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
——从领导心理角度理解实事求是的难点盲点

2010-02-15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实事求是意志

李 一

(浙江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台州 318000)

试论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
——从领导心理角度理解实事求是的难点盲点

李 一

(浙江台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台州 318000)

实事求是之所以难,因为它不是难在某些方面某个点上,而是难在认知和判断上,难在一些盲点上。要破解这个难题,仅仅从政治上要求领导干部是不够的,还要获得许多技术上和科学上的工具性支持。从心理学上去认识这个问题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实事求是首先要保证领导干部在认知、情感、意志、思维和社会心理等因素方面获得真实,并用“思想”和“作风”来统筹诸心理因素的作用,共同克服实事求是的心理障碍,做到实事真求是。

领导者;心理;实事求是;影响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事求是不仅是贯穿于全部领导活动当中的一根红线,也是对每一项具体领导工作的要求。所以,实事求是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只有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实现实事求是,才能把党的思想路线落到实处。以往的研究大都瞄准抽象层面上的实事求是,因而较多地从政治上和哲学上去强调这个问题。这是对的。但怎样具体地实现实事求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从来没有一种实事求是可以脱离具体而得到抽象实现的。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就是在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在具体层面上谈实事求是,我们发现影响实事求是的因素很多,有心理学的、管理学的、文化学的、社会学的,仅仅从某一个方面企图实现实事求是都是有困难的。这样的研究虽然缺乏理论原创,但是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用,是有价值的。这里着眼于心理学谈点看法,更具体一点,是结合心理学中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社会心理过程中的某些心理因素谈点看法。之所以选择这些心理因素,是因为由它们构成的心理过程同时也是实事求是的过程。

我们认为,实事求是乃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前后两个“求”。前一个“求”在于求实,把客观存在着的“实事”搞清楚;后一个“求”在于求是,把客观存在的内在规律搞清楚。换言之,前者要搞清真相,后者要搞清真理;前者属于感性认识,后者属于理性认识。所以,只有在求实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求是。我们发现,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领导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按照认识顺序,形成感性认识的心理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记忆等因素,大都分布在“求实”阶段;理性认识所必需的情感、意志、社会心理等因素,大都分布在“求是”阶段。所以,我们基本上以感性认识形成的线索来考察“求实”的心理障碍和盲点,以理性认识形成的线索来考察“求是”的心理障碍和盲点。当然,这仅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有些心理因素在求实和求是两个阶段都会发生作用,我们只是按其性质把它归到感性因素或理性因素中。

一、领导求实的心理障碍和盲点

领导求实,从实际出发,首要的问题是认准“实际”,找准工作的出发点。求实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处于每一项领导活动的最前端,时时处处影响着领导者求是的立场。出发点和立场的错误,不可能把领导工作引上正确的轨道,不可能求出“真是”。所以,求实必须克服以下一些心理障碍和盲点。

1.眼见不为实,领导求实不能简单地以“看到”为依据

领导求实,就是要按照客观实际的本来面目来反映问题,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这是很难做到的。一方面,客观实际的多样性和多变性,使领导求实很难同步跟进;另一方面,领导求实的主要途径是观察,信奉“眼见为实”。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在有些情况下,看到的不是事实。如果看到的东西与实际存在有出入,那么,由此而来的领导求实就不可能真的反映实际情况。在这里,我们要区别哲学上的“求实”与心理学上的求实。哲学上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心理学上讲看到的现象并不是实际的映象,它会因领导者的选择偏好、错觉和眼界高低而产生“折射”,从而歪曲地反映现象。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眼见不为实”。换言之,不同的领导者对同一现象会做出不同的“真”判断。因此,领导者不能简单地以亲眼所见代替实事求是。

“眼见”的选择偏好是指人们对看到的东西不会尽收眼底,而是有选择地吸收,未吸收的东西即使存在,也会被当作不存在。这不是视而不见,而是见而无视。领导者往往要在同一时间内有选择地处理问题,对于被选择的对象,领导者可能有一个清晰的观察;而对未作为近期工作安排的对象,则可能未进入视野,即使被看到了,也会因未被重视而模糊。所以,“眼见”的这种选择性,会使一部分事情突出起来,而另外一些事情会被隐蔽起来;或者是事情的某些方面被突出起来,而另外的一些方面会被隐蔽起来。“眼见”在事实上只见到了突出的东西,并且以此代替全部,作为领导求实的结论予以运用,损害了领导求实的客观实在性。当然,有些事情本身也会在第一时间抢夺领导者的眼球,把求实引入歧途。

