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姚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的探讨

2010-02-13沈娜娉胡娟娟陈高阮伟建

自然保护地 2010年1期
关键词:余姚市林带防护林

沈娜娉 胡娟娟 陈高 阮伟建

(1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金华 321001;2余姚市农林局;3余姚市泗门镇政府绿化办 315440)

余姚市地处海陆交替、气候突变地带,极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灾害性气候频繁,而缓冲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却相对较弱,一旦发生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作为余姚市生态公益林重要组成部分的沿海防护林工程,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程,2009年第八次强台风“莫拉克”的侵袭,对余姚市等沿海地区的人民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10亿元,但沿海防护林在台风来临时还是起到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因此编制好余姚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尽快构建余姚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不仅是余姚市沿海林业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证。

1 概 况

1.1 自然条件

余姚市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界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南临奉化市、嵊州市,西接上虞市,北濒杭州湾,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2′~121°25′,北纬29°40′~30°23′,土地(陆域)面积1948931亩,全市山地丘陵、平原(含海涂)、水域(含海域)面积比例为53:29:18。余姚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水量1783mm,市域内的河流均属甬江水系。

1.2 森林资源

全市林地面积90705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46.54%,森林覆盖率 45.05%。在全市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802872亩,疏林地面积771亩,灌木林地面积77697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026亩,苗圃地面积8186亩,无立木林地13621亩,宜林地面积2881亩。全市活立木总蓄积1419153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1374536立方米,疏林蓄积244立方米,散生木蓄积5780立方米,四旁树蓄积38593立方米。全市生态公益林地面积339430亩,商品林地面积567624亩。

1.3 建设现状

余姚市沿海防护林建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已初步形成一整套较为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经验,筛选出了一批适合余姚市海岸生长的木麻黄、女贞等造林树种,区域内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地丰富。通过实地调查,余姚市现有沿海基干林带由两条林带组成,主林带长23.1公里,次林带长4.03公里,宽度约为30米。主林带面积1065亩,次林带181亩。树种主要为木麻黄、女贞、夹竹桃、杨树等,生长良好,但局部有损毁断带。近年来余姚市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建设步伐,已创建17个省级和52个宁波市级绿化示范村,泗门镇还积极创建首批省级森林城镇。此外,通过这几年的努力,余姚市县道以上396公里绿地段已全部绿化,主干道路通道绿化率达到98%以上,农田林网的控制率已基本达标,在此基础上,全市正不断加强丘陵山地防护林建设。

2 规划总体思路

2.1 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以较大幅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质量,构筑林种、树种配置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沿海绿色生态屏障,为创建“余姚生态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2.2 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生态优先的原则。

(2)创新机制、制度保障的原则。

(3)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

(4)科教兴林、确保质量的原则。

(5)林分的改造与基干林带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2.3 建设分期

项目规划分8年建设完成,即2008-2015年,其中规划前期为2008-2012年,规划后期为2013-2015年。

2.4 建设目标

依据浙江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布局以及有关标准,结合余姚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城市发展空间的实际需求,以沿海岸线为主体,以特定立地类型为基本单元,以完善沿海地区基干林带防护林和城镇风景林的布局、结构与功能为中心,提高余姚市的森林覆盖率,使面海一线绿色生态屏障得到初步构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的质量和档次得到全面提高,最大限度地增强森林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规划到2012年,余姚市森林覆盖率达到 45.1%以上,建成基干林带长度52.93km,基干林带达标率100%,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造林成活率 85%以上、造林保存率85%以上,基本构筑成沿海综合防护林体系。到2015年,余姚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45.1%以上,建成基干林带长度 8.2km,基干林带达标率100%,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造林成活率85%以上、造林保存率90%以上。

2.5 总体布局和建设规模

2.5.1 体系构成

余姚市沿海防护林体系从浅海水域向内陆延伸,分为三个建设层次,分别为:沿海基干林带、平原农区和城镇防护林、丘陵山地防护林。

2.5.2 总体布局

根据余姚市沿海防护林三个建设层次的构成特点,及余姚市社会经济条件、现有森林资源及其发展方向等因素,规划全市沿海防护林体系总体布局框架为“三区”,即北部沿海基干林带工程区、中北部低丘平原农田防护林区、南部丘陵山地水土保持林区。

2.5.2.1 北部沿海基干林带工程区

(1)规划建设范围和区域现状

余姚市的海岸属浙江省杭州湾岸段,为泥质岸段,规划沿海基干林带工程区西起黄家埠镇,东至小曹娥镇,全长23.1公里,涉及黄家埠镇、临山镇、泗门镇、小曹娥4个镇。现有基干林带分两段,主林带长23.07km,另一条平行次林带长4.03 km。目前海岸基干林带的宽度约20~30m左右,尚未达到国家提出的100m宽的要求,并且树种单一,主要是木麻黄,有的地段还有缺口断带,整体抗风力弱,急需调整与加强。

