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

2010-02-15刘燕凌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文化

刘燕凌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冲突与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回顾

刘燕凌

(中共泉州市委党校,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无论是从明代“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并行,还是到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始终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相随相伴的历史。因此,正确认识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对推进中国文化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冲突与融合;中西文化;历史回顾

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互相交流、互相吸收的现象,并且随着历史的演进,交流的地域愈来愈宽广,交往愈来愈密切,相互影响也愈来愈大。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十分悠久,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始终是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相随相伴的历史。

一、“东学西渐”与西方文化的复兴——明代中叶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明代中叶之前的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使节、商人、宗教徒、游牧民、战争等。中西文化交流标志性事件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元代马可·波罗游记的诞生、郑和下西洋等。明代中叶之前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具有以下特点:

(一)从发生的背景看,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是生产力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扩大对外影响的必然要求。张骞通西域,本是为了联合其他民族夹击匈奴。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为了招揽各国到明朝朝贡,发展海上经济贸易往来,他们对外交流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驱动,有其必然性。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又表现出偶然性、缓慢性和不连贯性等特点。当时主要因为世界各地通讯、交通很不发达,彼此闭塞隔绝,文明的程度还不足以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同时中国历代封建政权对外关系政策的不连贯,使对外交往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

(二)从指导思想上看,“夷夏观念”左右着文化交流。在当时,无论西域、南洋,还是西洋,都被称为“蛮夷”、“藩国”、“蛮邦异域”;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的传入,乃至它们在中国的活动,时常会受到监视与约束。因而,自我优越的“夷夏观念”是处理中外文化关系的基本原则。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已是“亚洲之中国”,但是中国人自我投射的身份意识,却停滞在“中国之中国”的境界,于是才有“朝贡”与“抚夷”的观念。所以,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中国对外交流并不主要是为了交流文化,而是为了显示中华帝国的辉煌与威严。

(三)从内容上看,明代中叶之前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单一性特点。文化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一是打通交通路径,具有探险性质。如张骞出使西域,在一望无际、没有人烟的戈壁荒滩,艰难地“凿空”,一点一点地推进;郑和七次下西洋,中途常遇暴风天气、海盗袭击和国外叛乱威胁,他以毕生经历,致力于海洋探险。马可·波罗从意大利来到元朝大都,也是几经周折,几经磨难。二是中国向西方传播主要以物质文明为主,传播制度、精神文明为辅。当时虽然也存在伴随着贸易而进行的文化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并不能形成规模。如郑和下西洋,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带回了南洋的特产,如象牙、香料和珍禽异兽等。

(四)从文化比较和文化输出方向看,是中国“高势文化”向西方“低势文化”的输出。这个时期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和平输出,投桃报李、注重情意,我国从对方吸取物质或精神文化因素也是有的,但是处于次要位置。无论是对西域、对南洋,还是对阿拉伯人,中国文化的输出都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和平输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如赠送物品、赠送技术、册封加冕、帮助建章立制等。因此,中国文化的输出满足了西方对物质、精神文明的需要。

二、“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并行——明代中叶到晚清的中西文化交流

明代中叶到晚清的中西文化交流途径主要有欧洲商家、游客、军政人士、基督教传道师以及中国留学生和游历外国的商人。这些人对于中西文化交流而言,他们的目的性和成绩远不及当时万里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有的学者命名这段历史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传教士时代”。

(一)传教士——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明代中叶开始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在传播西学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东学西渐的实践,他们较早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权威,把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思想传播给了西欧,直接引发了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如利玛窦最早考证了《马可·波罗》游记中所说的“契丹”、“震旦”就是中国,并首次将中国的“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其本国供西方人阅读,并通过著作、书信等方式,向欧洲人谈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和风土人情。在以后的近100年中,汤若望、南怀仁、艾儒略、柏应理、白晋、宋君荣、冯秉正、钱德明等传教士,用中文写下了近800部经文和著作,用各种西方语言写下了近千封信件,还有近百部汉学著作,这些著作和信件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即汉学,成为西方知识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这些传入欧洲的中国文化引起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强烈反响,伏尔泰、孟德斯鸿、魁奈、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如获至宝,他们深入进行研究和阐释。因而,中国文化的西传引发了西方启蒙运动,使西方从黑暗的中世纪走了出来,一发而不可收。

不同背景的文化相遇产生的冲突是必然的。只不过有些冲突是剧烈的,有些冲突较缓和一些。尽管利玛窦推行的天主教儒化策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天主教在中国的明末得以广泛传播。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在伦理道德、政治观念、经济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在传教之初,由于传播的范围有限,政策得当,矛盾和冲突没有显露出来。随着天主教势力在中国逐步扩展,天主教的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产生了矛盾,于是中西文化冲突也就浮出了水面。

(二)明代中叶到晚清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1.明代中叶到晚清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和平方式下进行的平等的双向交流。原因在于:时代背景是和平的,中西双方实力大体是相当的。中国文化在明清之际还能够显示出表面上的强大,而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方文化虽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其现代性因素还没有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另外,双方交流的心态是理性的,方法是恰当的。

2.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范围狭窄,社会影响有限。原因在于:一是受当时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制约,只有少数上层人士能够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二是因为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媒介有着自身局限性,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传教,传播科技文化只是传教的手段和副产品。

