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脑白质病MRI诊断价值

2010-02-10徐焱陈波常慧贤

中外医疗 2010年25期
关键词:脱髓鞘髓鞘侧脑室

徐焱 陈波 常慧贤

(河南焦作第二人民医院MRI室 河南 焦作 454000)

儿童脑白质病MRI诊断价值

徐焱 陈波 常慧贤

(河南焦作第二人民医院MRI室 河南 焦作 454000)

目的 探讨儿童脑白质病MR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80例具有完整临床及颅脑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0例儿童脑白质异常分为4类:(1)儿童脱髓鞘病变43例;(2)髓鞘形成不良性疾病12例;(3)髓鞘发育延迟10例;(4)不明原因的脑白质异常15例。MRI表现为脑深部白质片状长T2信号改变。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脑白质的异常,有助于提高儿童脑白质病的诊断水平。

儿童 脑白质病 MRI

根据Poser氏白质脑病的分类[1],儿童脑白质病可归纳为脱髓鞘病变、髓鞘发育不良、髓鞘发育延迟和儿童特发性脑白质脑病四类。对于临床及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等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为如多发性硬化、弥漫性硬化或同心圆性硬化等原发性脱髓鞘病变,也没有足够的理由确诊为先天性髓鞘发育不良的病变,如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或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等疾病,但MRI又确切发现其脑白质内有异常信号影的病例,遂统称为脑白质病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经我院MRI检查,具有完整临床及颅脑MRI影像资料80例,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3.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癫痫、脑瘫、痉挛性偏瘫、智力低下、言语障碍、皮质偏盲等。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匹克OutLook Proview 0.23T开放式扫描仪。成像层面方位:平扫使用横轴位T1WI、T2WI、FLAIR序列;Gd-DTPA增强扫描使用T1WI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Gd-DTPA剂量标准为0.2mmol/kg。

2 结果

2.1 儿童脑白质病分类

(1)儿童脱髓鞘病变43例,其中缺血缺氧性脱髓鞘32例,感染性脱髓鞘13例,中毒性脱髓鞘7例;(2)髓鞘形成不良性疾病12例,其中肾上腺病白质营养不良5例,Alexander病4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2例,苯丙酮尿症3例;(3)髓鞘发育延迟10例;(4)不明原因的脑白质异常15例。

2.2 儿童脑白质病MRI表现

双侧侧脑室额角和/或枕角周围脑白质、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及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内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信号、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高信号,边界模糊,对称性蝶翼状分布;其中胼胝体异常12例,表现为胼胝体部分缺如或缺如;内、外囊异常6例,表现为内、外囊内条形长T2 异常信号;脑组织软化灶8例;脑穿通畸形2例;脑萎缩12例。

3 讨论

3.1 儿童脑白质病MRI信号改变产生的基础

正常脑白质含水量较脑灰质少,而脂质成份较灰质多,因此脑白质容易缩短自旋的纵向弛豫时间,随着脑白质发育的逐渐成熟及髓鞘的形成,在MRI上灰-白质界线逐渐分明,脑白质T1和T2时间逐渐缩短,髓鞘化过程至2岁时脑白质T2时间接近成年人。当髓鞘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损害时引起自由水增多,髓鞘发生变化,造成T1和T2弛豫时间延长。在MRI上由于T2WI较T1WI更能敏感的显示水含量的变化,因此主要表现为脑白质内T2WI上的高信号改变。