(2)规划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区域地处海岸,规划通过对泥质海岸宜林地进行人工造林,对已建泥质海岸基干林带中缺株断带较严重的进行补植修复,形成连续完整防护林带。主要建设内容为三横四纵7条人工造林林带。三横(东西向):修复改造原有主林带27.1km、新建浙东引水工程林带17km;新建20公里长50米宽,主林带建于最靠海的北侧;新建10公里长50米宽次林带于原有主林带北侧;四纵(南北向):姚北大道两侧绿化工程,造林面积45亩;泗门抢险大道两侧绿化工程造林面积54亩;临海大浦江两侧绿化工程造林面积180亩;黄家埠横塘西侧绿化工程造林面积50亩。林带修复主要包括两条林带,原有主林带23.1km;原有次林带4.0km。

2.5.2.2 中北部低丘平原农田防护林区

(1)规划建设范围和区域现状

主要位于五塘江以南、沪杭甬高速公路以北,涉及朗霞街道、低塘街道、开发区、凤山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等各街道(镇)。近年来余姚市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平原绿化以创建绿化示范村庄为重点,加大林网建设力度,狠抓绿色通道建设,建设高标准、大景观、高效益的绿色通道,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同时加大建制镇建成区的绿化投入力度,现已创建17个省级绿化示范村和52个宁波市级绿化示范村。泗门镇还正在积极创建首批省级绿化示范镇。经过前几年的平原绿化达标建设,余姚市的农田林网控制率已基本达标。

(2)规划建设内容和规模

该区建设内容包括林带林网(护路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村(镇)庄绿化及部分低丘造林和封山育林。规划期内对市域新增干线公路两侧及姚江、曹娥江等主要干流两侧的各类宜林地,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营造护岸护路林带,主要是对329国道复线小曹蛾-黄家埠段、谭家岭东路、高速公路城东连接线进行造林绿化,并对其它干线公路两侧的绿化进行改造、补植;对平原农区路、河、沟、渠、堤等地段的其他宜林地,营造农田防护林带(网),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0%以上,交通干线两侧农田林网控制率达95%以上,网格面积控制在300亩 以下,建成美化效果好、防护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林网。

村(镇)绿化建设包括城镇绿化与村庄绿化。规划按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要求进行城镇绿化,规划建设好黄山公园、兆园、舜水游园和龟山公园等工程,完善余姚江两岸绿化,及新开发的工业园区绿化等工程,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的品质。对集镇规划范围内的街道(道路)、城镇公园、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功能区隔离带等各类宜林地,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营造以乔木树种为主的行道林带、风景林、隔离林带和各类绿地。余姚村庄绿化的重点是北部平原区域的村庄,规划对村庄宜绿化地段营造景观林、片林、林带、经济林,发展庭园林业经济,建设绿化示范村(镇),共同促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营造平原农区和城镇防护林面积3285亩,其中护路林长度 136km,面积 1230亩,农田林网长度137km,面积2055亩,村镇绿化55个,林木株数55万株。

2.5.2.3 南部丘陵山地水土保持林区。

(1)规划建设范围和区域现状

位于沪杭甬高速公路以南的山地丘陵区域,涉及四明山镇、大岚镇、梁弄镇、鹿亭乡、大隐镇、陆埠镇等乡镇。本区地势相对较高,地貌以低山、中山为主,地处城镇建设区域周围,是余姚市的生态屏障,分布有四明湖、陆埠水库和后杨岙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及四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东岗山省级森林公园、革命胜迹、史前人类文化遗址河姆渡等自然和人文胜景,余姚市生态公益林主要集中于该区域。

(2)规划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工程区建设内容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低效林改造三部分。对除海岸基干林带外的广大工程区内、适宜开展人工造林的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和部分疏林地进行人工营造防护林。规划营造丘陵山地防护林66870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 8670亩,封山育林面积 44700亩,低效林改造13500亩。

3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保障余姚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积极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宣传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全民的思想认识,尤其是要提高各级决策者的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主动参与沿海防护林建设保护的良好氛围,从而加强余姚市的沿海防护林建设保护管理工作。

3.2 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各级领导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各级林业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和发改、财政、水利、交通、海洋、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对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筹规划,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共同推动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3.4 加强管理,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严格工程管理,确保造林质量和工程质量。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厉打击破坏沿海防护林林地与森林资源的行为,做好沿海防护林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使造林绿化工作成果得到巩固。

3.5 增加科技含量,建设高质高效的沿海防护林

建立健全各级科技支撑体系,做好科技支撑指导及科技服务工作。在沿海防护林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尽快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先进管理模式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的同时,建设高质高效的沿海防护林。

4 结 语

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不仅能提高沿海地区防灾减灾能力、维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促进余姚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构筑起了绿色生态屏障,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建立起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建设休闲景观林带,全力打造城市亮丽的风景线,从而进一步提升余姚市的城市形象和品位。因此加快做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余姚市林带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余姚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
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