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的低碳畜牧业在行动

2010-02-10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戴旭明

中国畜牧业 2010年20期
关键词:排泄物畜牧业有机肥

○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戴旭明

中共浙江省委在近期召开的十二届七次全会上作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号召全省人民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在浙江这个既是经济强省、又是资源小省的背景下提出的,将成为长期奋斗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浙江的畜牧业也不例外,受饲料资源、水电、土地、环保等严重制约,走生态环保、经济高效的低碳畜牧业道路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按照定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在畜牧业发展进程中,一直在推广的节粮型畜牧业、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畜牧业,以及提高效率和生产水平的先进技术都与低碳畜牧业一脉相承。浙江推进低碳畜牧业的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资源,做好增产节本文章

1.充分利用牧草秸秆、工业下脚料等饲料资源。由于饲料资源短缺,浙江畜牧业尽可能地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如大部分秸秆尽可能地用作牛羊兔饲料,通过“过腹还田”转化利用其营养价值,大部分林下牧草通过放牧或人工采收用作饲料。在浙江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每年饲养400万只肉羊、7万头奶牛和500万只兔子,同时培育了全国著名的浙系长毛兔、湖羊等产业,成为浙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规模猪场、鸡场也用牧草代替部分饲料,不但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降低饲料成本,还能提高产仔数,改善鸡肉风味。

可利用的食品工业下脚料也是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豆腐渣、酿酒渣等各种饲料与养殖场协议挂钩,成为牧场的重要饲料来源,几乎所有的奶牛场、羊场都有稳定的糟渣类饲料来源。宁波市还专门组织收集餐饮垃圾,通过工厂集中加工处理,制成专用商品饲料为畜牧业所用,减少了城市排放压力,也增加了饲料来源。

2.通过农牧结合,充分利用畜禽排泄物资源。伴随畜牧业产生的畜禽粪尿既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但也是种植业的优质肥料。浙江省从2005年起开始对100头存栏猪以上规模的场户进行了治理,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在广大群众中树立了“畜禽排泄物是放错了地方的好资源”。结合污染治理,在全省建设了125家有机肥厂,收集了养殖户的畜禽粪便。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有机肥使用的补贴政策,提高了群众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据省内各地反映,现在有机肥厂的产品很少有积压现象,成为农业增产增效和绿色农产品生产重要前提。

农村能源——沼气也是低碳畜牧业的重要产品,结合排泄物治理,把沼气工程作为治理工序之一。在降低粪尿有机物含量的同时,产生了大量沼气,可以作为农村的重要清洁能源,特别是小规模养殖农户利用沼气的效率更高,取代许多柴禾或石油气消耗,也减少排放温室气体。

3.依靠科技,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推广以环保节约为主的绿色饲料,尽量使用多种酶制剂、微生物制剂,合理搭配磷、钙和常量元素,减少重金属铜、锌等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使主要畜种的饲料转化率接近国外水平,通过减少饲料用量直接提高养殖效益。同时,通过限制使用高铜含量,使猪粪便不再是黑色,减少对环境的排放量。对饲料和添加剂的成分实行严格审批和抽检,控制各种有害物质的使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是坚持多年的工作。在选择推广节粮型品种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做好农牧结合,全省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养殖方式,如利用冬闲田搭棚养鸡,稻田养鸭、冬闲田种草养鹅,利用山林、果园养鸡放羊等形式,在空间、时间上为畜牧业提供条件,也利用了种植业中可利用的零散资源。现在浙江上市的肉鸡中,大约有一半是通过放牧的。放牧地方品种鸡在育雏结束后,就在野外放养,控制精料用量,让鸡在野外自己找食,既控制饲料用量,又提高了鸡的品质。

在节粮降耗的同时,与绿色畜产品生产相结合,通过产地认证和产品监测,规范牧场的标准化管理,推出了一大批绿色无公害畜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要。

4.依靠设施,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受土地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浙江省部分规模牧场在向全封闭、智能化牧场发展。主要目的是节约土地、提高生产水平和劳动效率,如诸暨市茂阳养殖公司,由于土地限制,把原有传统的繁殖猪舍改建为智能化的全自动控制猪舍,同样规模的母猪群,土地节约一半以上,劳动力减少一倍多,全程猪成活率大幅度提高,虽然一次性设施投资和电的用量有所增加,但总体效益得到提高。在近年猪的疫病复杂严重的环境下,这种空气净化的智能化装备更有必要,全省已经有十多家大型猪场正在建设这类牧场,通过设备的转型升级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实现低碳畜牧业。

5.调整布局,推进发展。浙江实施畜牧业“西进东扩”战略,就是借鉴欧洲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把畜禽的排泄量和周边种植业对有机肥的消纳量合理配套。但浙江省畜牧业的区域布局不够协调,嘉兴等畜牧业主产区养殖总量偏大,局部地区超过了种植业的承载能力,造成污染。而温台丽等山区丘陵发展余地大,畜禽养殖总量不足10%。,所以,必须优化畜牧业布局,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农村能源产业的有机结合和资源循环利用。经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推进,这种不平衡状况得到明显改进,温台丽三市的畜禽养殖量增加,主要畜产品自给率提高11个百分点。

6.治理污染,保护环境。自2005年开始,省政府将畜禽排泄物治理列入“811”环境整治工程,对存栏生猪100头、牛10头以上的场户进行了治理,今年又对存栏生猪100头、牛10头以上的4600个场户进行治理。经过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齐心协力,到2009年底,累计投入资金8.91亿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资金3.1亿元,完成9679个年存栏猪200头、牛20头规模养殖场治理和125个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带动各地自行治理畜禽场7889个。在环境整治中,各级畜牧部门克服了单纯治理的做法,探索出了一条以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为纽带、农牧结合的新路子,改善了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和政府满意、群众满意与业主满意的良好格局,生态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

二、畜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今年,浙江省在继续抓好规模场户治理的同时,把重点延伸到畜牧业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结合,在一定区域内做到种养平衡和紧密结合。如宁海县一个十万亩面积的农业综合园区,规划布局了多种农作物和畜牧场,其中,有猪场、奶牛场、家禽场,使秸秆等农作物下脚料变成饲料,牧场的粪尿成为有机肥,实现种养平衡。对密集饲养区的村庄进行全村整治,通过统一规划,把畜禽粪尿集中收集处理,用于种植园,使畜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低碳畜牧业作为一个新的理念,浙江正在探索实践着。

猜你喜欢

排泄物畜牧业有机肥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猫咪为何埋便便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