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底及骶骨脊索瘤的CT与MRI诊断价值

2010-02-18张红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4期
关键词:骶椎脊索骶骨

张红梅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吉林吉林 132013)

脊索瘤起源于脊索胚胎性残留组织的先天性肿瘤,具有局部侵犯性,易侵犯颅底、骶尾骨质和颅神经[1-2]。影像学检查在该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如血管、神经和骨等)的关系,其中以MRI和CT的价值更大[3]。笔者收集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脊索瘤28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相关鉴别诊断,以提高本病影像特征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病例证实的28例颅底及骶骨的脊索瘤。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20~75岁,平均47.5岁;病程7 d~10年;临床表现为头疼,视物模糊,鼻腔不畅,声音嘶哑,局部疼痛,可触及肿块及双下肢麻木、乏力及功能障碍等。

1.2 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及MRI检查,采用SIEMENSE-motion 6螺旋CT机,层厚5 mm,间隔5 mm。采用美国GE公司1.5T磁共振扫描仪,使用头部线圈、腰线圈,常规行SE序列,采集矩阵为 256×256,行 T1WI、T2WI扫描,行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成像,层厚5~7 mm。所有患者均行Gd-DTPA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发生部位和生长方式

28例患者中,发生于颅内17例,骶骨11例,均行CT与MRI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囊变及钙化。发生于颅内的17例患者中,斜坡型9例,蝶鞍型3例,颅中窝型3例,鼻咽型2例,骶骨11例患者中,骶2水平以下6例,骶3水平以下3例,骶4水平2例。

2.2 CT及 MRI表现

CT平扫示病灶边界均清楚,肿瘤最大直径6~10 cm,平均8 cm,高低混杂密度15例,高密度区CT值45~68 Hu,平均53.5 Hu,低密度区CT值24~37 Hu,平均27.4 Hu,低密度区小、多发、散在;呈低及等密度13例,其中8例脊索瘤内见斑片状及点状钙化;发生骶尾部周边部硬化3例。所有病例均呈溶骨性及膨胀性骨质破坏。

MRI平扫示肿瘤边缘清楚,轮廓光整,呈分叶状实性软组织肿块,周围无明显水肿改变,在T1WI呈明显低及混杂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13例信号均匀,15例呈混杂信号,其中8例有斑片状及索条状钙化灶,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增强扫描,肿瘤呈轻度或中度不均匀强化。

3 讨论

脊索瘤是起源于中胚层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脊索是人体脊柱的原基,在胚胎3个月时脊索开始退化,仅椎间盘的髓核组织是脊索残余组织。如果沿脑脊髓神经轴的任何部位残留有脊索组织都会发展成脊索瘤。其中以神经轴的头端和尾端最多见[1-2],男性较女性多发,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高峰年龄为 20~50 岁[4-5]。

3.1 颅底及骶椎脊索瘤的CT、MRI影像学特点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手术入路选择,颅底脊索瘤可分为鞍区型、颅中窝型、斜坡-颅后窝型、鼻咽型[6],脊索组织在颅内主要分布在颅底的蝶骨和枕骨处,部分达颅内面,并与蝶鞍上部的硬脑膜相连,因此颅底脊索瘤多发于斜坡和鞍区。本组颅内病例中,9例发生在斜坡,3例发生在鞍区,占本组资料82.3%,与文献报道接近,表明了颅底脊索瘤有典型好发部位,与脊索组织学关系紧密,本组颅内及骶椎28例患者行CT平扫,脊索瘤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混杂密度肿块影,其中8例病灶内可见散在的钙化影,7例见骨质破坏后残余的骨质边缘部分尚清,增强后肿块均见轻-中度非均匀性强化。MRI表现具有其特点,肿瘤在T1WI呈不均匀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反映了脊索瘤的组织学特征,其肿瘤组织主要由长T2弛豫时间的黏液间质和分泌黏液的液滴状瘤细胞构成[7]。破坏及钙化时,表现为弥漫混杂信号。

发生在骶椎的脊索瘤影像特点:有半数发生在骶骨,属于中心型,范围较广泛,发生在腰4、5椎最为常见,骶1基本不受累,本组 11例骶尾部脊索瘤中,无一例累及骶1椎体。脊索瘤的骶骨破坏完全,形成较大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向前发展,形成盆腔内巨大包块,可压迫盆内组织,向后受累情况相对较轻,可侵及椎管内硬膜外腔,挤压、包绕硬膜囊和神经根,即使侵犯椎板等附件结构,局部也很少形成较大的软组织包块。

