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0-02-14欧阳强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0年6期
关键词:经济

欧阳强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欧阳强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114)

湖南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形成了多元化、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对缓解湖南所面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研究,总结和分析了示范基地、多级生态链、品牌战略等湖南发展循环经济的6种模式。

湖南;循环经济;多元化;模式;调查

社会经济转型是一个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仅靠某一种发展模式,不能解决经济高速增长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落到实处,具体来说,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基础条件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每个地区只有明确发展模式,才能找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和方向,突出重点,不断深入,从而取得成效。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湖南省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探索出独特的发展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各种新型发展模式。

1 清洁生产模式

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是推行清洁生产的典型。公司于2003年10月成立了清洁生产领导小组,主持5大类29个项目的清洁生产,确定了一条总思路:以“贯彻清洁生产法,打造绿色竞争力”方针为指导,以不断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来优化企业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综合利用回收,不断减少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减轻因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合理布局和延伸产业链,发展企业之间和集团内部的经济合作,最终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为此,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宣传、贯彻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组织对生产流程物料和能量进行计算、审核,确定污染物产生点和清洁生产方案;节能降耗,高效利用能源;以循环经济为目标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积极治理污染,大幅削减污染总量。

公司实施清洁生产后,原来直接排放湘江的500~600 t废水可以回用,仅这一项,不仅避免了工业废水直排对湘江的污染,还可以每天节约1万余元的成本,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公司将继续完成纯碱和双氧水扩产、工业盐生产基地等一系列清洁生产工程项目,建成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硫化工为支柱的综合性化工基地,实现年产值50~55亿元、利润6亿元、税金4亿元和污染物全面达标且排放量最小化的目标。

2 示范基地模式

湖南汩罗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收旧利废开始,源于明末清初,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自发形成了约6 km长的废品回收一条街。为引导和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汩罗以新市镇为中心,兴建了湖南汩罗中南再生资源交易市场。1992年湖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汩罗罗城经济开发区,2005年更名为湖南汩罗工业园,是湖南省省级工业园;2005年10月,湖南汩罗工业园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经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批准,被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2006年3月,“建设湖南汩罗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和加工示范基地”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

在国家发改委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汩罗工业园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列入试点以来,园区累计投资7亿元,建设形成了面积达8 km2,以废铜、铝、不锈钢、塑料、橡胶、废旧电器等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为主体、回收网络较专业、产业链条较合理、资源利用规模较大、技术装备较领先、营运管理较规范、基础设施较完善的产业园区。2009年,汩罗工业园拥有5 100多个遍布全国的收购网点,加工企业134家,再生资源回收量114万t,就地加工利用量57万t,其中14万t再生铜、9.6万t再生铝、3万t再生不锈钢、20万t再生塑料、4.2万t再生橡胶、2万t再生铅。园区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已成为汩罗区域经济的核心增长点,2009年园区工业产值80亿元,实现利税6.7亿元。

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推动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汩罗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会议精神,根据《湖南汩罗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汩罗工业园总体规划》,汩罗市人民政府于2010年4月组织制定了《湖南汩罗工业园“国家循环经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经专家评审通过。

《实施方案》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制造的原则,坚持科技创新和政策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废铜、铝、不锈钢、塑料、废旧电器、报废汽车等“城市矿产”资源规模利用、循环利用、高值利用的技术水平,通过政府引导、管理创新、市场驱动等方式,将“城市矿产”资源利用培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在初步建成的汩罗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基础上,通过5年的努力,完成园区18 km2的土地开发;工业园的再生资源回收量达到400万t,再生资源加工量达到240万t,加工比例达到6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300亿元以上,废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5%以上,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形成年产100万t再生有色金属(含40万t再生铜、60万t再生铝)、20万t再生钢、60万t再生塑料、20万t再生橡胶、40万t再生铅、锌、纸、电线电缆等其他材料的生产能力;形成年处理200万台(套)废旧家电和报废办公设备等(七机一脑)、6万辆年拆解报废汽车的能力;建立“城市矿产”工程技术中心,在塑料改性、橡胶改性、再生有色金属深加工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到2015年,将汩罗工业园打造成以铜、铝、不锈钢、塑料四大产业为龙头,以橡胶、铅、锌、纸等产业为补充,以广泛的专业回收网络为依托,精深加工主导、高新技术支撑、中南地区最大、全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在“教师推荐好书”活动中,每两周由语文教师为学生推荐一本好书。老师们推荐的好书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小猪叽哩咕噜》《猜猜我有多爱你》《蛋糕哪儿去了》等,而且老师们所推荐的这些好书在我们“小书吧”中都能找到。结合部编教材一上第二单元“和大人一起读”内容,教师推荐《童谣100首》,并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引导学生回家请爸爸妈妈一起读,并向身边的长辈学读他们小时候的童谣,把学会的童谣在班级里教大家来读。学生们读得开心,学得积极,教得认真。

