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孔内肌宽度变化诊断髋关节疾病的价值

2010-02-27陈烟辉杨毅黄艺峰梁礼平黄莹陈金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肌萎缩医学杂志股骨头

陈烟辉 杨毅 黄艺峰 梁礼平 黄莹 陈金勇

髋关节疾病常见,但闭孔内肌CT测量报道不多。本研究探讨闭孔内肌宽度的改变诊断髋关节疾病的价值。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①疾病组627例,其中男438例,女189例。年龄2~81岁,平均32岁。其中,髋关节积液120例,平均年龄24岁。股骨头无菌坏死/无髋关节积液127例,平均年龄41岁。②正常组380例中。男253例,女127例。年龄2~81岁,平均32岁。

1.2 测量方法 采用美国PQ5000型螺旋CT机扫描。矩阵512×512,层厚5mm,层间距5mm,螺矩1.0,轴位扫描,耻骨联合平面,测量闭孔内肌最大宽度(图1)。

2.结果

正常组中,左、右两侧闭孔内肌宽度基本相同(图1)。疾病组中,闭孔内肌宽度变化,因病变不同而不同(表1;图2,3)。

表1 正常组和疾病组闭孔内肌宽度(mm)

图1 正常髋关节,闭孔内肌宽度两侧基本对称,粗细基本相同。 图2 左股骨头无菌坏死,左侧闭孔内肌萎缩,宽度比右侧明显变细。 图3 右髋关节囊积液,右侧闭孔内肌肿胀,宽度比左侧明显增宽

3.讨论

正常闭孔内肌宽度两侧基本对称,粗细基本相同[1]。小儿由于未发育成熟,一般较细。老年人由于失用性萎缩,也较细。运动员经常锻炼,可较粗。因此,闭孔内肌宽度,可采用两侧对比测量。也可采用单侧测量,然后与正常平均值对比,判断其在髋关节疾病中的意义。

3.1 髋关节积液 好发于青少年和小儿,年龄偏小。髋关节积液是髋关节疾病早期阶段[2]。由于炎症充血,闭孔内肌,髂腰肌,臀中、小肌等充血肿胀,闭孔内肌增厚,平均可达21mm以上。由于髋关节积液是髋关节疾病早期阶段,好发于较年轻患者,青少年闭孔内肌本身较细,增厚有时可不明显。单侧发病者可双侧对比,双侧发病者,根据炎症发生先后及严重程度不同,闭孔内肌粗细也不同。

3.2 股骨头无菌坏死/无髋关节积液 好发于较年长者或老年人,年龄偏大。股骨头无菌坏死/无髋关节积液是髋关节疾病晚期阶段[3~10]。由于痛疼,功能障碍,产生失用性肌萎缩,闭孔内肌厚度可缩小至17mm以下,由于坏死好发于较年长者或老年人,肌萎缩有时很明显。

总之,由于闭孔内肌增厚与萎缩,可间接反映髋关节疾病变化。而闭孔内肌宽度测量又比较简单,直观。因此,闭孔内肌宽度测量可作为间接反映髋关节疾病的征象。

[1] 崔志潭,严加和,郑光礼,等.骨、关节X线解剖学.X线解剖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

[2] 刘赓年,朱绍同,孟广栋,等.关节及软组织疾病.X线征象分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 李景学,孙鼎元.下肢关节.骨关节X线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 高振华,孟悛非,刘吉华,等.骨髓水肿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临床意义.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8):807

[5] 赵培荣,庄奇新,乔瑞华,等.股骨头缺血坏死骨髓水肿的MRI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7):835

[6] 陈景胜.激素所致股骨头无菌坏死的临床影像学分析(附100例报告).光明中医,2008,23(1):96

[7] 黄健,郭文通,刘万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研究及探讨.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424

[8] 唐烽明,王景贵.激素药源性股骨头坏死及骨质疏松50例分析.职业与健康,2008,24(11):1107

[9] 黄健,刘万林,郭文通.激素性骨坏死骨内微循环损害的研究及进展.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5):574

[10]陈卫衡,刘道兵,张洪美,等.股骨头坏死的三期四型辨证思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51

猜你喜欢

肌萎缩医学杂志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海军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
两种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表达谱差异性比较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简介
《转化医学杂志》稿约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自主呼叫装置的设计和实现
中药熏熥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