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作业讲评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0-02-16浙江省杭州市光明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孔乙己辅导笔者

蒋 悦(浙江省杭州市光明中学)

多维作业讲评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蒋 悦(浙江省杭州市光明中学)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理念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的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方式上注重自主、合作和探究;同时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身心健康发展。

因此,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讲评也应该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即兼顾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维要求,才能做到真正有效,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

怎样使作业的讲评与辅导更有效,怎样来改进现在的作业讲评模式?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具体采用了四种多维作业讲评模式:“整体反馈,深入剖析”“有的放矢,针对性辅导”“自我反思,生生交流”和“情感互动,心灵之约”。

一 、“整体反馈 ,深入剖析 ”模式

“整体反馈”就是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有意识地归纳统计常见的共性的问题,并仔细地分析其原因,在作业讲评与辅导课上结合教学难点重点详细深入统一地给学生作出讲解,并在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修正答案,最后和优质答案比对,进一步推敲和锤炼自己的语言。

例如《孔乙己》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作者用众人哄笑来贯穿整个小说,有什么用意?”在作业中我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众人的哄笑是为了突出孔乙己的可怜又可悲的形象,是为了突出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这一主题。

经过分析我发现由于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对孔乙乙作人物性格分析,学生对文本和课文主题的理解只停留在“写了什么”这样一个较浅的层面,所以在没有充分领会题目用意的基础上生搬硬套地把前一节课的结论当作了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

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重点朗读众人四次戏弄、嘲笑孔乙己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文本体会孔乙己尴尬狼狈、穷于招架的样子,体会众人的冷酷与麻木。接着我让学生关注了一下小说单元的单元提示,提醒学生:“我们读小说不仅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要注意把握当时人物的悲欢离合所折射出来的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和精神风貌。”在朗读体会和提示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讲解:在短衣帮的心目中也以为既然“学而优则仕”,那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孔乙己当然是劣货,只值得奚落和取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与孔乙己同样在封建秩序中处于倍受压迫的社会底层,同样可悲可怜。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国民的劣根性是这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秩序的产物。对于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的批判在鲁迅作品中是屡见不鲜的,我们可以理解作品对这个“吃人的社会”的鞭挞和控诉,我们可以理解鲁迅的“救治国民”的心切。

为了互动反馈,以写促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我又出了一道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孔乙己走了之后”。从学生反馈的结果来看,他们对作品人物的理解更为深入和透彻了。

二、“有的放矢,针对性辅导”模式

“针对性辅导”:作业讲评与辅导中,笔者将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作了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认识方式和思维策略上的不同,以及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笔者根据学生语文基础的好坏,接受快慢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性辅导:

1.优秀学生引领示范

对班级里自觉主动能消化课堂教学的问题,并且能举一反三的学生,在作业讲评与辅导中,比较多地请他们发言,充分展现其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流畅、敏捷、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再加上老师及时地点评,能够使这些同学的语文潜能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同时,在作业讲评与辅导当中,笔者会选择性地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语文水平好的同学(事先将他们的作业批改分析好)辅导组里的其他同学,这样既是对他们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更是对其他同学的引领和示范。

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布置教室的学习园地,把优秀学生的书面作业转化为直观视觉资源,既营造了教室的文化氛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2.学困生一对一辅导

对被动消化课堂教学问题的学生,笔者在作业讲评与辅导中,会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及时有效地提供帮助。这类学生语文基础较弱,在课堂教学中跟不上集体的进度,笔者一般采用一对一辅导方式,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作业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地矫正,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在辅导这类学生时应该着重调动其积极性,培养他们自我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习困生”协商暂缓讲评,协商辅导

对学习态度不太端正,学习习惯差,依赖性强,喜欢抄袭作业的学生,笔者认为可以称之为“习困生”。 “习困生”和 “学困生”的区别在于主观意识上对学习的热情程度有差异。前者学习的热情普遍较低。笔者对其采用“推迟辅导、暂缓讲评、协商整改”的方式。

