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萌发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010-02-10韩春梅

长江蔬菜 2010年10期
关键词:豇豆发芽势发芽率

韩春梅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分院,四川成都,611130)

温度是植物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基本条件之一,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种子活力,造成发芽和出苗不良。关于温度对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报道很多[1~2],但目前对豇豆种子不同温度对发芽影响的研究尚无详细报道。

主要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豇豆种子的发芽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旨在为豇豆生产确定合理的播期,为田间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的豇豆(成豇7号)种子购于四川省农科院。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9年4月10日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学园艺系实验室进行。发芽温度共设6个处理, 分别为 18℃,22℃,25℃,28℃,30和 35℃,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重复30粒种子。试验前选取粒大、饱满、大小一致的种子,用5.25 g/L次氯酸钠消毒15 min,然后用蒸馏水洗4次,每次1 min。将受试的豇豆种子放置在垫有两层滤纸、直径为9 cm的皮氏培养皿中,然后将培养皿放到各处理温度的人工气候箱黑暗中进行萌发试验。试验过程中记录发芽势、最终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标准为胚根突破种皮,以发芽高峰出现的日期统计发芽势。当有种子发芽时开始记载,每24 h观察记载1次,整个过程保持发芽床湿润,以免影响种子发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均参照陈建勋等[3]的方法,最后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发芽指数:GI=∑(Gt/Dt),式中Gt代表在t时间内的发芽数,Dt代表相应的发芽天数。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 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但2个处理间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18℃和35℃显著抑制了豇豆种子的萌发,发芽率分别较最高值下降了79.6%和11.2%;而18℃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分别较其相应的最高值下降了82.2%和85.0%。由此可见,28℃和30℃有利于豇豆种子的萌发。

2.2 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30℃时SOD、POD活性最高,分别为 175 U/g和 1 422 U/g,25℃和 28℃的 POD活性也较高,但与22℃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温度达到最低18℃时,POD活性才显著受到抑制,较最高酶活性降低了53.1%;而SOD活性在18℃,22℃,35℃下显著受到抑制,较最高的SOD活性分别降低了19.4%,18.3%,16.0%。

表1 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图1 不同温度处理下豇豆胚根SOD、POD活性

由此可见,当温度达到30℃时,豇豆幼苗胚根的SOD、POD活性均达到最大,有利于幼苗的后续生长。

综合所有指标来看,30℃是豇豆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3 结论与讨论

①不同温度处理对豇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8℃和30℃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高,有利于豇豆种子的萌发。

②综合豇豆种子萌发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来看,30℃是豇豆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

[1]曹林奎,唐洪妹,陆小毛.四棱豆种子萌发和出苗温度伤害[J].农业学报,1996,12(3):60-63.

[2]张建华,何云海,陈铭获.温度对爆裂型玉米萌发和出苗的影响[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4(12):257-259.

[3]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9-124.

猜你喜欢

豇豆发芽势发芽率
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5种草坪草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Informations pratiques Recettes chinoises
5种植物激素对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耐旱耐盐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分析初报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豇豆先生变魔术
种子发芽势对作物田间出苗率的重要性分析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低温及赤霉素处理对丝绵木种子萌发的影响
清淡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