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探析——以辽宁省为例

2010-03-21魏震铭

文化学刊 2010年1期
关键词:辽宁辽宁省文化产业

魏震铭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文化产业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经济增长点,是辽宁省着重发展的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组成部分的文化旅游产业应当加快发展,既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提供的文化资源,又充分发挥旅游业对文化产品的增值价值、对文化产业的传播和文化影响力的扩散作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明确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势在必行。

一、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的理论基础

辽宁文化旅游发展方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文化产业的内涵界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文化产业的性质、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要素等。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范围和性质

1.文化产业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国家统计局与中宣部等部门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提出,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上述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实际上都要求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生产和经营,要有利可图,要追逐利润。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考虑作为文化需求方的大众的需求,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中获利,要挖掘文化的经济价值、利用和发挥文化的经济价值,或者利用“文化”创造经济收益。

2.文化产业的范围

文化产业的范围包括: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实物形态文化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的出版发行;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服务、电影服务、文艺表演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文化社会团体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印刷设备、文具等生产经营活动。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须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等生产经营活动。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活动。

3.文化产业的性质

由于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其生产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在市场中进行交换和消费,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具有商业性,商业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的文化产业发展事实已经显示出,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日渐增强,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为根基的商业性。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为根基的商业性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依据和规则,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依据和规则。不能以商业性毁灭文化产品的文化性,使文化产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不能以追逐最大经济利益破坏或毁灭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品,破坏或毁灭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中的文化性,使文化旅游产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万不可舍本求末,舍弃文化之本,求近期之小利。

(二)文化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

1.文化旅游的内涵

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具体来说,是指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

2.文化旅游发展的要素

文化旅游发展的要素有文化旅游吸引物、文化旅游设施、文化旅游服务、文化主题、文化旅游开发投资等。其中,文化旅游吸引物是关键要素,是影响旅游者进行文化旅游决策的关键因素,是保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文化旅游吸引物为主要研究视角,以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开发或创造,以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商业性开发或创造,以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性保护前提下的开发或创造为视角,分析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相应建议。

3.文化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旅游内容的产业化、商业化、规模化,是与文化旅游活动相关的产品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化。文化旅游产业的范围可以包括文化主题公园、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创意、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商品或文化旅游纪念品、文化旅游传播、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休闲、文化表演、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保护及为文化旅游传播、娱乐配套的设备、用品的生产经营等。是以文化旅游为主题、为连接线的生产经营链,是有经济效益的文化生产经营。

二、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的实践基础

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提出的实践基础,是具有旅游价值的辽宁文化资源、文化产品。这些具有旅游价值的辽宁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如下:

(一)辽宁省的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示范基地

辽宁省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8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沈阳棋盘山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分别是辽河文化产业园、辽宁大剧院、辽宁民间艺术团、大连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大连大青集团、大连普利文化产业基地、锦州辽西文化古玩商城等。

这些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文化项目、产品有关东影视城、满族风情村、青铜艺术雕塑、文化创意企业、民间艺术挖掘与传播企业、动漫企业、古玩经销展览、艺术品经销展览等。

(二)辽宁省的文艺演出团体

2007年,辽宁省各类文艺表演团体达373家,其中民营演出团体320多家,知名的文艺表演团体有辽宁民间艺术团、抚顺八旗风满族艺术团、葫芦岛地方女子古筝乐团、锦州木偶团、辽宁巨星演出经纪公司、大连杂技团、大连京剧团等。辽宁民间艺术团在2008年演出2127场,演出收入10560万元。大连杂技团在2008年巡回法国、瑞士、西班牙45座城市,演出77场,观众达8.6万多人。抚顺八旗风满族艺术团,到北京、西安、青岛等地演出。赵本山领衔创办的辽宁民间文化艺术团,在沈阳刘老根大舞台演出二人转,已经成为沈阳文化旅游的亮点,是游客在沈阳的“首选文化节目”,显示了文艺演出对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增加作用,对文化旅游吸引力的增强作用。二人转是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品牌资源,是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拉动点。

(三)辽宁省的文化遗产

辽宁文化遗产众多,且文化价值颇高。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物质文化遗产有沈阳故宫、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五女山山城、九门口长城。辽宁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0处,有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0多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3个(包括扩展项目);列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155项。这些项目的种类广泛,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四)辽宁省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

辽宁省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有沈阳故宫、沈阳世博园、鞍山玉佛苑、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大连金石发现王国等。辽宁省各市规划建设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有金石滩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大连星海创意岛、溪之谷文化基地、沈阳方城文博旅游商贸园、沈阳的中国卡通城、沈阳北运河旅游文化特色产业带。抚顺市围绕清永陵、赫图阿拉城等清前史迹和满族民俗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区;丹东市建设虎山至大东港61公里鸭绿江大道,全新展示鸭绿江百里文化旅游长廊。鞍山市将东山乐园规划建设成大型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锦州市规划建设一座6万平方米的新东方文化广场。

