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方式和采收时间对豌豆芽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010-02-10刘乃森刘福霞张鸾

长江蔬菜 2010年10期
关键词:芽苗菜极差总产量

刘乃森,刘福霞,张鸾

(淮阴师范学院,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淮安,2233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消费不仅仅满足于数量上的需要,而是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芽苗菜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1],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属绿色无公害食品[2~3],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同时其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价值高,也受到菜农的喜爱[4]。豌豆芽苗菜不但味道鲜美独特,而且营养价值高。据报道,每100 g豌豆芽苗菜中含蛋白质4.9 g、脂肪 0.3 g、维生素 C 53 mg、维生素 B10.15 mg、维生素 B20.19 mg、钙 156 mg、磷 82 mg、铁 7.5 mg[5]。但当前豌豆芽苗菜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菜农收获一次后就将残留部分丢弃的现象,这不仅造成浪费,也降低了生产效益。豌豆为子叶不出土作物,商品部分是由种子干物质及外界提供的水分吸收转化而成,经一次采割后的种子硬实度较大,说明子叶中的营养物质并没有完全转化[6],只要提供合适的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仍可继续生长。利用豌豆芽苗菜的这种多批次生产特性,可以节省生产用种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7]。本文主要研究了浸种时间、播种密度、第1次和第2次收获时间对豌豆芽苗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期望为豌豆芽苗菜的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选择颗粒饱满、有光泽、大小均匀的中豌六号新种子,剔除虫蛀、霉变、畸形种及杂质。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9年5月在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进行。试验因素设浸种时间、播种密度、第1次收获时间和第2次收获时间4个因素,采用L16(45)正交表进行4因素4水平共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8]。各因素水平见表1。

根据试验方案中的播种密度,按试验号分别称取所需种子。将种子用水淘洗3遍,接着进行温汤浸种(55℃,15 min),最后根据试验方案中的浸种时间将各处理的豌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浸种过程中每8 h换1次水,浸种结束后再淘洗种子3遍,轻轻揉搓并用水冲去种皮粘液,最后捞出种子滤去多余水分,均匀铺撒在育苗盘上。育苗盘使用前用1%高锰酸钾液消毒10 min,并清洗干净。播种后,每4盘为一叠,上下各放张纸并打湿,进行叠盘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给苗盘均匀喷水,并进行一次倒盘,尽量使每盘的环境条件一致,保证出苗整齐。待芽长至2~3 cm时,将苗盘分盘至栽培架上,于弱光下培养。栽培过程中,每天用臭氧灭菌器灭菌20 min[9]。环境湿度利用加湿器控制,白天每隔2 h喷雾1次,晚上每隔3 h喷1次,每次喷雾持续20 min,使材料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按试验方案培养到所需时间后测量株高并收获,株高的测量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约5株,取平均值。收获时剪取茎基部第1个侧芽以上部分,称质量得产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表1 各试验因素水平

表2 两次收获时芽苗菜株高与产量

表3 第1次收获时株高和产量的极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1次收获时芽苗菜的株高与产量分析

第1次收获时株高的极差分析见表3。各因素指标的极差R只有大于Re才表示其因素效应的存在。由表3可看出,播种密度(B)对芽苗菜第1次收获时株高有显著影响,浸种时间(A)和第1次收获时间 (C)2因素对豌豆芽苗菜株高的影响则不显著。

第1次收获时产量的极差分析见表3。由表3可看出,播种密度(B)和第1次收获时间(C)对芽苗菜第1次收获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播种密度(B)的影响大于第1次收获时间(C),而浸种时间(A)的影响则不显著。因素B中B4均值最大,因素C中C3均值最大,因A因素的影响不显著,为了节省时间,浸种时间可以采用A1水平,所以A1B4C3的组合为本试验中优化豌豆芽苗菜第1次产量的最佳组合措施,即浸种时间为13 h,播种密度为2.71 kg/m2,第1次收获时间为11 d。