“眼见”的错觉是指同样的两个东西会让领导者感到它们是不一样的。特别是某些事物被置于不同的参照系或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就会让人产生错觉。两根一样长的筷子,如果把它们摆成T字型,我们就会觉得垂直线会比水平线长一些。同理,如果两个下属都做好了同样的工作,领导者也会因错觉而得出不一样的评价。“眼见”的错觉主要来自观察的背景、事物的排列组合和外来信息,这些东西会诱发领导者产生视觉错误,造成眼见不为实的观察效果。这种视角错误源自于人类的通性,有时是难以避免的。领导求实时务必引起注意,不能过于相信自己的观察力。

领导者的眼界是指领导者看问题的视界,大概包括观察的高度、角度、广度和深度。眼界是一种形成性的东西,与领导者的经历、资历、职位和岗位有关,长期的领导工作经历养成了领导者的眼界;此外,先天的素质也会影响领导者的眼界,比如,有些领导者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属性,他们看到的东西往往会体现高度,而对细节却不敏感;相反,有些领导者对细节很敏感,他们在第一时间会看到局部和要素的重要作用,会以“盲人摸象”的思维产生观察结论。这说明眼界跟领导者个人先天对事物解构偏好有关,类似于我们在上面谈到的观察的选择性。一般而言,主要领导的眼界开阔一些,分管领导的眼界狭隘一些;综合部门的领导眼界高一些,业务部门的领导眼界低一些;块块领导的眼界全面一些,条条领导的眼界专一些。

2.记忆不靠谱,领导求实不能简单地以“想起”为依据

这里讲的记忆主要指储存在领导者脑子里的东西,是一种神经记忆。我们说它不靠谱,主要是指这种记忆功能比不上人类其他类型的记忆,如DNA遗传记忆和免疫记忆就比神经记忆更靠得住。神经记忆体现在领导活动中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缺陷和盲点,即健忘、分心、错认和暗示。这些方面对领导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健忘和分心是疏忽的过错。健忘是记忆的基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种暂时性现象。领导者本应记住某些事实、事件和自己的想法,但往往会忘记一部分,导致领导活动的缺失。比如在做决策时,没有把应该考虑的因素吸收进去,导致决策不够周密,预后效果差,造成不必要的“再决策”和“亡羊补牢”;又比如在部署工作时,往往丢三落四,想到的东西反复强调,记不起的工作就被疏忽了、推迟了,影响整个领导活动的协调发展。分心是指领导者的注意力分配问题。有些领导者在关注某一工作时,往往因此忘记了同时发生而应该记住的事,致使这件被忘的事失去了最好的求实作用。这种分心往往需要领导者后发制宜去弥补,不仅领导成本增大,而且也影响领导求真。因为此时的领导求实已经离开了当时的条件,情况发生了变化,是在新的条件下去求实。

错认和暗示属于记忆的指令性缺陷,会以错误的记忆妨碍领导求实。错认是把虚幻的东西误认为真实的东西而失真,或者是把道听途说的东西记成上级领导的讲话或媒体上看到的报道。领导者比一般人更自信,包括相信自己记住的一些东西,容易把错认的东西作为依据来使用。比如,领导在决策时,就会错认群众需求,把非群众需求当作群众的迫切需求而急群众所急,这样的领导求实,就必然脱离实际。于是,一些形象工程等不切实际做法就会成为领导者的政绩。暗示是指领导者对某些观念的记忆根深蒂固,一旦遇上能藕合上的人和事,会自然生出与记忆相关联的问题和意见,老套路会随时蹦出来,而代替领导求实的过程。在领导工作中,经常会因暗示而产生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和僵化等思维习惯,思想不愿再解放,严重妨碍了领导求实与时俱进。

3.知觉有偏差,领导求实不能简单地把知觉当做“知道”

