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家道口枢纽工程建设纪实

2010-02-14

治淮 2010年7期
关键词:道口闸室刘家

张 勇

一、工程概况

刘家道口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立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的东调南下续建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工程规模为大(1)型,主要任务是调控、拦蓄沂河上游来水,较大程度腾出骆马湖防洪库容,更多地接纳南四湖南下洪水,从而提高沂沭泗河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充分发挥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的总体效益。

刘家道口枢纽工程包括新建刘家道口节制闸、改建李庄闸、重建李公河防倒漾闸,新建刘家道口、盛口、姜墩三个灌溉放水洞,闸上堤防截渗、工程管理设施等。其中刘家道口节制闸和刘家道口放水洞工程及其相关附属设施由淮委实施,其余由山东省组织实施。

刘家道口节制闸:建筑物级别为1级,设计流量12000m3/s,相应闸上水位61.14m(1956黄海高程系,下同),校核流量14000m3/s,相应闸上水位61.76m。闸室共36孔,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高程52.36m,驼峰堰顶高程52.86m。闸室单孔净宽16m,中墩厚2m,总净宽 576m,闸室顺水流方向长27.5m。弧形钢质工作闸门16.0m×8.5m(宽×高),液压式启闭机。设4扇叠梁式平面钢质检修闸门,配2台门式启闭机。

李庄闸位于原李庄拦河坝以下15m处的主河槽内,与滩地共同行洪,设计泄量8000m3/s,校核泄量10000 m3/s。闸室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总净宽324m,单孔净宽12.0m,共27孔。闸底板高程50.0m,中墩厚1.5m。平板钢质工作闸门12m×4.0m(宽×高),卷扬式启闭机。设2扇叠梁式平面钢质检修闸门,配1套移动式启闭机。闸后设交通桥,桥面高程55.5m。

刘家道口灌溉放水洞:设计流量为16.0m3/s,闸室段长8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胸墙式结构,共2孔,孔口尺寸为2.5m×2.5m,底板高程54.0m,工作闸门为钢质平面闸门,尺寸2.5m×2.5m,固定卷扬启闭机。

李公河防倒漾闸。建筑物级别2级。闸前防御沂河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闸后防御李公河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除涝标准为10年一遇。闸室为胸墙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底板高程55.0m,闸室总净宽32m,共4孔,每孔净宽8.0m,设平板钢闸门,闸门尺寸8m×5m(宽×高),卷扬式启闭机。盛口放水洞。建筑物级别2级。引水流量为16m3/s,闸室为钢筋混凝土胸墙涵闸式结构。闸底板高程54.00m。闸孔尺寸为2.5m×2.5m,共2孔,设平板钢闸门,卷扬式启闭机。

姜墩放水洞。建筑物级别2级。引水流量为8m3/s,闸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底板高程55.5m,为1孔2.5m×2.5m。设钢质平板闸门,卷扬式启闭机。

盛口切滩工程。闸前切滩范围底高程53.5m,与主河槽高程基本相同,拉砂引水渠底宽由闸前100m渐变至155m,长850m,延伸到主河槽,切滩后闸前新筑堤长673m。

大堤截渗。截渗范围为左岸桩号0+015~5+610堤体及堤基截渗、1+490 ~1+857、2+028 ~2+225 及3+625~3+755基岩截渗。右岸0+600~3+550大堤截渗(以刘家道口节制闸轴线桩号为0+000)。堤脚外滩面以下选用深层搅拌桩与高压喷射灌浆相结合截渗,堤坡采用防渗土工膜截渗。多头小直径深层搅拌桩桩径22cm,防渗体嵌入基岩0.5m,高压喷射灌浆布置为单排孔,孔距1.5m,防渗体嵌入基岩0.5m。左岸大堤基岩帷幕灌浆截渗,全长714m,设计基岩灌浆截渗深度20m,设计灌浆孔为两排,排距1.5m,孔距1.5m,每排四序孔布置。