3.2 颅底脊索瘤的鉴别

①脑膜瘤:信号比较均匀,多数是宽基底与颅骨相连,MRI像上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明显均匀强化,可见特征的“脑膜尾”征,CT平扫见局部骨质增生、硬化,骨质破坏少见。②垂体瘤:病变为蝶鞍内,向鞍上生长明显是可见葫芦征或束腰征,CT像见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骨质破坏、吸收。③颅咽管瘤:可见鞍上囊性肿块,MRI像T1WI信号比较多变,T2WI呈高信号,CT平扫多见蛋壳样钙化,极少有骨质破坏。④鼻咽癌:可见鼻咽腔软组织肿块、咽隐窝狭窄,多见一侧的骨质破坏,钙化少见,T1WI呈低、等信号,T2WI信号增强扫描呈速升速降型。

骶尾部脊索瘤的鉴别诊断:本组病例需与神经源性肿瘤、转移瘤、巨细胞瘤及淋巴瘤等鉴别,①神经源性肿瘤CT表现多数累及单侧骶孔,并部分形成软组织肿块,未累及双侧骶孔;基本均未见骨化及钙化。MR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局部有高信号,T2WI呈均匀中等偏高信号,骶骨后方肿块不明显。②转移瘤CT的改变:病变为偏心性溶骨性破坏,累及骶孔,病灶边缘无硬化及钙化。病灶以骨质破坏为主,软组织肿块不明显。MRI表现为病灶位于骶1、2水平,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中等偏高信号,STIR呈高信号,个别病灶可有多房性改变。③巨细胞瘤的CT表现:病变为偏心性膨胀性或偏心性溶骨性改变,局部有硬化缘,所有病例均有骨嵴存在。MRI表现为病灶均以骶1~2为中心,病灶T1WI呈均匀低或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④淋巴瘤CT表现为上部骶椎前缘虫蚀样破坏。

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脊索瘤的诊断价值不同。CT扫描能减少重叠干扰,更清楚显示骨质破坏细节和钙化情况,对小的骨质破坏及钙化比MRI敏感,但CT扫描不能准确提供病灶内的细微改变,病灶范围的显示不够准确,诊断价值有限,但MRI能多切面成像,组织分辨率高,避免了CT上骨质伪影,能清楚记录病灶内复杂多样的信号改变及病灶生长方式和比邻关系,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详实的术前资料,对于确定手术方式及手术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不足之处在于对钙化的显示不及CT敏感,所以CT和MRI对照诊断,为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价脊索瘤提供最有价值的影像资料。

总之,脊索瘤具有好发部位典型,不同的检查方法对脊索瘤的诊断价值不同,CT在显示小的骨质破坏及钙化方面优于MRI检查,但MRI对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优于CT,所以CT和MRI检查相结合是术前诊断和手术后评价脊索瘤的最佳影像检查手段。

[1]Dislere DG,Miklic D.Imaging findings in tumors of the sacrum [J].AJR,1999,173:1699-1706.

[2]Wippold II FJ,Koeller KK,Smirniotooulos JG.Clinical and imaging featuresof cervical chordoma[J].AJR,1999,172:1423-1426.

[3]马永强,杨宁,林光武,等.脊索瘤的影像学特点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867-870.

[4]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58-259.

[5]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168-170.

[6]周定标,余新芝,许百男,等.颅底脊索瘤的分型、诊断与手术[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3):156-159.

[7]Nassar Anis,Nohra Chawki,Khoneisser.Use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palliative treatment of sacral chordoma [J].Am J Neuroradiol,2004,25:1589.

猜你喜欢

骶椎脊索骶骨
CT 图像和重组技术在骶椎临床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胸椎脊索瘤1例
SPECT/CT 骨显像骶椎“H”征及其变异对衰竭骨折的诊断价值
骶椎神经鞘瘤MRI征象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脊索瘤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鲟鱼脊索的解剖结构及其教育教学价值*
MRI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21例临床分析
脊索瘤组织中Brachyury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改良Galveston技术联合钢板固定治疗H形骶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