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就产生感觉,人脑对这些感觉产生的整体性反映,就叫做知觉。一般而言,当感觉变成为知觉以后,很多人就会以为自己知道了该事物。其实,在这个时候,知觉还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属性,而且往往会歪曲地反映一些问题。所以,知觉不等于“知道”。知道是主观和客观相一致的反映,它是有过程的,而知觉则是缺乏过程的。知道的过程需要整合感性和理性、个别和一般、真理和谬误、绝对和相对等诸多矛盾,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变客观的东西为主观的,从而达成主客观相一致。可见,“知道”是知觉的后期产物,是对知觉“去歪曲”后的东西。在领导活动中,造成知觉偏差的心理学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先入为主、后入为主、成见和领导者的需求。

先入为主是指最先留给领导者的印象会影响领导求实,也叫第一印象作用。一个部下如果在第一时间或第一件事情上在领导心目中留下了好印象,领导者就会由此及彼来看待和理解这个部下,爱屋及乌,容易看到好的方面;相反,如果这个部下在领导者心目中留下了负面印象,那么,即使该部下表现得较好,领导者对他的评价也会打折扣。

后入为主与先入为主相反,是指最近的某些事情留给领导者的印象会影响领导者的判断。我们常说100-1=0就是这个意思。你做了许多好事,但最近却做了一件不好的事,那最后这件事就会抵消以前努力所积累的绩效。在领导活动中,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为了避免这种近因影响,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弥补知觉对事物的歪曲,变知觉的偏面性为“知道”的全面性。

成见是领导者以自己的一些固化的观点,来代替对具体情况的判断。如有些领导者认为老同志墨守陈规,缺乏干劲;认为年轻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其实老同志中不乏开拓创新者,年轻人中也有畏难不前的。这种成见的知觉用习惯性思维来看待不断变化的东西,把已经变化了的东西纳入自己的成见,自然会把不甚知道的东西当作知道了,失去了对事物评价的客观性。

领导者的需求也会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知觉。能满足领导者当下需求的东西,往往优先被知觉。比如,领导者对工作中热点和难点很敏感,在处理这些信息时,就会从个人需要出发去知觉,或添油加醋,或七折八扣,使之尽量适合自己的“胃口”。换言之,领导者的需求会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会把客观的东西按主观需求来解释来取舍。又如,对上级政策的解读,会各取所需;比如,对“一票否决”的事情会盯牢,会产生强烈的知觉冲击;再如,对需要从现在做起的一些长远的事情会搁置起来。

综上所述,从领导者个体来看,类似于上述的领导求实的心理障碍和盲点,有些是人类的通性,较难避免;有些跟领导者的后天修养有关,可以改进。这就是说,克服领导求实的心理障碍是可能的,但要完全去除这些心理障碍是有难度的。从领导工作的特点来看,领导求实就是揭示和把握领导活动的客观性,防止自己的心理障碍成为领导活动参数。从上述“眼见”、记忆和知觉三方面来看,领导求实应求眼见之实、记忆之实和知觉之实。一是求眼见之实,就是要辅之以调研。眼见,其实是领导者的个人之见,不够全面。只有经过调研,才能消除片面性,把眼见的误差消化在调研的过程中,使眼见为实。二是求记忆之实,就是要做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记忆是历史的东西,记忆中的东西要和现实具体事件紧密结合起来才有价值,才是记忆之实。三是求知觉之实,就是对知觉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与分析,除去歪曲的知觉因素,存知觉之实,这就是理性认识了。总之,领导求实对于领导者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课题。只有不断提高排除心理障碍的自觉性,才能在领导工作中真正坚持实事求是。

二、领导求是的心理障碍和盲点

领导者通过“求实”获得了一个比较真实的客观实际后,还要通过“求是”来找出领导工作中的规律,从而完成“实是求是”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情感因素伴随着求是过程而产生,同时产生了的情感又会反过来影响领导者求是的质量。意志因素有助于领导者克服求是过程中的困难,它贯穿于求是过程的始终,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就不可能求实求是。人是生物实体,也是社会实体,每一个领导者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积淀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同时,领导求是也是对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整合,这些因素必然影响领导者的判断和推理。当然,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还有许多心理因素会对领导求是产生影响。