二、建设管理体制

按照2003年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和水利部《关于印送东调南下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省部级联系会议纪要的函》的要求,经过近1年的协商,2004年12月淮委和山东省水利厅共同成立了“淮委·山东省水利厅刘家道口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枢纽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同时组建两个现场机构,并将批准的概算项目划分为淮委项目和山东省项目交由两个现场机构实施建设管理。

枢纽工程由水利部于2005年7月批准兴建。

工程建设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协议法人机构和建设现场机构分别履行项目法人赋予的职责和现场机构职责,分别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开展建设管理工作。

按照建设协议,临沂市沂沭河东调工程建管局负责实施山东省项目,其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工作,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安徽大禹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中标承担工程建设监理,受委托对工程的质量、投资和工期等进行控制,推行“大监理,小建设”的建设管理模式。

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定承建单位,淮委实施项目11个标段分别是中国水电十五局、安徽厚德物资供应总公司、山东引黄济青建筑安装总公司、安徽水利、山东水总、武汉船舶总公司、南京春燕等企业。

设计单位派出专业齐全的现场设代组,及时提供设计服务。

水利部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设立了枢纽项目站,常驻现场,认真履行质量、安全监督职责。

淮委实施项目现场机构设立专门部门加强合同管理,与参建单位建立了以合同为依据,严格合同规定,保证工程建设规范有序的甲乙方关系。

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每周工作例会制度,监理部和施工局坚持周报和月报制度,参建单位密切合作,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三、克服困难,加快施工进度

枢纽工程批复总工期为42个月。按照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确定的2007年底基本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目标,枢纽工程必须在2007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由于初步设计批复迟等原因,工程比原计划开工时间推迟了1年,直至2005年12月底施工单位才进场开工。要实现2007年底完成主体工程的目标,必须将工程任务由原批复的3.5年压缩在2年内完成。由于沂河为典型的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峰高、量大、历时短、来势凶猛,不能安排施工。以确保质量与安全为前提,在两个非汛期完成节制闸,实现上述建设目标,施工组织、施工资源配置及施工技术方案等一道道重大难题摆在了全体参建人员面前。为此,参建单位一进场,在思想、认识、目标“三统一”的基础之上,研究确定了工程重要控制性阶段目标和施工主要技术难点。建管局从强化自身工作出发,正确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与山东省各级有关部门团结协作,协调解决了工程建设用地、移民迁建和度汛等问题,及时完成了施工导流和施工用电等工作,赢得了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6年3月8日节制闸工程开工建设。施工单位充分利用汛前3个月有效时间,先期组织右岸部分闸墩的施工。为满足施工进度计划对混凝土浇筑强度的要求,十五局项目部果断投入,购置了先进的“TELEBELT”车载伸缩式混凝土皮带输送机。全体参建人员日夜奋战,创造了浇筑混凝土平均日强度1000方、最高日强度1500方的良好纪录,提前11天完成了2007年年底建设任务。为了既定的目标,工程建设者众志成城,不顾严寒酷暑和阴雨泥泞,放弃节假日,一往无前,完成了工程各阶段性任务。

四、成功解决施工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管局紧紧抓住闸墩大断面薄壁混凝土施工防裂和大型弧形闸门闸墩预应力结构支撑这两大关键施工技术难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和多项课题研究,多次邀请著名专家召开技术咨询会,制定科学周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张拉方案,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取得了良好效果。

由于组织充分,施工技术、措施得当,新设备和有效的资源投入,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工期。混凝土施工防裂技术的综合使用,使节制闸闸墩没有出现结构破坏性裂缝;弧形闸门支铰钢梁振动时效效应技术研究及在枢纽工程中的应用,成功地解决了大型钢结构传统的消应处理方式,既保证了枢纽工程的工期,又为工程节约了资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该项成果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建管局狠抓质量管理措施的落实,做到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相结合;严把检查验收关,确保监理质量检查体系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畅通。工地现场建立了满足工程需要的检测试验室,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