(五)乡村文化旅游

辽宁省蕴涵乡村文化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多,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特色、有品位、有层次。辽宁省有蕴涵现代农业文化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特色旅游乡(镇)、旅游专业村、星级“农家乐”。辽宁省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沈阳市农业博览园、新民市三农博览园、大连金科生态园艺场、大连石河现代农业园区、凤城大梨树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盘锦鑫安源绿色生态园、大连长青现代农业园、鞍山八木井双龙山景区、抚顺县三块石佟庄子农家乐、葫芦岛宏业集团现代农业园区等。有因为电视剧热播而全国闻名的清河龙泉山庄、开原象牙山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的形式有休闲农业型体验游、山水生态型养生游、海岛风情型度假游、民俗文化型观光游、有“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乡村旅游。

(六)满族和清文化资源与产品

满族和清文化包括清朝建立前的女真族文化、满族文化、清朝皇家贵族文化,是强调满族民间文化,克服现在的清文化开发只开发清朝皇家贵族文化、皇家礼仪活动的偏狭。可作为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满清文化是满族文化、满族民间文化、满族民众生活习俗等。满族和清文化包括满族的饮食风味、服饰、宗教、歌舞、建筑等。沈阳故宫是现存的最完整的清朝满族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与北京故宫的殿高宫低建筑格局截然不同,有自己的特色,沈阳故宫自身的文化历史价值,可以形成自己的满族文化旅游品牌。辽东的满族婚庆舞、萨满舞,抚顺的《节庆舞》、《射柳舞》、《婚礼舞》、《萨满舞》等满族地秧歌节目。

(七)节庆活动

辽宁省有特色、主题、知名度、美誉度的节庆活动有:沈阳的清文化节、沈阳国际旅游节、沈阳国际冰雪节、大连烟花爆竹节、大连国际服装节、大连国际啤酒节、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旅游节、本溪国际枫叶节、盘锦湿地旅游周、沈阳皇寺庙庙会、故宫吉祥庙庙会、大连旅顺樱桃节、盘锦观鸟节等。

(八)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历史和文化积累的总和,是继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是文化旅游吸引物,是社会公益性景点,其本身不能作为文化旅游产业经营,不能变成赢利性旅游景点。由于国家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人流众多,有文化旅游消费者群体,可以利用博物馆特有的文化吸引力、精神教育力的内涵,复制博物馆内特有文化吸引力、特有精神教育力的文物、图片、照片、模型等展品,进行博物馆展品复制品生产经营,形成博物馆文化的文化旅游商品或者纪念品产业。辽宁省有114家博物馆,其中有影响力或者特色展品的博物馆,有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纪念馆、旅顺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抚顺雷锋纪念馆、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大连金州关向应纪念馆、大连自然博物馆。具有特色的博物馆有沈阳蒸汽机车陈列馆、大连现代博物馆、大连贝壳博物馆、旅顺蛇类爬行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辽阳曹雪芹纪念馆。

三、辽宁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辽宁省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众多文化资源和产品,将这些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发展成文化旅游产业,需要政府、企业、文化专家、文化艺人、文化志愿者、旅游工作者、旅游文化研究者、旅游者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相关者通力合作,更需要辽宁省、各市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采取切合辽宁文化实际的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略。

(一)依托文化产业园区或基地,扩展文化旅游吸引物,增加文化旅游产业吸引力

辽宁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有很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可以从中选取或有文化特色、或有文化感受力、或有文化体验力、或有参与性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文化企业作为文化旅游吸引物,作为文化旅游景点,组织游客游览、体验。游客在游览、体验、参与中,了解相关文化产品,享受文化旅游的精神价值,激发出深度的体验欲望、参与欲望、购买欲望,全面、深入地进行文化旅游,购买文化旅游商品、纪念品,增加文化旅游吸引力,促进文化旅游的景观产业发展。

(二)张扬和创新主题化、个性化文艺演出,形成有影响力的演艺品牌,促进辽宁演艺旅游产业发展

辽宁应当张扬和创新的文化主题是辽宁民间文化、满清文化、海洋文化、玉文化。围绕这些主题进行个性化挖掘、张扬、创造。对有历史传承的文艺演出着重于挖掘其“原生态”本性,保持其“原生态”本性的表演形式、表演语言内容的张扬、创造。如二人转的主题和个性的挖掘、张扬、创造,就要挖掘其植根于东北民间的“快乐、放松”的本性,从表演形式、表演语言方面张扬、创造其各种个性形象。如张小飞、老翟头、小沈阳等二人转表演具有强大吸引力。对历史传承较少或者没有历史传承的文艺演出,对反映现代生活的文艺演出,可以借鉴他人、他地的相关历史事例、历史事件、现代生活事件,进行新形式、新视角的创造,形成有自己个性的演出。如:大连杂技团取材西方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剧《胡桃夹子》,用创新的东方杂技进行重新演绎,用杂技语言配以音乐、魔术、舞蹈和哑剧等现代艺术形式,创造出杂技童话剧《胡桃夹子》,独具个性,在法国、瑞士、西班牙的45座城市演出77场,观众达到了8.6万多人次。大连杂技团的个性化创造对我们围绕现代海洋文化主题,取材他人、他地的相关历史事例、历史事件、海洋生活事件,进行新形式、新视角的创造,形成个性化的海洋文化演出具有启示和实证意义。

