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

2010-02-10陕西省南郑县畜牧兽医站蒋晓波

中国畜牧业 2010年20期
关键词:畜产品兽医畜禽

陕西省南郑县畜牧兽医站 蒋晓波

陕西省汉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蒋庆军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还需要技术和管理措施做保障。要谋长远化,着力构建兽医政策法律、兽医工作、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防控支撑“五大体系”,夯实兽医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创新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管理、兽药监管和残留监控、兽医事务协调交流合作“五大机制”,推动兽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多渠道、全方位进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普及。

1.规范生产达标畜产品是现在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生产安全优质的畜产品已成为人们的呼声,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畜产品安全生产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畜产品的选择更加挑剔。“无公害、绿色食品”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首选,已成为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要迎合时代的潮流,积极提倡畜产品的安全生产,转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观念,大力发展高质量健康无公害绿色食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是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的必然选择。

目前,汉中市农村大部分地方还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阶段,“一把玉米,一把草”的饲喂方法普遍存在。农村养殖业多以分散、家庭式的饲养为主,规模从几头(几只)到上百不等。多数农村养殖户养殖规模较小,生产不规范,产品没有标准,达不到规模化工厂生产的要求。要想在新品种推广、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品出售检疫等方面实行统一难度较大,造成畜产品档次低,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难以保证的被动局面。大力推行适度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利于提高养殖科技含量,而且更利于畜产品安全质量控制。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扶持奖励政策,一方面,鼓励发展企业化经营为主的规模化养殖场;另一方面,选择养殖基础较好的区域,组织分散养殖户建设区域性的养殖小区。

建立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的建立要获得产地环境条件认证,要求无公害畜禽产地应当符合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的标准要求,区域范围明确,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的生产管理有章可循,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的标准要求,严格执行各种畜禽的兽药使用准则、兽医防疫准则和饲料使用准则,禁止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有完善的用药、防疫、生产和销售及无害化处理记录档案(畜禽养殖档案)。无公害畜禽基地应有标志牌,标明范围、产品品种、责任人。生产出的畜禽产品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标识要规范清楚,引导人们去食用无公害绿色食品,同时对没有进行无公害认证的畜产品要进行常年监测监督,发现不合格产品要查根溯源从重处理。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畜产品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关键问题。

畜禽饲养场或饲养小区选址要合理,应优化饲养条件,防止环境污染,肉品企业加工厂区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保要求,生产区布局合理,建筑材料和工艺流程符合有关规定,关键控制点要严格遵守操作,无害化处理消毒设施齐全。

2.严格控制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药物残留问题是制约畜产品出口的瓶颈,也是最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因此,要树立生物安全理念和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针对现代化饲养管理体系下疫病控制的新特点,生物安全已经和药物治疗、疫苗免疫共同组成了疫病控制的三角体系,通过生物安全的有效实施,减少在饲养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严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药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兽药。要做好药物来源、用药品种和数量登记,科学用药,以消除药物残留的危害。

3.提高饲料质量保证。饲料是生产畜产品的原料,饲料要求在改善营养性、适口性和生物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解决饲料的安全性。全面启动动物饲料安全工程,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饲料标准化体系,建立饲料安全信息体系,提高饲料行业管理水平,提高饲料产品质量,为饲养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对违法生产、经营、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影响饲料和养殖业安全的行为应予以处罚。加快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推广,通过宣传和教育,实现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消费的良性研发,并提高使用者对饲料安全因素的认识,确保饲料安全可靠。

4.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动物保护工程。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疫病的防治不可分,尽管有些疫病可以治疗,但疫病所带来的危害和治疗药物所产生的残留都会影响畜产品的安全生产。“防重于治,预防为主”早已成为不可否认的真理,但不少畜牧从业人员对此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相反对治病却非常重视,一旦发生疫病就期待着用药就好。显然,疫病防治应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及早发现,将疫情消灭在萌芽之中,能够把疫病消灭在场外,乃是疫病控制的上策;如能坚持实施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增强动物抗病力和消灭养殖场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使畜禽不易患病,这是疫病控制的中策;而一旦发生疫病,再去诊治,则是疫病控制的下策。要创造适合动物生长、发育、生产的饲养环境,培养健康的种畜群,保持清洁的饲养环境,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增加和蔓延,进行适时接种和科学的免疫,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及有害化学药品的使用,使畜产品生产步入安全、有序的轨道。

要以动物保护工程项目和无动物疫病区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加强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动物疫病预防冷链建设;完善我国兽医实验室体系,加强动物疫情测报、流行病学研究、风险评估等动物疫情管理基础工作等。

5.加强动物检疫监督,保证产品安全产出。目前,检疫制度还不是很完善,致使健康动物走明道,病死动物走暗道,没有从根本上将病死动物控制在原产地。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动物卫生和畜产品的质量都要经过认真的检疫检验,以生产健康优质的畜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为目的,使畜产品生产走上健康的轨道。

6.加强畜产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逐步建立健全畜产品信息可追溯制度,畜牧信息档案必须反映动物进圈、兽药和饲料使用情况,以及防疫消毒、隔离治疗、休药期、出栏、屠宰、检疫检验、冷却、销售等原始数据,对没有有效标识的畜禽一律不准上市流通;出现问题的畜禽,将按标识号码索查免疫档案,并追究有关责任。

7.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公民自我保护意识。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促使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依法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对畜产品生产单位和个人进行安全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猜你喜欢

畜产品兽医畜禽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我是兽医志愿者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