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基地”简介

2010-02-17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重点

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基地”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创建于 1956年,50余年来为浙江省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学校现有的24个教师教育类专业涵盖了所有的基础教育学科,其中有 6个省普通高校重点专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面向教师教育的国家精品课程 2门,省级精品课程 20余门;“面向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环境创建与应用”获 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代教师 RPT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获 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 12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基地”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标志着浙江师范大学不单是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点基地,更是教师教育研究的重镇。

基地拥有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高等教育学等 3个省级重点 A类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个省级重点B类学科,1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教育学、心理学 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 1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还是教育硕士、中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2007年 6月,以“田家炳教育学院”为基础,整合各学院的教师教育资源,在我省率先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同时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心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使教师教育研究在有效整合的学科平台上得到优化,直接从事教师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人员有 120余人,其中教授4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者 30余人。2007年 11月,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浙江中心”在我校成立。

基地近 5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40多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 20多篇,一级期刊发表论文 100多篇,出版专著 40多部,获省部级以上奖项 10多项。

基地目前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1.教师教育理论与政策:将理论的研究与改革的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对教师教育规律进行深入研究。重点阐述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努力构建教师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制度框架。2.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拥有强大的课程与教学论队伍,在课程与教学体系建构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将继续加强课程群的理论研究,构建 RPT构架和培养体制,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3.教师教育信息化: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已取得重大成果。有望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环境及资源,建立“网络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机制和模式上取得突破。4.发展与教育心理: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行,利用高端心理学研究设备 (认知神经科学设备)和现场心理研究设备 (专用车载设备),探究学习和教学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心理的应用研究,突出教师心理健康和检测工具的研究,充分发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作用。

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充分利用学科整合优势,推进教师教育的综合化、一体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研究,将教师教育研究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教学科研相结合、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重点特色学科,使基地最终成为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镇,成为浙江省教师教育改革的咨询与服务中心。

基地负责人梅新林教授长期担任浙江师范大学的领导工作,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方面的高水平论文和专著,提出了现代教师 RPT核心能力的思想,是 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代教师 RPT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的主持人。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重点
《初心》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吴宝旭作品
于昕卉作品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重点推荐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