1.情感对领导求是的影响

情感是人的一种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符合其需要产生的内心体验。由于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所以,情感可以分为情绪和情操。情绪一般和人的低级需要相联系,与现实情景相联系;情操和人的高级心理需要相联系,与人的持久生活环境相联系。情绪和情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对领导求是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情绪带有情境性,当某种情境发生变化,情绪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会给领导求是带来一定情绪影响,当领导求是符合领导者的需要时,他就有可能作出积极情绪反应,相反,就会作出消极的情绪反应。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走向两极的情绪都会使领导求是失去客观性。情操与情绪相比,是较为稳定的态度,是情绪的本质所在,它表现为高级情感,即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这些东西在领导求是中不仅体现为求是质量,还制约着不良情绪对领导求是的影响,比如荣誉感、羞耻心和同情心及高尚情绪都会在领导求是中得到体现,还能起到统筹一些不良情绪的作用。从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情感对领导求是的不良影响表现在情绪方面比较多。

激越情感影响领导求是。领导求是应该在平和的心境下进行,在激情和应激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判断失误。激越情感是非常情感,包括三种情况。一是情感高涨。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情感活动显著增强,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这时他会以过于轻松的状态对周围环境给予反应,会更多地看到有利的一面,而对不利因素予以轻视,夸大自己的能力,造成“实事求是”的缺失。二是情感焦虑。领导者一般在面临重大问题束手无策或不称心时,会出现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会以急躁或急于求成的心理对待领导工作,难以专心地研究问题,表现惶然不安,坐立不宁,并伴有心慌和躯体不适应感。这种状态降低了领导处理信息的能力,处事不得要领,失去主见,也很难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三是情感过激。表现为短暂的情感爆发,自己难以控制,往往作出与别人相反的情感表现。别人感到愉快的事,他却感到气愤,进而,把这种情感带进领导求是过程,对面临的问题作出过激的肯定或否定,失去实事求是精神。

低迷情感影响领导求是。这里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情感淡漠。表现为道德感降低,对悲欢离合爱憎均漠然视之,对领导工作中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漠不关心,对求是过程中的真理不敬仰,对违背道德标准的人和事也不谴责。二是情感迷茫。表现为美感降低,对领导活动失去应有的态度和内心体验,美的东西不赞赏,丑的东西不批评,高尚的情操在求是过程中得不到弘扬,整个单位因此而沉闷。三是情感脆弱。表现为失去理智感,无法在领导求是过程中用理智的态度对待各种怀疑和困惑,看不到现象背后的规律,把现象当本质,总是解决不好问题,对自己失去自信。

错乱情感影响领导求是。领导者的情感有极性,两极可以相互转化,但在领导求是过程中,领导者的情感一般都表现为两极性中的一极,或肯定或否定,或积极或消极。无论何种极性,在领导求是过程中的作用都会产生一致性。而情感错乱则是两极混淆,在同一时间内,两种极性的情感相互交替相互作用,造成情感错乱,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情感倒错。即领导者在求是过程中,情感反应与内心想法不一致,导致表里不一,实事不能真求是。二是矛盾情绪。表现在求是过程中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情感,既爱又恨,求不出真“是”,得出非常模糊的结论。

2.意志对领导求是的影响

领导者的意志体现在求是过程中,就是坚定不移地实事求是。所以,领导者的意志总是与克服求是过程中的困难相联系的,也就是克服求是中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求出真“是”。从心理学讲,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发动”和“抑制”两种功能;从求是角度来看,其实只有“发动”一种功能,表现为领导者为达到实事求是这个目的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领导者在调动意志因素去“求是”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意志品质,即自觉性和坚持性,而与此相反的品质是被觉性和顽固性。如果一个领导者在求是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意志缺乏、犹豫不决和意志倒错等行为特征,便是意志障碍和盲点。

意志高涨影响领导求是。意志高涨是指领导者集中力量探索其他人认为无意义或无价值的东西,并以此作为领导活动的依据。尽管这些“求是”毫无意义,领导者仍然一意孤行,把领导意志强加于人。

意志低落影响领导求是。意志低落表现为情绪低落,但与情绪低落又不一样。情绪低落是一种情操的表现,意志低落则认为没有必要“求是”,认为存在着的东西就是一种规则。所以,意志低落者虽然清楚自身的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但作为一个领导者,会对“求是”兴趣索然,认为万物皆空,难以形成“求是”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他们常常整日呆坐或独处一隅,对“求是”感到太吃力,认为“求是”不是领导工作的需要,而是一种“被强加”的意志行为,自己作为领导者仿佛是一部自动机器,是自己动作的旁观者。