《实施方案》共规划55个重点项目,包括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废旧电池、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资源化利用项目,以及产业链、基础设施、环保设施建设等,总投资81.69亿元,实施期为2010—2015年。

3 多级生态链模式

湖南泰格林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以纸和纸板为核心产品,集科、工、贸、林于一体的国有大型一类企业,是湖南省造纸工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现资产总值187亿元,浆纸总生产能力超过190万t,拥有可控林面积33.33万hm2、芦苇基地0.67万hm2。2004年公司完成纸及纸板产量54万t,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实现利税4.05亿元。2007年,公司入选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公司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和《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等文件的要求,狠抓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产量比2007年增加14%,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6.6%,水耗及污染物排放下降7%左右,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显著上升,基本实现了树皮、木屑等生物质废弃物和部分污泥的循环利用。

3.1 加大废纸回收利用,打造再生资源链

大力发展废纸造纸是造纸行业推进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的关键。为实现原料结构优化和产品竞争力提升的目标,公司先后从芬兰、奥地利引进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两条分别为300 t/d,550 t/d废纸脱墨浆生产线,并对脱墨浆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发了以废纸脱墨浆、高得率浆配抄的轻量涂布纸、高级彩印新闻纸、颜料整饰胶版纸、超压纸等一系列新产品,开辟了废纸脱墨浆应用的新领域,抢占了市场先机。目前,公司年回收利用废纸已达40万t以上。

3.2 推行林浆纸一体化,打造绿色生态链

林浆纸一体化,是通过植树造林及制浆造纸的绿色大循环和废纸回收还原再生的小循环,把污染严重的传统浆纸业转变为新型绿色环保产业。2000年以来,公司已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在湖南环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湘西地区及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广西、贵州等70多个县,营造和培育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13.3万hm2,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控制林地33.3万hm2,并带动80多万农民营造速生丰产林66.7万hm2。

3.3 引进高得率化学机械浆生产线,打造清洁生产链

公司在企业内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力求从单纯依靠末端治理转向过程控制,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废物产生。目前,公司已引进高得率浆生产线2条,国际最先进苇浆生产线1条,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长/短纤维化学漂白浆生产线1条、国际最先进高速纸机3台,掌握了环保清洁制浆、先进纸张抄造与污染控制、治理等技术,公司清洁生产水平位于同行前列。

3.4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新项目,打造环保产业链

公司2008年8月建成投产的怀化40万t浆厂,引进了当今国际先进可靠的低固形物连续蒸煮、无元素氯漂白和高效碱回收技术,黑液提取率高达98%以上,蒸煮用碱100%自给;水循环利用率≥90%;白泥经洗涤过滤后送石灰窑煅烧循环再用,年均减少固废外排近25万t,减少碱流失3 000 t;生产过程产生的树皮、木屑、浆渣及污泥送生物质锅炉燃烧供热,臭气集中处理后作为燃料送碱炉燃烧,锅炉在正常运行中基本不需消耗煤炭资源,燃烧的生物质量相当于年节省标煤39万t、减少CO2排放40万t,减少SO2排放1 265 t;生物质发电厂除满足40万t浆厂系统需要外,每年尚有3亿kW·h以上的绿色电能外送,造福于民。

4 循环经济城区模式

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重工业区,是湖南“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重要化学工业聚集地,被视为湖南资历最老的化工园区。统计和监测报告显示,2003年该区域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0%,而空气污染负荷却占全市城区的40%,消耗工业燃煤占全市的50%,排放工业废水占全市的60%,工业废气排量占全市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市的80%,汞、镉、铅等重金属及砷的排放量占全市的90%。不仅如此,其化学工业污染已经影响到长-株经济一体化地区的生态环境。

2005年,株洲市派出的4个综合整治执行小组正式进驻清水塘工业区。这标志着湖南省最老的化工园区排污整治工作正式启动。近几年来,清水塘化工区以企业技改自筹、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引进外资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按政策向企业征收排污费等市场方式筹集60多亿元人民币,用于清水塘工业区的技术改造。总共在这一区域建成废水处理设施33套,废弃物处理设施70套,推广清洁能源296家。经过“排污”整治后,该化工区内工业废水排放量每年可减少475万t、二氧化硫排放量可减少6万t、烟尘及工业粉尘排放量可减少1万t,年综合利用粉煤灰及电石渣78万t,年处理工业废渣85万t。同时,每年将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利税约3亿元。目前,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已实现持续达标排放,尤其是镉、铅、汞、砷等重金属排放量已大幅削减,实现COD削减890 t、SO2削减4698t。2008年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达303天,2009年达到310天以上,全区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5 品牌战略发展模式

