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思考和建议

2010-02-14安徽省水利厅安委会办公室

治淮 2010年7期
关键词:水利水利工程监督

安徽省水利厅安委会办公室

安徽省水利厅一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水系民生、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强化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安徽省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态势整体平稳,取得了良好安全生产效果,为全省水利事业创造了安全环境。

一、安全生产工作经验

(一)明确责任,建立基本制度

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制定了《厅直属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对其认真考核,促进了全厅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制定了《安徽省水利厅安全生产职责暂行规定》,明确了水利厅及其有关处室(包括有行政职能的厅直单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完善了厅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工作机制,强化了“一岗双责”;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监督步骤、流程和措施,列举了参建各方主要安全生产职责和实体防护主要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水利部26号令的贯彻落实;制定了《安徽省水利厅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做到报告及时、责任明确、处置有方。这些制度涵盖了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方面,使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

(二)积极探索,开展安全监督

在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管上,安徽省积极推行“以项目管理为主,对企业管理为辅”的模式,做到规范起步,积极探索。在省水利厅“三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督主体和安全监督职责;对全省安全监督人员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高监督人员业务素质;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为突破,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建设安全监督工作,省直属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工作扎实开展。在强化建设安全监督的同时,认真做好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及“三类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工作。通过两年多的推进,参建各方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职责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进一步强化。

(三)真抓实干,大力治理隐患

在“安全生产年”活动和日常安全监督检查中,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努力做到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化、科学化。在高度重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同时,针对闸上公路桥隐患防范治理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特点,将重大闸上公路桥隐患列入省安委会公布的重大安全隐患名单,引起了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促进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的落实,加快了除险加固的实施。

(四)强化宣教,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安全发展”理念、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在“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中,全省水利系统积极组织举办或参与各层面的“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宣传全省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和水利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组织职工收看“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和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安康杯”竞赛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活动;积极参加水利部举办的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和“民生水利与安全发展”有奖征文活动。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和运行安全为主要内容,以省重点水利工程和厅直属单位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工作,加强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努力保持全省水利安全生产平稳态势。

(二)主要任务

1.预防为主,进一步构建事故防范机制

预防为主是多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改变轻事前防范、重事后处理的不良倾向,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一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管理者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充分认识到水利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民生水利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把安全生产变成习惯行为。

二是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和运行安全为中心,深入细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快水利设施和设备的更新改造,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三是严把安全准入关。把强制性安全标准作为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严格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及水利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退出机制,投标的施工企业及其“三类管理人员”必须持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2.有效监管,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督查

加强安全生产行业监管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注重安全生产监管实效。

一是积极推进建设安全监督。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工作启动时间不长,组织、制度体系还不完善,要积极探索。以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为重点,加大在建省重点水利工程现场监督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和指导,全面推进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根据国务院和省、水利部有关部署,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汛前安全生产检查,确保大检查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以安全度汛、病险水库、在建工程、农村水电、河道采砂、水文测验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水利企事业单位(包括参建各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三是加强小水电建设与运行安全监管。农村水电是一项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有的地方重招商引资、轻安全监管,小水电建设安全和运行安全亟待加强。严格小水电站的立项审批程序,杜绝“四无”水电站的出现,落实小水电安全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小水电站建设安全和运行安全的监督检查,确保小水电站建设与运行安全。

3.强化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途径。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一是认真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个人。在工程建设方面,落实项目法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是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根据《安徽省水利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皖政办〔2009〕98号),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厅安全生产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机制。

三是严格厅直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严格按照《厅直属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厅直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力度,开展全年考核和检查,督促厅直属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促进厅直属单位安全生产态势持续平稳。发生安全事故要按“四不放过”原则认真查处,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4.提高素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

安全素质决定着安全生产工作的最终成效。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是进一步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好转的必然要求,是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的深化。

一是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管理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使广大从业人员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尤其是要加强水利施工企业“三类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培训,加强监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二是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随着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监管职能的强化,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培训和交流,完善安全生产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水利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三是扎实做好宣传教育活动。早安排、早部署,认真开展以“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社会氛围。

5.夯实基础,进一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对安全生产工作至关重要,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事故损害进行补救或避免严重损害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是切实保障安全生产投入。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经费列入年度预算,落实监督管理经费,尤其要确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到位。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措施费用调研、测算工作,从定额、概(预)算层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费用,从源头上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大力支持水利安全生产技术创新,鼓励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着力提高水利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改善水利职工的劳动条件和生产作业环境。

二是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完善水库大坝和水利建设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防止安全事故扩大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加强救援设备的配置。应急管理体制是“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在工程管理和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各项目法人要与当地政府应急体系对接,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置得力。

三是切实做好“十二五”水利安全生产规划工作。水利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要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和分析安徽省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分析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不足,明确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及政策措施,为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十二五”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6.密切配合,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做到“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加强沟通协调,综合治理,形成强大的合力。

一是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联系,互相配合,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运转机制。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既要分工负责、更要形成合力。加强与省安委办和所在地政府安委办、有关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争取他们对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支持。

二是打造有力抓手。从制度上对工程建设安全“综合治理”,把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纳入工程稽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内容。督查时要密切关注建设安全,通报时要严格指出建设安全存在的问题,整改时要明确落实安全方面的措施。同时,加快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把安全生产等不良记录与招投标挂起钩来,通过强有力的手段促进各参建方落实安全生产工作

猜你喜欢

水利水利工程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