3.社会心理因素对领导求是的影响

领导求是并不是领导者一个人的事情,要受到环境、文化、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又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接影响,比如,委任制会使领导者更重视上级的意见,导致求是偏差;二是间接影响,指环境、文化、体制和制度等东西已经沉淀为领导者的心理因素,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领导求是。比如,领导者不能直接觉察下属的需求,但能从下属对环境的反应上推论出他的需求,从而觉察到他的情感与思想。我们这里讲的社会心理因素对领导求是的影响,就是着眼于后者,一般包括关联性、角色心理、竞争心理、从众心理、一致性幻觉和时尚心理。前三者较多地体现领导者的个人特点,后三者则较多地体现领导求是的趋同性。

关联性是指领导者在求是过程中,会把工作与情感两件事情关联起来而影响求是。如果在领导求是中,以工作为中心来考虑,不加入个人的感情和人际关系影响,就事论事,一切从实际出发,求是就会客观一些;反之,如果在求是过程中掺入个人关系和个人得失,事情就会比较复杂,强势的领导会使求是失真,弱势的领导会坚持不了真理。

角色心理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工作,使主体逐渐形成了一种领导者特有的习惯心理。领导者的处世原则、立场观点、习惯用语和习惯作风等方面,无不流露出角色心理的痕迹。这种习惯心理在领导求是过程中会表现出来,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这种角色心理与求是内容相适应时,无疑有利于求是效率,保证求是质量;相反,这种角色心理排斥求是对象时,会使求是发生偏差。

竞争心理是指领导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求是过程当作竞争活动来对待,在求是过程中掺杂了领导者的好强心、进取心和个人英雄主义等心理因素。如果在求是过程缺失这些因素,求是会变得缺乏精神动力,领导者会表现出颓废消沉和无所作为;如果在求是过程中竞争心理太盛,领导者则会失去客观性,把求是过程变成推行自己意志的过程,进而以个人意志代替客观规律。在这一点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大不一样的,领导者的竞争心理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的智慧,目的是实现自己的意志;而被领导者在求是的时候,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所以,领导者在求是中的竞争心理很少遭遇被领导者的对抗,这容易使领导求是走向偏面。

从众心理是指领导求是会受到他人的心理暗示,也就是说领导求是会采取与大多数人相近的观点,这样“求”出的“是”似乎容易为大家所接受,领导工作的压力会减轻。显然,领导者在求是过程中,一般存在着两种心理影响:一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知觉去判断,二是以本单位大多数人的判断为判断。对大多数领导者来说,当自己的意见与单位中大多数较为一致时,心理才能感到安稳,所以,大部分领导者在求是过程中都有过从众心理和行为,只有少数领导者会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但必须以损害拥护者为代价。

一致性幻觉是由从众心理发展而来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认为在领导求是过程中能产生一致的集体意向。如果领导者所在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的群体,那么团体的一致性会使其中的班子成员产生很大的压力,使个体很难表达不同的意见,而不敢实事求是。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确实将多数成员的错误意见当作正确的;第二种是领导求是没有把握,而以保持一致求心安;第三种是领导者有自己的观点,但不愿标新立异,不愿讲出真相真理。这三种意见被当作一致的东西反映出来,就出现了一致性幻觉。所以在高团结的班子中,很容易在求是过程中产生一致性的幻觉,影响领导实事求是。

时尚心理是指领导者在求是过程中会对时尚的东西加以崇尚而影响判断的正确性。领导者追求政绩就是一种时尚心理。搞“形象工程”就是时尚心理在作怪。心理学认为,凡是新异的东西,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因为人们的注意而使标新立异者获得心理满足。所以,领导者往往会做“时髦领袖”,在他的带领和主导下,一般的群众产生了一种不假思索的行动,加入到时尚中去,随着领导的意志而转移。这也是“形象工程”能变为“群众运动”的原因。