3.2 儿童脑白质病的MRI表现

各种类型的儿童脑白质病在MRI上均表现为T2WI脑白质内高信号改变[2]。(1)脱髓鞘病变:脱髓鞘病变为髓鞘形成后又被破坏脱失而来,病情大多较轻,其病理改变为髓鞘肿胀、破坏及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及神经胶质增生。大多为后天因素所致,如病毒感染、窒息、中毒、自身免疫病等,少数为原发,如多发硬化、Schilder病等[3]。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具有典型的斑块状改变,呈卵圆形、直径0.1cm到几个厘米不等,也可融合成较大的片状,主要位于双脑室前角及侧脑室体旁,紧邻室管膜表面也可见于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与双脑室室管膜垂直方向发展,可累及脑干、小脑和高段脊髓, 斑块可发生在灰质。临床上有反复性多发性特点。脱髓鞘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大影响,常导致患儿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活动受限等残疾,及时诊断是治疗此病的首要条件,而MRI的应用可以清晰的显示脱髓鞘病变的情况,表现为双侧对称性脑白质长T1长T2信号,如窒息、中毒、自身免疫病、感染等,病变程度与分布情况亦各有不同,上述外界因素所致脱髓鞘性病变均沿脑室周围对称性分布,且程度较轻,而先天性因素,如多发硬化、Schilder病等,则病变程度重,分布不规则、不对称。(2)髓鞘形成不良性疾病: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为先天性硫脂代谢性紊乱所致的髓鞘形成障碍。芳香基硫酸酯酶A(ASA)缺乏是其发病原因,ASA是一种溶酶体水解酶,相应基因定位于22号染色体上[4],在T2WI表现为脑室旁白质内对称性形态不规则高信号,无强化。②Alexander病,又称Alexander巨脑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好发于婴儿。表现为头渐进性增大、癫痫和痉挛性偏瘫[5]。MRI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脑白质长T1长T2信号改变,早期累及额叶,而后向后发展,病变侵及皮质下弓状纤维,并沿外囊和最外囊侵犯。③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种性链锁隐性遗传性疾病,以肾上腺功能不全和进行性脑白质变性为特点,MRI表现为对侧枕叶及侧脑室旁白质对称的蝶翼状改变为其特征,病灶由后向前发展,皮层下弓状纤维及胼胝体压部可受累,增强扫描,病灶可有强化。(3)髓鞘发育延迟:MRI对髓鞘化过程的评价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对髓鞘发育延迟的检出明显优于CT[6]。Noweu曾报道髓鞘发育延迟患儿临床表现为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内斜视及强直状态。MRI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长T2信号改变,有时在室管膜原始基质中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4)儿童特发性脑白质病:该病病因尚不清楚,MRI表现为枕角周围或半卵圆中心白质内片状等T1长T2信号改变,可为单侧或双侧,这些病灶与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没有因果关系。

儿童脑白质病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神经系统疾病,加深对该病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该病的诊治是非常必要的。虽然MRI在诊断儿童脑白质病上缺乏特异性,但是MRI成像能清晰显示脑灰质、白质结构,并能动态显示髓鞘化过程,便于分析不同发育时期脑部病理变化,因此,结合临床表现及临床病史,MRI将在儿童脑白质病的诊断中发挥其独特的影像学作用。

[1]隋邦森,吴恩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1.

[2]王宏.儿童脑白质病MR影像学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233~234.

[3]王宏,吕剑,董悦,等.MRI在儿童脱髓鞘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29~30.

[4]Nowell MA,Grossman RI,Hackney DB,et al.MRI of white matter disease in children[J].AJR,1988,151:359~365.

[5]Farrell K,Chuang S,Becker LE.CT and MRI in Alexander[J].s disease.Ann Neral,1993,85:605.

[6]Martin E,Barkovich AJ.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perinatal asphyxia[J].Arch Dis Child,1995,72:62~67.

R445

A

1674-0742(2010)09(a)-0041-02

2010-06-24

猜你喜欢

脱髓鞘髓鞘侧脑室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和其他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差异指标的筛选
听觉神经系统中的髓鞘相关病理和可塑性机制研究进展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TMEM63A在髓鞘形成障碍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从39岁开始衰老
脑白质病变是一种什么病?
有些疾病会“化妆”成脱髓鞘
3例颅内脱髓鞘假瘤的影像学表现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