5.1 扩大综合回收,加强环境保护

利用传统工艺从“三废”中提炼回收金银。永兴的金银产业可综合利用20余种有色金属,每年从全国各地流入永兴的“三废”原料,基本上能够通过各种回收冶炼企业的循环利用“吃干榨净”。同时把加强环境保护放在首位,永兴县完成了县、区、企业3个层次的环评;探索了园区集中治污的新模式,在太和循环经济项目区投资1 000万元建成湖南省第一个废气集中处理站;投资1.2亿元,启动了废渣终极处理中心的建设,以确保园区企业达标排放。

5.2 建设产业园区,发挥集群效应

着力建设以永兴县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为龙头,以柏林、黄泥、塘门口、太和、洞口等5个项目区为基础的园区集群。目前永兴县入园的金银企业89家,工业园区的产值、税收占整个产业的78%和90%,园区内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6家,过10亿元的企业2家,税收过1 000万元的企业9家,过5 000万的1家。

5.3 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

“绿色环保,精深加工”是永兴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之路。一是在深加工发展上突出科技化。重点开发生产925白银、硝酸银、银触头、银浆、银粉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二是在大力引进外资上发展精深加工。近年来,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12家精深加工企业落户永兴县。全县白银精深加工率已达18%。

5.4 紧抓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永兴县与中南大学、昆贵所、北京矿冶研究院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自主创新,着力开发应用传统冶炼工业的改造升级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环保设施的提质升级技术等,不断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5.5 加强引导扶持,完善配套服务

争取了湖南省政府政策;支持永兴发展循环经济,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引导资金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帮助企业打通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成立了永兴县中兴资产管理公司和湖南永兴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为企业争取贷款2亿多元;重点扶持兴光铅业与中兴集团、西河集团与天图投资、永星有色与贵铟集团、鑫达银业与财富证券、雄风有色与华龙证券的合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6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湘钢已形成了年产钢800万t的综合生产能力。拥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金属制品等全流程的工艺装备,其中,进口高速线材轧机、宽厚板轧机等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湘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做精做强,成本领先”战略,以“富裕员工,回报社会”为使命,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单一型向创新、复合型转变;管理模式由粗放、层级制向集约、扁平化转变)。通过调整工艺和产品结构,钢铁主业形成了以工业加工用材为主导的线、棒材和以专用板为主导的宽厚板三大产品系列。湘钢在“十一五”期间共投资10多亿元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湘钢发展经验曾被国内一些媒体誉为“湘钢做法”,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企业”等称号。

6.1 强化基础管理,实施管理节能

2006年4月,对湘钢组织体系实施变革,将能源管理、能源生产运行和能源计量管理进行整合,组建了湘钢能源中心,进一步理顺职责,解决了能源多头管理问题,也为及时协调处理各类能源管理问题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保障。与此同时,湘钢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专业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2009年建成了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源管控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管理水平,能源管理系统自2009年7月投产以来,逐渐显示了其在能源管理方面的优越性。

6.2 优化工艺结构,实施结构节能

坚持节能与产品结构调整、工艺结构改造相结合,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提高湘钢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先后建成了6 m大焦炉、360 m2大烧结机、2 580 m3大高炉、120 t大转炉以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进口调整线材轧机、宽厚板轧机等设备。设备的大型化、高效化大幅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使湘钢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实现湘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3 推广节能技术,实施技术节能

钢铁行业成熟的节能新技术及时在湘钢得到推广应用,如焦炭的干法熄焦技术(CDQ),高炉煤气压差发电技术(TRT),烧结矿、转炉余热回收技术,钢坯热送热装,等等。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必须涵盖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必须形成多元化的、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又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只有围绕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战略,努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跨越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Research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s in Hunan province

OUYANG Qia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Hunan 410114,China)

In recent years,some distinctiv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s have formed in Hunan province.It is significant for Hunan to relie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st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reference studies,this paper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d six kinds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s in Hunan province,such as demonstration area,multi-level ecological chains,brand strategy,etc.

Hunan;circular economy;distinction;mode;investigation

F049

A

1674-0912(2010)06-0022-04

2010-05-21)

欧阳强(1971-),男,湖南岳阳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日本神户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循环经济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顾问团专家,研究方向:循环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