从领导工作的特点来看,领导求是就是把握领导活动的规律性,防止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不良的社会心理掺和到求是的过程中去,妨碍求是的真理性。从情感角度去看,求是要讲究“热情”。热情是一种有力而稳定的情感,它能启动领导者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验去调和情感,能使领导者产生追求真理的持续推动力,热情的领导者总是以饱满的情绪去完成实事求是的过程。从意志角度去看,求是要讲究“有心”:一是有心追求真理,用意志驱使认知,求得“真是”;二是有心用意志去调节情感,控制情感对求是过程的不良干扰。从社会心理角度去看,求是要讲究“理性”。领导求是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不良的社会心理会以“客观环境因素”的面貌来干扰领导者,并以“集合”的形式压过来,而领导者往往也会认同这种 “伪客观”。只有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三、降低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

要做到实事求是,从心理层面上看,就是以提升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来减少它对实事求是的损害;从人的生物属性来看,虽然实事求是的心理障碍和盲点较难克服,但可以用扬弃心理因素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来突破,做到实事真求是。

1.正确把握心理因素的两极性,以合适的态度,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克服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

知觉、情感和意志等许多心理因素都有两极性,也就是积极性和消极性。这种两极性表现在强度上,都存在从弱到强或从强到弱的相向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强弱的各种等级,比如情绪就有高涨和低落,而且在这两者中间还有激情、冲动、平和与脆弱许多等级。在领导求实求是过程中,总会存在某种等级的状态,比较有利于达到实事求是。比如,平和的心境因其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领导者完成实事求是的过程,达到实事真求是的目的。我们说正确把握心理因素的两极性,就是要把握住这种等级,使心理因素处于某种有利于实事求是的等级区间上。极端的等级,过于积极或过于消极的等级都会损害实事求是。我们把这种处于区间上的等级叫做态,合适于实事求是的状态叫做度,合起来叫做态度。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求是的态度比较偏,领导者的思维能力会降低,会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判断。这时候的领导者的行为是应激求是。应激求是,是在一种在短暂而强烈的情绪状态下产生的,必然不会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这就是没有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实事求是。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诸心理因素的等级呢?关键是适度,即以适度的状态去求实求真,这也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合适的度是以一种“态”而存在的,是要变动的。从心理学上讲,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客观对象形成特定评价和特定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也就是领导者在实事求是过程中所持有的态度。这里讲的客观对象就是实事求是的对象,包括领导活动中需要认识的事物,比如一个人、一组人或一事物、某种制度等。对这些东西做出实事求是的结论,有赖于领导者的态度。从心理学角度去理解,领导态度是认知、情感、意志和社会心理等因素交互作用后的立场和观点,是将与实事求是有联系的心理因素综合起来的“态度丛”。所以,态度是以认知做基础,情感、意志和社会心理三者相协调的实事求是机制。如果这些因素不和谐,领导者在实事求是过程中,就会把看问题的“态”置于不适当的等级,比如,当领导者心情过于激动,“态度不好”时,不仅有相应的行动,也不能冷静听取不同意见,导致不能实事求是。一般来说,我们说一个领导者态度很复杂的时候,就意味着实事求是的过程充满着心理矛盾。如果在这个时候,适当创造一种气氛,使领导者心理趋于和谐,使其恢复平静,减少极端情绪,其实就是调节态度,有助于实事求是。

既然实事求是与领导者的态度关系十分密切,领导者就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态度。因为态度是认知、情感、意志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统一体,调整态度也就有两种方法:一是调整上述四种心理因素,二是调整这四种因素的相互关系。调整认知因素,就是增加认知的准确性,增加认知的次数,征求群众对认知的认可度,减少认知的偏面性;调整情感因素,就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求实求真,在“态度”不好时,应暂缓开展领导活动;调整意志因素,就是不要把领导意志强加于人,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调整社会心理因素,就是要克服各种不良的社会顾虑,有事同群众商量,走群众路线,考虑大多数人的要求,大多数人的要求也是一种客观实际,也是实事求是的重要参数。上述四种因素是交叉在一起共同作用的,因此调整态度时要综合运用。有时可能某一种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其他的因素虽然也跟着变化,但抓住主导因素改变态度,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2.把心理升华为思想,用思想扬弃心理因素和盲点,使实事求是得到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双重保障

