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加快中药走向世界的步伐

2010-02-10

中国药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走向世界方剂药材

郭 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北京 100061)

中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回归自然”要求的日益高涨,天然药物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关注,世界上约有170多家公司和40多个研究机构正在从事天然药物的研发,这为中药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但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状况并不乐观,因此剖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加快其走向世界的步代非常必要。

1 中药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洋中药”冲击

尽管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但国际上广为研发,尤其是日本对中药的研究和应用已有相当水平,其汉方药制剂已成为我国中成药的主要竞争对手。1972年,日本就确定了210种汉方药处方配伍标准,近年来已能对其中的任何成分进行分析。当前,我国对中药开发的重视程度和开发力度远远不够,我国出口的中药材到国外后被加工成“洋中药”进口,对我国中药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1.2 研发投入不足

目前,很多中药企业虽然认识到研发的重要性,但研发投入却严重不足。国外大型制药公司的年均研发费用为销售收入的15%至20%,相比之下,差异突出。

1.3 质量控制标准尚不完善

日本汉方药除进行常规检测外,尚有乙醇溶出物含量、甲醇溶出物含量、重金属、砷盐测定、酸不溶灰分等质量控制指标。我国目前出口中成药中重金属、砷盐含量、农药残留量超标,包装材料质量等问题,以及对药材种植、炮制加工、水洗烘干及其后的制造过程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严重影响了中药走向世界的步伐。

1.4 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

中药的许多经方、验方都是重要的无形资产。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建立较晚且不够完善,很多专利产品和经方、验方被国外无偿占用,给国内的中医药企业带来了巨大冲击。

2 改进措施

2.1 加强基础研究

中药基础研究是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的前提,近年来国家启动了对中药研究的科技攻关项目。中药基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中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机制、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和中药资源及栽培等多方面。中药化学成分研究是关键,既有利于揭示中药作用机制、方剂理论、配伍规律,也对优化制剂工艺、制订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应与药理实验相结合,依靠各种化学研究手段来完成。中药药理研究对阐明其药效、作用机理,以及为新药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往以探讨药效学为主,应向作用机制、方剂组成、配伍规律方向发展,在药效研究方面也应由单一指标向多指标发展[1]。中药材质量的优劣,影响到中药成品的质量和疗效。我国幅员辽阔,中药材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有些道地药材由于掠夺式采收,已出现枯竭现象,国家应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珍稀药材资源的保护。对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也应加快进行。

2.2 加强产品研发

中药起源于我国,古今沿用方剂很多,如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组方严谨,效用颇佳,我们应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细致地进行研究,使其更好为人类健康服务[2]。同时,要运用现代科学手段证明其安全性、有效性,使其快步走向世界。

2.3 提高中药现代化管理水平

提高中药现代化管理水平,应从源头抓起。原药材的产地、环境、栽种方法等对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故应首先解决种植、饲养和采集技术等问题。推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保障。对于药品生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重要规范,因此也要提高药品GMP管理水平。对于药品临床试验,要实施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药品流通领域,要加强对购进、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以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

2.4 完善产品质量标准

由于中药产品多是复方制剂,产品质量标准特别是定量控制指标一直是难点问题,但中药产品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明确的定量控制标准。因此,应在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上下功夫。

3 结语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抓住机遇,调动各学科力量共同开拓,中药一定会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

[1]李国驹.试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中药企业现代化[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1):48.

[2]方文贤.从中医药学的历史看中医药研究的发展方向[J].山西中医,2003,19(6):41.

猜你喜欢

走向世界方剂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阅读,让你推开门走向世界
韩国电影成功走向世界的举措及其启示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黄美金 让建盏走向世界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