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芯大白菜品种筛选试验

2010-02-10蔡娜丹许映君徐伟韦

长江蔬菜 2010年10期
关键词:叶球天福抗病性

蔡娜丹,许映君,徐伟韦

(浙江省慈溪市农技推广中心,315300)

大白菜作为秋冬季的主要露地作物,在浙江慈溪栽培历史较长,但当前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球叶色青、品质和口感略差等问题,这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从韩国和日本引进的黄芯大白菜品种,球叶色泽鲜黄、口感糯、品质优,商品性佳,深受市场的欢迎,成为超越普通大白菜的优良品系。慈溪市农技推广中心通过引进几个黄芯大白菜品种开展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环境条件栽培的黄芯大白菜品种,优化本地秋冬季大白菜的栽培品种,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引进黄芯大白菜试验品种6个,分别为NO730、NO718、NO614(均由三雄种苗提供),黄佳75,黄佳65,天福 75。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慈溪市附海镇东海绿色农场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个品种,3次重复,共18个小区。小区长13.5 m,畦宽1.2 m,小区面积16.2 m2。每畦种2行,以株距45 cm,行距60 cm标准定植,每小区种60株,每667 m2种2 300株左右。播种日期为2009年8月26日,移栽日期9月22日。播种前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45 kg,四周设保护行。

试验期间定期调查,在10月,11月,12月每个月进行调查1次,测定其生长发育速度,以确定生育期熟性迟早,考查各品种的生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生长进程调查比较

从表1可知,NO730、NO614的植株生长速度较快,长势旺,黄佳65、天福75长势最弱,黄佳75长势一般。从12月4日的调查结果看,三雄种苗公司的3个品种属于株型较高大的类型,株高与开展均比黄佳65、天福75高10 cm以上,比黄佳75高3~4 cm。据采收前目测田间生长势,生长势由强至弱的排列顺序为: NO718、NO614>NO730>黄佳 75>天福 75>黄佳65。

2.2 叶球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黄芯大白菜区别于普通大白菜就在于叶球品质上的优越。为了更好地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品质性状,特开展了叶球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各项测定。从外观上看,NO718、NO614表现叶球球径大,最大叶较大,叶柄较长,但叶球较松。心叶色泽除了NO718为黄色,NO730、NO614皆为浅黄色,并且田间发病株数多,抗病性差,综合性状表现不佳。黄佳75叶球大小中等,手感紧实度较好,叶数22片,心叶色泽黄,抗病性在6个参试品种中表现最好。黄佳65与天福75因植株较矮小,叶球偏小,但结球紧实,心叶色较黄。抗病性黄佳65弱,天福75较强(表2)。

2.3 各品种产量差异比较

为了最终确定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在该试验中采取单球毛质量与净质量测定比较及小区产量调查。从表3可知,单球毛质量与净质量以NO614为最大,分别是4.95 kg和2.95 kg。黄佳65最低,仅为2.25 kg和1.5 kg,但净菜率以天福75最高,为71.2%。从小区产量上看,由于NO730、NO718、NO614、黄佳75球形大,单株质量大,因此,产量较高。667 m2产量最高的是NO614,为 4 786 kg;其次是 NO718,为 4 772 kg。NO730、黄佳 75次之,但 667 m2产量也在4 400 kg以上,最低的是黄佳653,仅为3 745 kg。 由于 NO730、NO614抗病性弱,病株多,产量也受一定影响,如能加强病害预防,产量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表1 黄芯大白菜各品种植物学性状比较

表3 各品种产量比较

表2 黄芯大白菜叶球品质及性状调查

3 小结

通过以上各项指标数据表明,在参试的6个品种中,由三雄公司提供的NO730、NO718、NO614表现植株高大,长势较好,球叶品质与丰产性较好,但NO730与NO614存在发病严重、心叶色泽浅的缺点。相比而言NO718的产量、抗性与品质综合评分在3个品种中居首位。黄佳75在田间生长势中等,抗病性最强,产量高,心叶色泽黄,通过市场反馈较受欢迎。黄佳65、天福75各项表现均不如其他品种,不建议继续推广。NO718、黄佳75两个品种建议开展进一步示范研究。

猜你喜欢

叶球天福抗病性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保康红豆杉性别分化过程中大小孢子叶球和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适宜慈溪市种植的紫甘蓝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孙天福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凝心聚力,传播幸福
姚天福力驳忽必烈
春甘蓝品质性状与裂球性关系研究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