在心理学里,常常把意识活动称为思想活动。意识活动分为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前者是指被人自觉了的心理状态,后者是指没有被觉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那么,这些心理活动是怎样变为思想的呢?按认知过程来看,这些心理活动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包括了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感觉和知觉是简单的认知,记忆则较为复杂,而思维就属于认知的高级阶段,到这个阶段,就产生了思想。可见,思想是心理活动的高级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换言之,思想不仅包括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也包括了感性认识,还包括了感觉、知觉、情感、意志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各种精神因素。可以说,各种心理因素经过“过滤”和升华才能变成思想。心理因素一旦变成了思想,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就超越的心理的局限性,亦即不会以个别因素去影响实事求是。比如,在兴趣爱好未上升到领导者的思想层次时,某种兴趣爱好可能会加入到实事求是过程中去,影响实事求是。但当兴趣爱好被纳入领导思想之后,就会同各种因素结合起来,那么,它就不能以一种心理因素而只能作为思想的一个参数来影响实事求是。也就是说,作为单一的心理因素引发的行为可以直接损害到实事求是;而许多心理因素经过扬弃变成思想后,领导者的行为便会经由思想的指引,形成足够强度的动机而引发实事求是的过程。这就自然而然地克服了个别心理因素的负面作用。当然,如果心理因素上升为错误的思想,对实事求是的损害也会远远超过个别心理因素的。

当心理因素变为思想后,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就受到思想特点的制约。一是思想的主体性制约知觉、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人的任何一种思想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镜面式的对称反映,而是带有主体性的特点。领导者由于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观点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工作范围不同、思想基础不同和思想方法不同,对同一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判时,会得出不尽一致的看法。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思想活动都带有主观性和主体的选择性,因而思想对心理因素的统筹作用是不一样的,对实事求是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二是思想的深入性制约着比较肤浅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因其作用直接而表现出肤浅的特点,而思想则是领导者用自身的经验、观念和知识对心理因素进行加工的结果。所以思想能够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的初级本质、二级本质和更深层次。形于外的东西容易被心理因素所反映,但藏于内的本质,只有领导者通过调动记忆力、理解力和抽象力等心理因素,才能把握它的本质。可见,思想的深度会在实事求是过程中弥补心理因素的肤浅性缺陷。三是思想的质量会对实事求是产生影响。对心理因素经过多角度、多层次和全方位思考形成的思想与实事求是是互为促进的;相反,那些心理因素如果歪曲地、虚幻地反映客观事物,就会变成错误的思想。所以,要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求实求是,还要懂得心理因素是怎样影响思想的,然后才能用思想反作用于心理因素,实现实事求是。

认知因素对思想形成的影响。这当中,“注意”是思想形成的门户,确定领导者实事求是的指向。在领导活动中,无数的事情摆在领导者面前,领导者会通过“注意”选择某些事物作为意识活动的中心,然后对它们产生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通过“注意”在领导者头脑中形成优势的兴奋中心,就会进入实事求是的过程,处于注意之外的事物会被领导者忽略。注意到的东西就容易被感知,所以,感觉和知觉是思想的来源。感觉是思想和外部事物的直接联系,知觉是感觉的复合,反映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感觉越丰富,知觉越完整。这两种心理因素是物质世界转化为思想的第一个层次,是领导者思想的可靠来源。我们认为,思维是形成思想的核心。上述心理因素,通过分析和综合便形成了思想,换言之,通过思维,把其他心理因素整合起来,加以提炼和概括就是思想了。所以,这是影响思想质量的关键一环。当然,注意到的东西必须与实事求是所需的材料相一致,感觉和知觉必须正确反映客观实在。否则,可能会导出荒谬的思想,比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损害更加严重。

需要和动机影响思想的性质和内容。领导者的需要比一般人更高,而某些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并驱使去行动时,需要就变成了动机。领导者的需要和动机离不开领导活动,首先在领导活动中产生了某种情感、兴趣和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成为领导者的愿景,这就是思想。领导者需要层次的高低,追求需要动机的强弱,决定着领导者思想的性质和内容,同时也决定了领导者如何去实事求是。所以,领导者的情感、兴趣和理想等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有很大影响。只有上升为思想,才能对实事求是产生综合作用,排除某些因素对实事求是产生不好的决定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因素经过扬弃变为思想后,对实事求是有两个作用:一是心理因素的负面作用减少,二是思想能调控心理因素。但这两种作用是建立在领导者的素质基础之上的。心理素质好的领导者容易形成好的思想,有利于实事求是。心理素质差的领导者,即各种心理因素不够稳定和平和,也能形成好的思想而克服心理因素的负面作用;当然,也有可能形成不好的思想而加剧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破坏。所以,我们应该在改进心理因素和心理素质的同时,把它们升华为好的思想,确保实事求是得到领导者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双重保障。