及时验收完工项目,对重要隐蔽工程,成立由监理牵头、质量监督参加的验收小组,联合进行验收。对质量事故和缺陷,坚决按“三不放过”原则及时处理。

五、创建文明工地,安全生产效果好

枢纽工程一开工,建管局就成立了由参建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文明建设工地领导小组,按照水利部、淮委制定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文明建设工地规划及管理办法”,做到单位领导亲自抓,具体工作专人管,领导小组检查落实的创文明方针,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两手抓的宗旨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

分批安排人员参加由水利部、淮委等部门组织的各种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班学习,选派职工参加监理、造价、档案管理等岗位培训。施工项目部做到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根据工程进展,适时在工地现场组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宣贯等讲座。

建管局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长抓不懈,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并上报各年度工程防汛预案,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和保证体系。做到责任落实,检查到位,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项目部编写了《安全操作手册》和《安全防护手册》,发放给职工进行学习。通过“安全生产月”和中国水利手拉手艺术团“珍惜生命”等活动强化工地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优良的安全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工程建设期间,建管局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在《中国水利报》、《治淮》、淮委水利网等媒体上发布千余条工程建设新闻信息和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多次报道了刘家道口枢纽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通过与施工单位签订廉政协议,规范双方单位和个人行为,全体职工严格自律,自觉抵制不良倾向。杜绝了行贿受贿、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历次审计、评审、稽察中没有发现违规违纪事件和工程质量事故。规范的建设管理行为和严格的自律警示,使工程建设始终在廉洁的轨道上前行,做到了工程建设的“三个安全”。

开工以来,工地治安情况良好,未曾发生一起黄、赌、毒现象和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在生活区和施工区设置了醒目的文明施工宣传标牌和安全警示标志牌,材料堆放、设备停放整齐美观。工区内道路平坦通畅,环境整洁,秩序井然。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业余文化活动,展示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2006年、2008年刘家道口枢纽工程两度被评为治淮水利文明建设工地。

六、推进工程进展,建设优良工程

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重大科技课题的攻克,全体参建人员的辛劳,换来了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2006年6月13日完成了右岸4孔拉沙闸闸墩的浇筑任务;2007年4月9日完成了32孔泄洪闸墩的浇筑;2007年12月实现刘家道口枢纽节制闸总体工程量90%的目标;2008年3月23日36孔闸门全部安装到位。2008年5月30日、12月19日枢纽工程分别通过水下、蓄水阶段验收;2008年7月16日至7月21日及2009年10月以来蓄水运行和2009年汛期调度使用效果表明,节制闸各项监测数据正常,运行安全、平稳。

在项目法人的精心组织下,按照水利工程验收规程要求,枢纽工程先后通过了消防、水土保持、土地征迁与移民安置、工程档案和工程环境保护等专项验收,并完成了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

水利部原批复总投资为58285万元,后调整为58883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58883万元。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要求,经项目站对建设单位提交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资料核定,刘家道口枢纽工程共分11个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中9个优良,优良率为82%,主要单位工程全部优良。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

2010年4月19日至23日,水利部组织专家对枢纽工程进行技术预验收并形成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2010年4月23日至24日,水利部会同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山东省临沂市对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刘家道口枢纽工程进行竣工验收。验收结论为:刘家道口枢纽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建设完成,工程质量合格;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清晰,投资控制有效;竣工财务决算已通过审计;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档案、消防设施已通过专项验收;工程初期运行正常,初步发挥了综合效益。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刘家道口枢纽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猜你喜欢

道口闸室刘家
重力式衬砌闸室墙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
有压泄洪洞出口闸室滑移原因分析及修复设计
羽翼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in Hong Kong
利用站内联锁条件的几种特殊道口处理方案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列车接近道口通知电路的改进处理
大尺度、低水头船闸闸室消能工研究
My Summer Holiday
闸室有效体积利用率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