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2015-06-27李兆明

天津科技 2015年8期
关键词:毛白杨林带绿化带

李兆明

(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天津 300324)

科学与社会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李兆明

(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天津 300324)

以公路两侧具代表性植被类型样地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乔灌混交林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比乔木纯林的效果更好;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绿化带对噪声的总衰减量每10m的增量约为3dB,绿化带愈量衰减每10m的增量约为1dB;林带对噪声的衰减作用与林带的能见度成反比,该研究数据证明,当林带的能见度在20m以下时,具有比较理想的降噪效果。

交通噪声 绿化降噪 林带宽度 林带能见度 林带结构配置

0 引 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公路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近几年公路交通在我国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车辆产生的噪音也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路两侧辐射较强的交通噪声,给沿线的声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对交通噪声进行有效防治已迫在眉睫,如何治理和改善公路沿线声环境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对于交通噪声的治理,主要从声源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和受声点防护等3方面入手。[1]在降噪目标量不大的情况下,发展绿化带来减少周围环境大气和噪声污染被公认为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1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对京顺路绿化带现场监测,监测点位选定5处具有代表性的林带。布点方式:距路侧10m处林带边缘为第一个测点,并向林带内延伸在10m、20m、30m处布设测点测定噪音值。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在各测点用噪声计同时测定,噪声计测量时距地面1.2m,由噪声计统计输出相应参数,随后进行室内计算分析。

在样地选取5处结构、配置及能见度具有代表性的林带,分别为林带1:刺槐、油松与构树混交林;林带2:油松、刺柏与连翘混交林;林带3:刺槐与圆柏混交林;林带4:柳树与侧柏混交林;林带5:毛白杨纯林。在每个林带处测量时,声级计放在林带的横断线上,在每条横断线上,测点间距10m,从边界开始,依次标注0m、10m、20m、30m。

2 结果与分析

按照上述布点测试方案,林带总的衰减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林带总衰减噪声量Fig.1 Total noise reduction by forest belts

在所有数据中,林带1总的噪声衰减量最大,在10m、20m、30m处分别为3.8dB、8.2dB、12.2dB。林带1与林带2均为乔灌混交林,但由于林带1的树种为刺槐与油松,并伴有一定的构树,因此林带中层的枝叶较林带2更为茂盛,能够有效地阻挡大量从林带中层穿过的噪声声波。

林带2的降噪效果在5组数据中仅次于林带1,在10m、20m、30m处分别为3.6dB、8dB、11.8dB。林带2与林带3的数据对比说明,乔灌混合的林带结构配置类型与单一的乔木林相比,降噪效果更好,因此在路侧绿化带配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林带类型。

林带3的降噪效果与林带2差距较大,但与林带4的效果比较相近,在10m、20m、30m处分别为3dB、5.8dB、10.4dB。由于林带2为乔灌混交林,与林带3在林带类型上存在差异,而与林带4同属乔木林带,所以与前者差距要比后者大。数据对比说明林带类型对噪声衰减作用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林带4与林带3降噪效果比较接近,但与林带5的差距较大。在10m、20m、30m处的衰减量分别为2.8dB、5.4dB、10.2dB。虽然林带3、林带4、林带5均为乔木林,但林带5是毛白杨纯林,与前两者相比,毛白杨更为高大,且枝干较光秃,故其能见度较高。

林带5的降噪效果在几组数据中是最差的,在10m、20m、30m处的降噪量分别为2.0dB、4.3dB、8.2dB。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毛白杨林带的树种结构单一,高大的毛白杨林带枝叶多集中在上层,在中低层的能见度要比其他林带高,因此当噪声穿过时,大部分噪声直接穿过了毛白杨林带,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和反射,因此造成了衰减量不理想的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利用绿化带降低噪声,其效果取决于树种、能见度、林带宽度、树冠高度以及枝叶密度等,其中能见度和宽度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噪声源与建筑物之间,要合理配置由乔木和灌木组成的混交林绿化带。林带最好是稠密的高树,分枝点低,枝叶茂密,垂直分布,并高矮搭配。

①通过试验结果可知,不同林带的降噪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乔灌混交林的降噪效果要高于乔木纯林带,对噪声的吸收与反射作用更强。在本文中,刺槐、油松及构树混交林(林带1)的降噪效果最好,毛白杨纯林带(林带5)的降噪效果最不理想。

②林带的能见度是影响对噪声衰减效果的重要因素。能见度与噪声衰减量成反比,能见度越低,说明植被的枝叶越茂密,其降噪效果也就越好。试验结果证明,降噪效果最好的林带结构(林带1)能见度最小(10m);反之,降噪效果最差的林带结构(林带5)能见度最大(40m)。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充分说明能见度对林带降噪影响极为重要。

③林带宽度是另一个影响降噪效果的因素。林带宽度与噪声衰减量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噪声衰减量随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等林带条件下,0~10m、10~20m、20~30m的降噪效果依次递增。本试验结果中,降噪效果最好的是林带1的20~30m处,衰减量为3.5dB;降噪效果最差的是林带5的0~10m处,衰减量为0.6dB。

本研究由于研究条件所限,没有能够对公路林带高度、长度、种植密度、林下覆盖物、季节变化等多种因素对噪声衰减的影响作全面的研究,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完善。

[1] 丁亚超,周敬宣,李恒,等. 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衰减的效果研究[J]. 公路,2004(12):204-208.

[2] Aylor D E. Noise reduction by vegetation and ground[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72(51):197-205.

[3] 解宝灵. 绿化带对交通噪声的影响[J]. 山西科技,2003(4):31-32.

[4] Martens M J M. Noise abatement in plant monocultures and plant communities [J]. Applied Acoustics,1981(14):167-189.

A Preliminary Study on Noise Reduction Effect of Road Green Belts in Beijing

LI Zhaoming
(TMWSDI,Tianjin 300324,China)

In this paper,sample plots with representative vegetation types on road sides were taken as the main object of the stud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een belts composing of trees and shrubs have better noise attenuation effect compared with those only composing of trees;the role of forest on traffic noise attenuation enhances with the distance,with a total noise attenuation amount of 3dB per incremental 10meters and an excess attenuation of 1dB per 10meters;the role of forest on noise attenuation varies inversely with its visibility,and the research data showed that when the visibility of forest is below 20meters,the noise reduction effect is ideal.

traffic noise;noise reduction by forestation;belt width;belt visibility;belt configuration

X593

:A

:1006-8945(2015)08-0066-02

2015-07-03

猜你喜欢

毛白杨林带绿化带
最美城市“绿化带”
缩短毛白杨移栽缓苗期关键技术
伐根嫁接毛白杨生长规律与木材质量研究
不同配置乔灌混交林防风效益的风洞试验
毛白杨缓苗期研究进展分析及展望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种子
风景
毛白杨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