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0-03-0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血粘度红细胞血小板

(江苏省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主要病理改变是合并微血管病变和动脉血管壁的硬化。糖尿病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包括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纤维蛋白原增加;易发生脑梗死。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本研究通过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观察前列地尔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 ,常规组24例 ,男13 例,女11例 ,年龄(64±2)岁,病程11.7岁,FPG(7.8±0.5)mmol/L、2HPG(10.8±1.5)mmol/L、TC(6.18±0.32)mmol/L、TG(2.94±0.20)mmol/L;前列地尔组24例,男 12例,女 12例,年龄(65±3)岁,病程12.4岁,FPG(8.3±0.8)mmol/L、2HPG(11.2±2.1)mmol/L、TC(6.23±0.84)mmol/L、TG(2.87±0.65)mmol/L。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WHO标准,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

所有对象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目标FPG<8.0mmol/L,2 h PG<10.0 mmol/L。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使用阿司匹林0.1/d,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20 mg,3次/d,他汀类药物立普妥20 mg/d。前列地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产品)20ug静脉滴注,1次/d,共2周。

1.3 观察指标

用锥板粘度计测定低切变率(10 s)、高切变率(150 s)下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EsR)测定采用温氏法;根据通用的公式计算出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采用饱和盐水法;血小板聚集率测定采用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法。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TG、Tch测定采用酶法。

2 结 果

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2组低切及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ESR、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降低,但前列地尔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糖尿病者患者患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年龄提前,且病死率高于非糖尿患者群,高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主要与糖代谢紊乱有关。高血糖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细胞处于脱水状态,导致细胞粘度增加,从而引起血粘度增高。在高血糖状态下,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被糖化,形成糖化血红蛋白,而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程度与微血管淤血和血管病变相一致[1]。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使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是导致慢性病并发症,尤其是血管性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2]。

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使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表现为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同时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流动性明显减低,变形性下降,聚集性增高,血小板粘附性/聚集反应增强,纤溶系统功能减低。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主要受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红细胞变形性主要受红细胞膜的成分及其排列、红细胞的内粘度和红细胞的几何形状的影响。血中胆固醇水平增高时,可引起红细胞膜胆固醇水平增高,影响红细胞膜脂双层结构的流动性。使红细胞刚性增加、变形性下降[3]。

PGE1是一种二十烷类的化合物,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闭塞性动脉硬化、心肌缺血、休克等多种疾病的治疗。PGE1可以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和血压,调整TXA2/前列环素(PGI1)比值,具有抗血小板凝集和抗血栓素A生成的双重作用,又可以保护血小板细胞,防止血栓形成[4]。所以PGE1有明显的抗动脉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5-7]及增加脑血流量等作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将PGE1封入直径为0.2 m的脂微球中,由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其在肺部的灭活减少,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其 t1/2延长,血管刺激性降低,抗血栓作用增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使用他汀类、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列腺素E1)治疗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比粘度、高切比粘度、血浆比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加组织供血,改善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愈后。

总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即血液粘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刚性增加,变形性下降,脑梗死患者常规加用PGE1可以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加速患者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1] 杜立红.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变化的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5,7(9):935.

[2] 宋一峰.152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4):344.

[3] 张学亮,廖立生,王心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见:孙秉庸,赵修竹,李楚杰.病理生理学进展·第五分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364.

[4] 韩锋华,王菊萍,赵海荣,等.前列地尔不同输注方法对静脉血管影响的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3):317.

[5] Toyota T.Lipo-PGE1,a new lipid-encapsulated preparation of p rostaglandin E1:Placebo and prostaglandin E1 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u ropathy and legulcers[J].Prostaglandin,1993,46(5):453.

[6] Sainani G S,Maru V G.Role ofendothelial celldysfunction inessen tial hyperten-sion[J].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4,52:966.

[7] 丘惠娟,吴颖维.64例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测定数值分析[J].中国微循环,1997,1(2):111.

猜你喜欢

血粘度红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基于单片机的血粘度测量系统设计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高血压患者血粘度增高怎么办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活血化瘀结合综合干预指导对高血压病合并糖耐量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
血小板与恶性肿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