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之电子学档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

2010-02-17叶爱英

职业教育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电子学中职评价

叶爱英

(东莞市经济学校广东东莞523106)

过程性评价之电子学档在中职教学中的运用

叶爱英

(东莞市经济学校广东东莞523106)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方式,电子学档作为一种评价工具与载体,能够有效地促进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本文在分析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过程性评价的电子学档平台,并提出在中职教学中运用基于电子学档的评价方案。

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中职;教学方案

职业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生产一线人才为目标,中职学生完成学业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就业、生存与发展。我们的中职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生起点低、厌学现象严重,而我们对中职生的管理还继续依赖考试、纪律、监督甚至惩罚等传统手段,其结果之不理想是显而易见的。究其原因,这种评价模式已陷入了“动机不足→强迫学习→学习受挫→动机更低”的恶性循环。因此,对中职学生的评价方式改革已势在必行。如何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使新的教学评价理念真正落实在实践中,有效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探索一种符合中职自身特点的、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教育评价方式。电子学档强调的是在多媒体和网络学习环境下,在真实任务中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并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中的作用。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可以成为中职学生新型教育评价方式的选择。

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

(一)电子学档

学习档案(1earning portfolio)是指展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反思学习成果的一种集合体。它以一个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学习档案是在人们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管理工具和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融合于教学与培训领域,学习档案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电子学档的出现。Hellenic Barrett博士认为,电子学档是学习者运用电子技术,档案开发者以各种格式(音频、视频、图片和文本等)来收集和组织的内容和素材。王佑镁给出的电子学档的定义是:电子学档是指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运用信息手段表现和展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业成绩、学习付出、学业进步以及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集合体。

(二)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倡和强调过程性评价,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的价值取向,对学习的动机效果、过程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价。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成为比较普遍的教学形式,电子学档在日常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成为可能。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1)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除了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对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包括对学习态度的评价、对学习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对学习活动参与状况的评价、对学习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的评价等。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机和情感态度以及采用方式等,都是一种动态的表现,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资料加以评价。电子学档是一个动态的文档,可以随时更新,对教师而言,电子学档可以保持持久的、动态的教学记录,可以提供教学质量的证据。(2)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包括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传统教育评价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自评变得无足轻重。过程性评价试图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评判的状况,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能力。共享性和开放性是电子学档的重要特点,教师、学生和家长可随时通过网络访问学生的电子学档,通过学生的计划、反思、电子作品及其评价了解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状况,并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价值判断。(3)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过程性评价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发展,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电子学档的主要内容是用以展现学生的成就、进步与不足,描述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与情感的电子作品,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累积的,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可以观察和分析学生阶段发展变化的状况,实现评价和反馈的跟踪指导。

由以上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特征可以看出,电子学档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共享性等特点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方便的时候随时调用,使多主体参与评价、个别指导、个性化发展等问题迎刃而解。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是通过有目的地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来记录并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取得的进步或成绩。这是一种为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进行的多维数据收集,包括学生的学习计划、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和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信息。

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平台的构建

基于前面的论述与分析,电子学档作为一种评价工具与载体,能够有效地促进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在设计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系统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收集学生所参与历次评价活动的结果信息,以方便学生进行复习与撰写反思日志。(2)教师能够查看学生的个人电子学档,并向学生学档中添加适当的指导建议和评价。(3)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随时增加作品、进行自评与他评,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

(一)电子学档平台的内容框架

电子学档存放的内容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已经提出许多方案来设计电子学档的内容架构。王佑镁认为,电子学档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作品、学习参与、学习选择、学习策略、学习自省等材料。从支持过程性评价实施、有效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电子学档平台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课程学习信息课程学习信息是指与学生学习课程相关的一些信息。课程学习信息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与学习任务安排,是由教师制定或教师与学生协商制定的。任务安排主要包括为达到课程学习目标所参与的学习活动、评价与测试、作业以及考试要求等,使学生对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和学习任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学习活动信息学习活动信息指通过跟踪与记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根据过程性评价的需要,收集与学生学习行为相关的信息。包括学习计划、学习信息与学习成果。也就是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其学习状况的材料。