(三)保护性利用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产业

文化遗产首先以其文化性的存在而受到保护的。文化遗产不属于商品,不能将文化遗产本身进行商业开发和利用,不能进行赢利性旅游开发和利用。但是,我们利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遗产旅游,应该保持其文化“原真性”,吸引游客进行“原真性”文化遗产浏览,进行遗产文化环境体验,通过文化遗产旅游服务获得经济利益。不能通过迎合游客需求,改变文化遗产“原真性”获得经济利益,进行改变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遗产旅游开发。我们可以利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进行文化遗产形象、模型等方面复制,制作包含文化遗产内容的音乐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装饰品、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纪念品等文化遗产商品和纪念品,形成文化遗产商品产业、文化遗产纪念品产业。

利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进行文化遗产商品、纪念品生产经营,应当根据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性,根据各种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性的不同脆弱度,根据各种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程度的经济价值,确定是否开发此类文化遗产,确定开发此类文化遗产的广度和深度。对文化性脆弱度很高,极易受破坏的文化遗产就不能进行文化遗产项目的商业性开发,防止惟利是图的商业行为失去保护文化性的理智,破坏或毁灭文化遗产。对文化性很高,经济价值低的文化遗产不必进行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及商品、纪念品生产经营;对文化性高,经济价值高的文化遗产,要进行保护性的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及商品、纪念品生产经营,进行保护性的文化遗产旅游。以辽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对故事类、评书等不需要亲临其境地观看、体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必进行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开发,可以进行录音、录像等影像产品开发,获得经济收入,以经济收入作为保护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资助和激励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辽宁省亟须进行此项工作,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谭振山民间故事进行保护性录音、录像,对84岁的谭振山老人进行生活照顾和疾病治疗,培养传承人,以防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传人李秀媛因病去世,其二人转艺术和艺术形象未能全部存留的缺憾。对剪纸等需要观赏、或可体验、或可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将其引进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文化旅游景区,免收场地费、管理费等费用,保障他们及其传人不低于在家的生活标准和经济收入,扶持他们,使他们在获得游客认可的过程中发展,发展成文化旅游项目及文化旅游商品、纪念品,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例如,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满族剪纸传人——辽宁的汪秀霞生活艰难,急需救助和保护,发展其剪纸艺术,发展满族剪纸文化产业。

(四)运用影视传媒形式,促进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电视剧《刘老根》拍摄地——清河的龙泉山庄,因为《刘老根》电视剧的热播而闻名,成为文化旅游景区;《乡村爱情》拍摄地——开原象牙山庄,因为《乡村爱情》电视剧的热播而闻名,成为文化旅游景区,促进与电视剧相关的产品生产与经营,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此电视剧热播带来的旅游景区大发展、文化旅游收入大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对我们运用影视传媒形式,发展辽宁文化旅游产业有实例启示和实证意义。我们应当把握此大好良机,乘势而上,积极支持和争取在辽宁拍摄电影、电视剧;积极筹划、创作、投资以辽宁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积极筹划、创作、投资以辽宁乡村文化、满清文化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以在辽宁拍摄电影、电视剧,拍摄以辽宁文化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发展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辽宁的影视生产和经营,发展辽宁影视文化产业,拍摄影视作品是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建立辽宁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辽宁文化旅游产品生产、经营,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有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行政管理者。辽宁省已经建立起文化旅游研究的专业队伍,有寻求获得利润的文化旅游产业投资者、文化旅游企业和企业家、文化旅游经营者;有以行政职能发挥为目标的行政管理者。尽管他们各尽所能,发挥其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但是由于他们受自身角色和追求利益的局限,有不同程度的功利性,对文化旅游研究的真诚度或者热情,没有搞文化旅游研究的人和服务志愿者的真诚度或者热情高。志愿者是文化旅游研究和服务的重要力量,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重视和发挥文化研究的人和服务志愿者的作用,积极支持和帮助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研究和服务活动,支持和帮助文化志愿者组成文化研究自愿组织、文化服务自愿组织,建立和扩大文化研究和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加保护性文化研究和服务力量,促进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辽宁省的文化旅游研究自愿组织少、志愿者少,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志愿者队伍,辽宁省应当尽快开展辽宁文化旅游自愿者队伍建设,尽快增加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

(六)丰富辽宁乡村文化内容和形式,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丰富辽宁乡村文化内容,就是不满足已有的乡村游戏、乡村风俗、乡村饮食、乡村歌舞、耕种方式等传统乡村文化,增加现代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绿色饮食环境、循环农业、现代农民生活、农民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现代农民娱乐项目等。

丰富辽宁乡村文化形式就是改变传统的农村内部交流互助,游客向村民单向了解的形式,增加当地村民与游客互相交流,互动形式,围绕传统乡村文化、现代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交互影响等主题的交流,实行游览项目、餐饮、住宿、娱乐系统化提供方式,提高乡村文化旅游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传统与现代、生产与生活、单向与双向、互助互动、绿色与循环、游览项目与服务系统化提供,发展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猜你喜欢

辽宁辽宁省文化产业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