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胞相合移植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输入数量与造血重建的关系*

2010-03-19万鼎铭索金艳谢新生王桂菊姜中兴袁小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4期
关键词:移植物同胞白血病

万鼎铭,索金艳,孙 慧,孙 玲,谢新生,王桂菊,姜中兴,袁小庚,成 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郑州450052

△男,1963年5月生,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血液病的基础与临床,E-mail:wwddmm@vip.sina.com

近年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移植后造血重建主要取决于输入造血干细胞的数量与质量,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造血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不能直接对造血干细胞定量,只能用相关间接指标预测造血重建。预示造血重建的主要指标有移植物中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计数、CD34+细胞计数和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CFU)测定[1-2]。CFU测定耗时较长,且重复性差,因此临床上多采用输入MNC和CD34+细胞数量来预测移植后造血重建。现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同胞相合异基因PBSCT 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输入MNC和CD34+细胞数量与造血重建的相关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5例均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3月至2009年7月住院PBSCT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6~49岁,中位年龄32岁,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淋变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CR1),急性髄系白血病14例(M12例,M28例,M42例,M52例,均为第1次完全缓解),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诊断及疗效标准见文献[3]。

1.2 观察方法 35例患者行同胞相合异基因PBSCT,均应用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4]。移植前5 d供者开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5μg·kg-1·d-1,于移植当天使用 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无菌采集、分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后直接回输。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同时涂片2张进行分类计数。MNC数量=WBC×MNC%×移植物容积,其中MNC%取2次均值。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数量。每个受者输入移植物中MNC数量≥2.0×108kg-1,并根据相应CD34+细胞数量分为A和B组,A组CD34+细胞数量≥2×106kg-1,B组<2×106kg-1,但>1×106kg-1。移植后每日查血常规,观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情况,连续3 d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1及连续7 d不输血小板的情况下血小板计数≥20×109L-1为造血重建标准。移植后第60天及第100天分别经DNA指纹、ABO血型及性别染色体等证实造血重建成功与否。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对2组造血重建时间进行方差齐性及t检验,对2组造血重建成功率行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MNC和 CD34+细胞数量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2者间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1.4 结果 输入移植物中MNC数量(2.37~13.40)×108kg-1,每例均超过移植阈值2×108kg-1,相应CD34+细胞数量(1.01~15.60)×106kg-1。A组24例,CD34+细胞数量(3.86~15.60)×106kg-1; B组11例,CD34+细胞数量(1.01~1.98)×106kg-1。2组造血重建时间及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35例输入MNC数量和CD34+细胞数量间呈正相关关系(rs=0.650,P<0.001)。

表1 2组造血重建情况的比较

2 讨论

PBSCT造血重建成功的关键在于输入的造血干细胞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寻求能快速准确判断移植物中造血干细胞含量的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广泛利用输入移植物中MNC数量和CD34+细胞数量预测外周血移植物中造血干细胞数量及移植后造血重建,在同胞相合PBSCT中以输入移植物中MNC数量≥(2.0~4.0)×108kg-1、CD34+细胞数量≥(2.0~4.0)×106kg-1作为保证植入成功的阈值。作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输入移植物中MNC数量≥2×108kg-1时,CD34+细胞数量≥2×106kg-1组和1×106kg-1≤CD34+细胞数量<2×106kg-1组均能获得稳定的造血重建,2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在MNC计数达到2×108kg-1以上的情况下,只要输入CD34+细胞数量达到1×106kg-1以上,就能预测移植后稳定造血重建。提示在同胞相合PBSCT中,移植物MNC数量≥2×108kg-1同时CD34+细胞数量≥1×106kg-1与造血重建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造血重建的有效指标。作者还发现,输入MNC和CD34+细胞数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刘旭辉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MNC计数比需要流式细胞仪检测的CD34+细胞计数稳定性更好,简便易行,速度快,因此在不能检测CD34+细胞的医院,输入MNC数量可用作移植后造血重建的预测指标。

以往认为CD34是造血干细胞的标志,但目前证实CD34-的造血干细胞才具有完整的造血重建能力,而 CD34-造血干细胞能转化成 CD34+细胞[6]。MNC成分复杂,其中大部分是CD34-细胞,只包含了少量的CD34+细胞,小鼠MNC起始培养和CD34+细胞起始培养的研究显示均有体内造血重建能力,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处于DNA合成期的MNC计数作为采集物中造血干细胞的质量指标比CD34+细胞计数更快捷,结果更稳定[7]。因此更为准确的造血干细胞标志及预测移植后造血重建的指标仍需进一步探索。

[1]To LB,Haylock DN,Simmons PJ,et al.The biology and clinical uses of blood stem cells[J].Blood,1997,89(7):2 233

[2]裴仁治,马俊霞,岑东,等.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8,11(4):161

[3]张之南.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万鼎铭,康轶青,孙慧,等.改良Bu/CY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7):648

[5]刘旭辉,裴仁治,岑东,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中单个核细胞计数与CD34+细胞的相关性[J].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2):701

[6]翟琼莉,刘燕.造血干细胞的两种形式:CD34+和CD34-[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2,25(5):253

[7]王亚平.造血干细胞生物学及其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7

猜你喜欢

移植物同胞白血病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移植物污染预防及处理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