学习评价信息学习评价信息是记录学生历次参与学习评价活动的情况,包括教师评价与共享资源、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以及同伴的评价反馈信息等,为学生完成作业和自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二)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平台的构建

电子学档平台的功能电子学档的主要功能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管理、评价教学和学习的平台,易于记录学习过程、支持多种评价方式,实施过程性学习评价。其功能如图2所示。

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平台的基本结构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要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收集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并将评价与学习过程整合,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目的,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平台的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平台介绍(1)登陆及密码设置功能:有利于保证电子学档使用的安全性,有利于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2)用户个人资料的编辑、上传、管理功能: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可随时更改自己的个人资料,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发展变化的状况。(3)用户电子作品的上传、评价,撰写计划、反思和讨论区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学生电子作品的及时更新,实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的自评、互评,有利

评价实施——形成评价结论在学习开展一定时期后,如一个大的单元,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档案中包含的内容应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对收集到的内容和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看最终学习成果是否达到、是否偏离学习目标和标准等。教师依据收集的内容和信息、分析数据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要自评和互评,形成一定的评价结论,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发展过程、存在的不足和进步情况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再调整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同时,别人的学习成果也可以作为自己学习的参考;教师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反思——反思学档,计划下一个学习目标学生必须回顾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和成效,如喜欢哪种学习方法,并将反思内容写进学习日记;需要制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行为指示等。于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计划与管理,有利于实现全班学生参与评价和交流以及对一些共性问题达成共识。(4)用户日常表现及测试结果的管理功能:学生通过对自己纵向学习效果变化与发展的记录及反思,可以更明确地了解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5)管理员的超级权限管理功能:有利于实现教师对电子学档平台的管理与维护,有利于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6)数据的自动统计功能:有利于电子学档及时将学生发展变化的状况反映出来,便于教师和学生及时调整教和学的策略。

基于电子学档的教学方案设计

(一)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分析

基于电子学档的学习是一种基于任务和项目的学习(Taskand-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种面向学习过程的进行性学习(Process-based Learning)。整个学习过程由学生管理和控制,学生围绕电子学档的建立并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最终获得一个融入信息技术的可用于反思和参照、评估的产品。电子学档中的每一模块都是紧紧围绕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的。同时,因为由学生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并展开实现目标的活动,所以,它又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中职教学中使用电子学档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和进行评价,而评价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在教学中使用电子学档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基于电子学档的教学方案设计

在充分研究电子学档的使用特点并征求一线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初步设计了基于电子学档的教学方案,如图4所示。该教学方案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活动环节:前期分析、教学实施、评价实施、反思。此过程只是一个初步构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检验、修改和完善。

前期分析——明确目标包括陈述课程目标和个人学习目标、明确任务和行为。学生通过分析教学目标和个人的教育经历和学习背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确定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标准以及怎样达到这些标准,这些可以通过制定学习契约来实现。

教学实施——作品和数据采集学生根据学习契约中的学习目标、规定的任务和行为来采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成果”,包括提交的电子作品、讨论和答疑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等。选择的电子作品要使学习同伴可以接受,能证明自己的努力、发展和达到学习目标和标准的学习表现。在收集过程中,添加有关作品的学习反思和自我评价,教师和同伴也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过程性评价电子学档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支持各种方式的评价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促进发展的作用。将电子学档合理地运用于中职教育教学中,设计符合中职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以达到提高学习者综合素质的目的,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连城.电子学档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王佑镁.电子学档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3]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

[4]李晓丽,王晓军.移动学习模式探讨及系统架构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

[5]王佑镁.基于ePortflio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2).

G717

A

1672-5727(2010)02-0147-03

叶爱英(1972—),女,广东东莞人,广东省东莞市经济学校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电子学中职评价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