到了清朝康熙末年,由于罗马教会对于中国礼仪问题的粗暴干涉,康熙颁布了禁教命令,雍正即位后,大规模驱逐传教士、查封教堂,严禁中国人信教。由于上述原因,因而导致了上百年禁教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度中断,使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西学东渐运动黯然收场,西方现代文化在当时中国生长的可能性没有了,中国接受并融合西方文化的连续性被切断了。但是,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文化使者试图传播西方文化、并能够融合中西文化的努力和方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的。

三、“西学东渐”的压倒性优势———近代中西文化交流

(一)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内容

1.洋务运动与中西文化交流。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军事的强大,使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开明之士率先提出要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即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因而,发起了自强自救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学习和运用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来维护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着力引进西方的现代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无论在军事工业、民用工矿业还是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无论在创办新式学校、发起留学运动还是建立近代外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果。此时创立了中国近代海军、引进了西方近代体育。但是由于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制约,洋务派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基本只是停留在“器物”层面,引进的大多是物质文明,也就是物质文化。

2.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与中西文化交流。洋务运动使中国在富强之路上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依然成为失败者。这说明了只求坚船利炮、只引进物质文明,是不能真正挽救民族危机的,要使国家富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于是有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以推进民主宪政为目标的维新变法运动,但由于当时封建势力的顽固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不推翻封建制度,建立现代国家,中国富强就无从谈起。于是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虽然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功败垂成,移植的西方制度和文化并没有在中国生根发芽。但是它们标志着中国有识之士对于西方文明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表层的“器物”层面,而达到“中间的制度层面”。

3.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西文化交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国家对于中国采取极其不公正的待遇,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引进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掀起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追求民主和科学,对专制和愚昧公开宜战,倡导改造国民性,这标志着中国人对西方现代文明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思想文化的深层。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伴随的爱国政治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借助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这是近现代“西学东渐”中对于新中国有决定意义的重大事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次高潮到来,虽然它是借鉴前苏联和日本的思想,但它是西方许多社会思潮的一种,本质上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在中国第一个接受并真正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李大钊,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成为当时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

总之,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引进西方物质文化,维新变法对西方宪政制度的追求,到辛亥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直至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都表明了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4.中国文化的顽强外传。文化交流从来都是一种双向的运动过程,没有也不可能存在单纯的输入或输出。虽然“西学东渐”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压倒性优势,但是中国文化以弱势求生存,顽强地向外传播,生生不息。如近代中国茶文化的外传,茶文化的外传始于1660年,荷兰人把中国茶叶运到英属北美殖民地,饮茶之风传到北美洲。同时,茶叶也开始从中国传入英国,到1864年之后,茶叶、茶馆在英国大行其道,深受欢迎,所以中国的茶文化是英国茶文化传统的源头。如《孙子兵法》等在西方的传播,在1905年,英国军官卡尔思罗首次把《孙子兵法》译成英文,从此得以广泛传播。在西方国家中,《红楼梦》最早传入英国,而且英文译本也很多,后又传入法国、德国,推动了世界红学研究。以辜鸿铭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对中学西传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位中西文化的沟通者,他用英文把儒家经典输往西方,使西方人知道中国具有数千年传统的道德和人生哲学,对东学西渐起到了积极作用,博得了西方人的赞誉和推崇。

(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1.动荡的背景,和平的方式。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清王朝是被西方列强用大炮长枪逼迫着进行口岸开放的,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在方式上,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是以开放通商、派遣使者、组织留学、接纳传教、翻译西文、建立近代报业等形式进行的,它表现为一种非和平背景下的和平方式。

2.屈辱的主体,矛盾的心态。近代清王朝几度被攻破国门,被迫与西方列国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使中国尚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遭受挫折,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困境,几乎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因此小心地处理与西方的关系,因而对于文化交流的心态是矛盾的,也是不够理性的,无论是对待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全盘否定,就是全盘接受。

3.西方的主导,中国文化的逆差与顽强传播。近代西方以武力进入中国,加之中国在雍正禁教后关闭国门达二百多年之久,使经济发展缓慢。在物质上,短兵土弩自然难于抗拒长枪火炮,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自然难于抗拒西方工业时代的浪潮,封建主义落后的文化自然难于抗拒资本主义的先进理念。西方文化以绝对优势向外进行输出,中国则进行大量吸收。但是,中国文化虽处弱势,也是生生不息,顽强传播,力图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有一席之地。

总之,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悠久,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行回顾,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以当代中西文化交流推进中国文化建设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张岱年.中国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社,2004.

Conflict and Blending:Historical Review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LIU Yanling
(The CPCQuanzhou Party School,Quanzhou 362000,China)

Chinese culture is created by allethnic groups in China in their long-term collective life,and itproduced a great effect on the world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civilization ofmankind together with western cultures.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has a long history.From Ming Dynasty tomodern times,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Westhas always been a history of cultural conflict and cultural blend,and also a history of cultural influx in company with cultural outflux.Therefore,correct understanding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and theWesthasa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motion ofChinese culture.

conflictand blending;ChineseandWestern cultures;historical review

G03

A

1009-1203(2010)06-0095-03

责任编辑 李英姿

2010-10-28

刘燕凌(1978-),女,福建泉州人,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文史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交流文化
如此交流,太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谁远谁近?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