,其基本的治疗原理和理念与传统的阅读疗法相同,但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和传统的阅读疗法相比,又有一些明显的差异和自身特点。

2.1 手机阅读疗法的特点

2.1.1 手机阅读治疗的便利性

手机轻巧、便于随身携带的特点,使得手机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手机阅读,开展自我阅读治疗,而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这种便利的自我阅读治疗方式是传统的阅读治疗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此外,现代手机巨大的存贮空间又使得手机阅读治疗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读者不必再为阅读不同的内容而要准备大量不同的阅读资料,这样从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手机阅读治疗开展的便利性,而且这种便利性还利于读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阅读治疗,从而达到提高阅读治疗效果的目的。

2.1.2 手机阅读治疗的自助性

手机阅读是一种纯个人的阅读行为方式,因此,手机阅读治疗也具有强烈的读者自助特点。在读者自己进行手机阅读治疗时,需要读者自己自觉地按照阅读治疗的方案进行自我阅读治疗,因而,它对读者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要求。此外,它还要求读者能及时主动地把自己阅读治疗后的感受反馈给相应的治疗机构,保证治疗机构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与了解读者的治疗状况,使手机阅读治疗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这对于保证手机阅读治疗的效果与质量有决定性的作用。

2.1.3 手机阅读治疗的隐私性

绝大多数参与阅读治疗的读者不希望外界知道自己正在接受阅读治疗,因此,他们对于自我隐私的保护有着极强的敏感性。而传统的阅读治疗方法恰恰在这方面无法满足他们的这种要求,致使部分读者在明知自己存在某些问题的情况下却不愿意参与阅读治疗,从而导致其产生更大的问题。手机阅读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读者隐私权的保护,尤其是对于具有强烈自尊心的读者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也正是手机阅读治疗方法的优势所在。

手机用户是社会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用户群体。这个群体的人员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知识水平、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他们对手机阅读治疗的要求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将对手机阅读治疗的开展带来挑战。但是,这也正是手机阅读治疗能够在社会中发展的动力所在。

2.1.5 手机阅读治疗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信息资源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手机阅读治疗中所使用的阅读资料的种类。当前,在手机阅读治疗中可以使用的阅读材料,既有手机图书、手机杂志、手机报纸等文本型资料,也有音乐、图片、动画等各种多媒体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可见,手机阅读治疗中所能使用的资源种类丰富多彩。同时,随着手机阅读内容的不断丰富,手机阅读治疗的形式也将呈现出多样性,比如现今出现的“听书”阅读,就可以让读者在听的过程当中接受治疗[3]。

2.2 手机阅读疗法的主要实现方式

手机阅读治疗主要是以个人的自我阅读治疗为主,当然也可以利用手机阅读内容的可共享性与易传递性,开展群体的阅读治疗和交互式的干预阅读治疗。具体的手机阅读治疗方式有:

2.2.1 手机短信阅读治疗

手机短信阅读治疗主要是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对读者进行精神激励和心理暗示,帮助读者从精神上获得战胜疾病的信心,形成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从而达到逐步康复的目的。手机短信,作为人们阅读信息资料的新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见,手机短信阅读治疗有着巨大的社会发展空间。

2.2.2 手机文本阅读治疗

首先,绩效评价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房地产开发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想要保证各个阶段的经营任务都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就必须要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与市场环境的变化动向来稳固经营理念,在逐步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发现自身问题和不足,逐一加以改正。绩效评价的过程是寻找差距的过程,既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后续工作的展望,有利于企业各部门和个人明确下一步的目标和方向。

当前,手机阅读的文本型资料有:手机报纸、手机杂志、手机图书等。同时,手机阅读的低成本特点也为图书馆发展手机阅读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利用手机阅读文本资料的可共享性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手机阅读治疗的社会影响范围。

2.2.3 手机多媒体阅读治疗

手机阅读的多媒体资料包括音乐、图片、动画、视频等。这些新型的阅读材料对于丰富手机阅读治疗的方法有着积极的创新作用。一方面,它们丰富了手机阅读的内容和形式,使手机阅读治疗的阅读材料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它们也改变了传统阅读治疗方法的单调与枯燥,使读者不但能够通过阅读,还可以通过“听读”来进行治疗;不但能够读图片,还可以读视频。这对于扩大手机阅读治疗的使用范围和社会影响力将有极大的帮助。

2.2.4 手机流媒体阅读治疗

手机流媒体阅读治疗是指通过手机平台收看流媒体信息的内容,如电视、电影节目等来进行相应的阅读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让读者读(观看)流媒体的故事内容,来获得心理与情感上的认同,取得治愈疾病的信心,从而达到逐步康复的目的。手机流媒体阅读治疗实质上是传统的电视、电影治疗方法在手机移动平台上的应用,它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应用范围也将更加广泛。