作业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令老师疑惑不解的情况。如一个平时基础较差,作业不认真的学生作业突然做得很好,他是有了突出进步,还是弄虚作假呢?为了实事求是地讲评作业,为了不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笔者就推迟辅导、暂缓讲评,在作业本上写一些提示和鼓励的话或者找适当的机会个别交流,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自愿整改。对学生的二次作业的讲评与辅导要特别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学生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学习态度上的问题,二次作业花了多少精力,对老师的这种方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等。和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流沟通可以融洽师生关系,也可以让学生在自省和反思中不断进步,促进其纵向的发展。

三 、“自我反思 ,生生交流 ”模式

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辅导和讲评中来,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这一类讲评与辅导模式笔者在作文课上运用得较多。

例如:笔者先完成作文的首次批改任务,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做出总体的点评,主要是谈谈老师作为作文的第一读者的印象;在之后的作文讲评课上,笔者把评价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了解作文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接着就是四人小组的合作与交流:阅读两篇组内同学的文章,就刚才老师提示的作文评价方法对同学的作文作出书面的初步评价,然后,对文章细节上的问题(如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等)作出眉批。老师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不断巡视,及时发现讨论中的问题,对总体语文基础薄弱的小组,老师进行重点关注和针对性地辅导。

有时候同学的榜样会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看到自己的同伴有好的作文,好的构思和创意的时候,“见贤思齐焉”的情感会油然而生;看到质量不高的作文,也会“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横向的比较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较清楚与客观的认识,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

最后,当互评交流结束后,再阅读自己的作文,了解老师和同学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收获与反思,并对自己的作文作出进一步修改。当然,老师针对学生的修改情况可以根据教学的进度,安排时间作下一轮点评辅导,而且不论是点评“学生互评”的情况,还是点评“学生自我反思和修改”的情况,都应该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即使是提出批评,措辞也尽量委婉,以商量性和探讨性的语气为主,充分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自我反思”与“生生交流 ”相结合并辅之于学法指导的作业辅导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知识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探究,从而凸显语文作业辅导讲评课的有效性。

四 、“情感互动 ,心灵之约 ”模式

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就必须敲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最能直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莫过于阅读随笔了。这里讲的随笔的概念指的是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和日常生活中,针对自己所接触的事物,抒发出的感想,表达的观点,由此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文章。在随笔这方小小的世界里,我发现了不同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了解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我用一名教师发自内心的情感与学生交流互动,用自己的真诚换来学生的真诚,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正值青春期的少年总会面临诸多的烦恼和困惑,学生在随笔中写道:“我怀念逝去的童年,小时候的我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伴随着成长,我的烦恼接踵而来,我不想长大,不想……”面对学生心里发出的呐喊,我深深为之动容。我在他的随笔中写了以下的话:太多的人总是叹息时光的残忍和成长的无奈。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要面对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困难。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不也是经历艰辛、苦难、黑暗的蜕皮过程,而后才能自由的飞翔吗?这就是成长。乐观地面对生活吧,你会发现阳光总在风雨后,成长原来是如此的幸福和有意义。”在课间,我暗中观察了一下这个同学的行为,我发现他打开随笔本后很专注地在阅读老师的评语,静静地看了很久。从此,他很愿意在随笔中向我吐露心声,人也变得比以前开朗自信了,更让人高兴的是由于经常和老师在随笔中交流,这个同学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这些辅导是无声的,但它比千言万语的说教更有效,这些辅导不占用课堂时间,它真实而具有针对性。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语文作业内容可以灵活选用不同的辅导模式;各类模式不孤立存在,互为依托,互相融合;语文作业的讲评与辅导模式必须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讲评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资料:

1.赵才欣《以有效性为导向建立作业新体系 》,《现代教学 》2008年 1— 2月刊。

2.高文、徐斌艳、吴纲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孔乙己辅导笔者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