3.用良好的作风来弥补心理因素的损害,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做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我党的思想路线,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虽然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但能否实事求是的决定因素不是心理因素,而是作风,是体现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作风。所以,克服心理因素对实事求是的影响,应该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

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理论功底浅的人,往往对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吃不准,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说不清,对一些新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向看不透,因而难以做到实事求是;往往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总结经验教训总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次上,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而难以做到实事求是。有时在思想上、工作上出偏差,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就在这样那样的片面性之间摇来摆去,因而难以实事求是。只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观察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才能在主次杂糅、互为因果、纷繁复杂的情况面前,头脑清醒,是非分明,抓住关键,把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发展方向,注意事物发展的质的规定性,科学地掌握事物发展的“度”,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因此,领导干部“最笨”的办法、也是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有计划地、见缝插针地多学点理论和现行政策。

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能否把握客观实际,乃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大前提。有的领导者说天天接触实际,但不一定完全了解实际,因为实际有表层和深层之分,深层的实际蕴含在事物内部。实际有局部和全局之别,如果从局部的实际出发,而无视大局的实际,往往会脱离实际。客观实际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状态之中,今天的情况和对策未必适应明天的客观要求,如果用“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或遇事只会找“本本”,就会导致思想与实际相脱节,受到心理因素的干扰,主观和客观相脱离,阻碍事物的发展。可见,能把握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需要系统的而不是偏狭的调查研究,在求知、真知、深知上下苦功,需要用理性的思考才能把握它。

要坚持群众路线。实事求是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具体活动。如果脱离了群众,也就脱离了实践,那么实事求是根本做不到的。群众中蕴藏着无比丰富的真知灼见,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因此,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只有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保证决策正确,提高领导水平。正如古人所言:“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领导干部广泛接触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广开言路,兼听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才能防止偏听偏信、排除心理障碍。群众中提出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常常是独立思考的产物,是正直、忠诚、负责、勇气的表现,因而不要反感,应注意听取。心中没有群众,不把群众放在眼里,对群众批评、建议不屑一顾,判定和执行决策时就容易主观武断、唯上唯书。这时候,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就会起作用了。

实事求是难,求实难,求是难。同样的“实”可以求出不同的“是”,不同的“实”也会求出相同的“是”。而对这种实事求是的结果,还需有人给出对错的判断。下判断又是一个实事求是的问题。于是问题又回归到了实事求是。所以,要破解实事求是难的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光有一个政治愿望是不行的,还要有技术上的或科学上的支持。通过这种工具理性来找出容易失实失真之点,比如管理漏洞、文化陷阱和人性使然等,从而提高实事求是的质量。考虑到心理学关于认知和判断中的心理因素与实事求的关联性比较大,可探讨的问题比较多,所以,我们认为首选心理学角度进行思考是对的。当然,心理学与实事求是的关系,远远不止上述所论,这里仅仅是破了题,讨论了一些心理因素,还有大量的心理因素和盲点未涉及;而且除了因素之外,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与实事求的关系更重要更复杂,所以,还有大量的课题值得挖掘和深入探讨,存在着诸多理论创新的契机和潜在的研究价值。

[责任编辑 李冲锋]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A Perspective from Leaders’Mentality

LI Yi
(Zhejiang Taizhou Radio&Television University,Taizhou 318000,Zhejiang,China)

The difficulty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s not on certain point in some aspects;instead the difficulty lies in the blind points existing in cognition and judgments.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political demands of leaders are not enough;we also need a lot of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instrumental support.This pape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is probl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must first ensure that leaders have access to truth in terms of cognition,emotion,will,thought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and use “thinking” and “style” to coordinate the role of various psychological factors to overcom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leaders;mentality;seeking truth from facts;influence

C933

A

1674-0955(2010)02-0078-08

2010-02-14

李一(1957-),男,浙江台州人,浙江台州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实事求是意志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钢琴演奏者的心理因素与心理调控
“实事求是”定乾坤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