2.2 第2次收获时芽苗菜的株高与产量分析

第2次收获时株高的极差分析见表4。由表4可看出,播种密度(B)和第2次收获时间(D)对芽苗菜第2次收获时的株高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第2次收获时间(D)的影响大于播种密度(B),而浸种时间(A)和第1次收获时间 (C)2因素对豌豆芽苗菜第2次收获时株高的影响不显著。

第2次的收获时间和播种密度均显著的影响了芽苗菜的株高,而第1次收获时,仅播种密度有显著的影响。比较表3中C因素和表4中C因素的极差R可以发现,表3中的R值大于表4的,且表4中的R值很小,这表明第2次收获时,各材料仍在快速生长,而第1次收获时,材料已几乎不再生长。同时可见,收获时间均为9,10,11 d的处理,表4的株高均小于表3的,这说明豌豆芽苗菜在第1次收获前的平均生长速度较快,而收获后的生长速度减慢了。

第2次收获时产量的极差分析见表4。由表4可看出,浸种时间(A)、播种密度(B)、第1 次收获时间(C)和第2次收获时间(D)4个因素对芽苗菜第二次收获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为A>D>B>C。

表4 第2次收获时株高和产量的极差分析

表5 总产量的极差分析

2.3 芽苗菜总产量的分析

总产量为第1次和第2次收获的芽苗菜产量之和,其极差分析见表5。由表5可看出,浸种时间(A)和播种密度(B)对芽苗菜的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播种密度(B)的影响大于浸种时间(A),而第1次收获时间(C)和第2次收获时间(D)2因素对豌豆芽苗菜总产量则影响不显著。因素A中A1均值最大,因素B中B4均值最大,鉴于因素C和D的影响不显著,为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效益,取C和D因素的1水平,所以A1B4C1D1组合为本试验中优化豌豆芽苗菜总产量的最佳组合措施,即浸种时间为13 h,播种密度为2.71 kg/m2,第1次收获时间为9 d,第2次收获时间为第1收获后8 d。

3 小结

①播种密度显著的影响着第1次收获时的株高;播种密度和第2次收获时间对第2次收获时株高有显著的影响。

②播种密度和第1次收获时间对第1次收获时的芽苗菜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第1次收获芽苗菜的最高产量优化措施为浸种13 h,播种密度为2.71 kg/m2,第11天收获。

③浸种时间和播种密度对芽苗菜的总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总产量的最优化栽培措施为浸种13 h,播种密度为2.71 kg/m2,播种后第9天收获1次,第2次收获时间为第1收获后8 d。

[1]李春琳,张甜.芽苗类蔬菜的发展动态及其展望[J].长江蔬菜,2002(12):40-43.

[2]刘福霞,刘乃森,何莉,等.浸种时间对黑豆芽苗菜产量及蛋白质和Vc含量的影响 [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 855,9 860.

[3]柏文军,汤万顺,蒋全琴.如何生产芽苗菜[J].上海农业科技,2000(5):66.

[4]刘乃森,刘福霞,胡群,等.播种密度对萝卜芽苗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7):84-85.

[5]刘桂兰.无公害芽苗菜营养价值分析[J].现代农村科技,2009(2):20.

[6]孙洪友.活体芽菜豌豆苗的再生技术[J].农村发展论丛,1999(7):29.

[7]吴叶青.豌豆芽多批次生产技术[J].当代蔬菜,2006(9):33.[8]王颉.试验设计与SPSS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邵长敏,徐传星.臭氧杀菌技术[J].山东农机化,2003(4):32.

猜你喜欢

芽苗菜极差总产量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11月化肥总产量继续下降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全收获”的教育策略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我国70年来粮食总产量增长4.8倍
芽苗菜达人
在分位数回归中结构突变的经验极差检验
芽苗菜
2015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达5090万吨
方差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