3 图书馆开展手机阅读治疗的问题

3.1 加强对手机阅读疗法的研究

当前,国内关于阅读疗法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文献阅读方式而开展的阅读治疗,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王波老师和泰山医学院图书馆的宫梅玲老师。但是对于基于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疗法的研究却极少。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是当今社会新出现的两种新型阅读方式,特别是基于手机平台的阅读,在现在的青少年当中极为流行,而现今的青少年正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最为突出的一个社会群体。加强对基于新型阅读方式的阅读疗法的研究与探讨,将有益于减少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发生。同时,这种基于新型阅读方式的阅读疗法也更易于被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青少年所接受,从而达到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进行引导与修正的目的,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2 确立“以人为本”的阅读治疗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的阅读治疗服务理念,是指图书馆在开展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过程中,要以读者的身心感受和现实需要作为治疗服务工作的出发点,主动从读者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考虑问题,切实关注读者的心理需要与精神渴求,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积极创建“以读者为核心”的手机阅读治疗服务机制,推动图书馆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人性化与社会化发展。图书馆发展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目的,是要利用手机阅读的方式来帮助读者化解精神或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疾病),使读者能够通过手机阅读的内容而逐渐改变对自我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识。可见,在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创新发展中,手机读者始终是图书馆手机阅读治疗服务工作的核心。因此,“以人为本”阅读治疗服务理念的确立与落实,将是决定图书馆手机阅读治疗服务能否取得社会认同的关键。同时,这也将是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能否创新性地拓展自身服务职能并取得社会发展的关键[5]。

3.3 变治“已病”为治“未病”

古人说:“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传统的阅读疗法主要是针对“已病”的读者来进行阅读治疗,因此它所关注的重点是读者业已存在的疾病或问题。依据读者的病情开展有针对性地干预性指导阅读治疗,这种方法具有强烈的被动特点,而读者本身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治疗状态。现代人对养生、防病有了更为强烈、更为迫切的需要,希望能提前进行预防,而不是在“已病”的时候才开始被动地接受治疗。手机阅读疗法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社会需求。手机阅读疗法不仅可以治疗“已病”,更为重要的是其还具有治疗“未病”的功能,它可以在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时候,通过保健知识材料的发送或推送,让人们获得相关的医疗保健知识,并利用手机阅读的方式及时地对自己进行调节、治疗、休养。此外,由于手机阅读治疗主要是以手机读者的“自疗”为主,因此,读者对于手机阅读治疗的方式也具有很强的自主选择性,能挑选对自己更加合适有效的阅读材料,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可见,治疗“未病”将是手机阅读疗法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发展阅读治疗”[6]。

3.4 探索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手机阅读治疗服务

现代人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个人的个性化发展。探索手机阅读治疗的个性化特色,是指在手机阅读治疗的发展过程中,治疗机构(图书馆)应积极探索能够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治疗需要的治疗方法,并以此作为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一大亮点。具体来说,就是图书馆要在充分掌握读者信息资料的基础之上,为读者认真挑选阅读治疗的材料,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治疗方案,提供符合其个人特点的差异性阅读治疗方法,并由此逐步形成并构建起具有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特色的手机阅读治疗服务体系。此外,在探索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个性化发展过程中,图书馆还应重点关注读者的阅读治疗效果与意见反馈,努力去丰富手机阅读治疗的内容与形式,积极应对读者阅读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新变化,从而达到逐步优化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目的。

3.5 注重手机阅读治疗的人性化发展

手机阅读治疗的人性化发展是“以人为本”阅读治疗服务理念的现实表达。对于个体读者来说,就是要实现对读者权利的最大程度保护,这也是图书馆发展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基本原则。在传统的阅读治疗过程中,读者必须定点、定时地到图书馆进行阅读治疗,这种治疗的方法不但给读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不利于实现对读者隐私的有效保护。而手机阅读治疗方式的出现,恰好改变了传统阅读疗法的弊端,读者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地进行阅读治疗,而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受到威胁,从而提升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读者可接受度。

3.6 加强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

手机阅读治疗服务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图书馆咨询人员对读者阅读行为的正确引导,因此,他们需要有哲学、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从知识结构上具备开展手机阅读治疗的服务能力。为此,图书馆要加强对手机阅读治疗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具体方法是,可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图书馆骨干,接受专门的教育培训,比如让他们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育培训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图书馆手机阅读治疗服务人才的储备[7]。

当然,手机阅读疗法当前还不是一种较成熟的、较严格的科学方法,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这并不妨碍把它作为一种积极的辅助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心理、精神因素所导致疾病的患者在逐年递增。因此,现代医学已经开始重视除药物、手术之外治疗方法的研究。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对大脑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方面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视和全面利用,将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大突破。人的大脑将成为治疗疾病的又一重要工具,思想、意志、情感、想象、信念等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方面将能发挥出前所未有的功用。手机阅读疗法将同传统阅读疗法、娱乐休闲疗法、心理疗法、交往疗法、音乐疗法、信念疗法等各种辅助疗法一样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8]。

[1] 李真.浅谈阅读疗法[EB/OL].[2009-12-22].http://blog.163.com/mengsuixindongzll@126/blog/static/10487040220091 1895840392.

[2] 赵丽华.图书馆与阅读疗法.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6):125-128.

[3] 白兴勇.手机阅读初探.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2):46-49,54.

[4] 李美茹,陈焕之.图书馆开展短信服务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2):44-46.

[5] 周向华.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疗法新探.图书馆学刊,2009(5):22-25.

[6] 王波.阅读疗法的类型[EB/OL].[2009-12-22].http://162.105.138.207/is/Navigation/Library-Science/ydlfdlx.pdf.

[7] 苏健,李光萍.浅析“阅读疗法”与高校图书馆[EB/OL].[2009-12-22].http://www.kjqb.cn/Article.asp?articleid=43278.

[8] 庄周芬.中小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初探[EB/OL].[2009-12-22].http://blog.163.com/mengsuixindongzll@126/blog/static/10487040220091181017524.

猜你喜欢

疗法图书馆服务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去图书馆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