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耐密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0-02-09高玉莲

种子科技 2010年8期
关键词:放蜂用药量整地

高玉莲

(葫芦岛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辽宁葫芦岛 125000)

为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只有从推广优质耐密型玉米品种入手,创新玉米种植模式,由稀植向密植发展,每亩种植4000株以上。为了更好地种植耐密型玉米,应掌握好几项关键技术:

1 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郑单958、先玉335、辽单565、沈玉21号、蠡玉35号、宁玉309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有以下优点: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小雄穗,坚茎秆,低穗位,熟期适中,抗病性强,耐密抗倒,高产稳产。

2 选地整地

种植耐密型玉米密度大,要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和养分,所以要选择地势较平坦,土壤pH值6.5~7.0,有机质含量1.5% 以上,耕层深度大于20cm,土层深厚、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北方春季多干旱少雨,种植玉米地块最宜秋整地。三年深松一次,深度以30cm为宜,要做到旋耕、灭茬、深松、起垅一次完成。结合整地施用农肥,然后重镇压,可以有效防止春整地土壤跑墒的问题。秋季未整地的地块,在春季要及早整地。3月10日前后,土层化冻到15cm时要抓紧时间进行旋耕灭茬,结合施基肥深松起垅镇压,做到土壤上虚下实,平整细碎,以利蓄水保墒,等待气温回升后适时播种。

3 提高播种质量

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提高苗期整齐度是高产的基础。一是精选种子。要求种子大小一致,籽粒饱满,种子纯度98%以上,发芽率85%以上。二是视土壤温度墒情适期早播。当5~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8~10℃以上时要抢墒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深度要适宜而一致,一般4cm左右。三是在墒情好的条件下最好采用机械播种,因为机播深度一致,株距一致;墒情较差的地块做到坐水播种,保证出苗快,生长整齐。

4 种子处理

4.1 晒种杀菌

种子播前在阳光下晒种一二天,杀灭种子表面病菌。

4.2 种子包衣

选择高效低毒无公害的玉米种衣剂包衣,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玉米丝黑穗病、黑粉病等病虫危害,为作物提供营养,保证苗齐、苗壮,并促进生长发育。

用15.5%福克悬浮剂,按药种比1:35~1:45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0%的玉米种衣剂,按药种比1:50~1:70进行种子包衣。

4.3 药剂拌种

对丝黑穗病严重的地块用立克秀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

5 化学除草

最佳选择是苗前封闭除草。亩用38%的莠去津(阿特拉津)胶悬剂200mL和50%的乙草胺乳油150~200mL,兑水60~90kg,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较湿润时进行土壤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干旱年份要先浇水后施药或雨后施药,并适当提高用药量;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要适当提高用药量,反之则适当降低用药量。

6 合理密植

种植密度因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种植方式、产量水平不同而异,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亩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相互协调,发挥群体优势。一般矮秆耐密型品种亩植4000~4500株。

7 科学施肥

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越大,玉米群体对水肥的需求量也越大。一旦遇到干旱,高密度的玉米群体会加重旱情,造成空秆、秃尖、早衰、减产。高密度栽培加上多年连作,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是很严重的,必须注意增加化肥和农肥的施用。结合整地亩施优质并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种肥亩施磷酸二铵15~20kg、硫酸钾5kg,或者亩施三元复合肥20~25kg;在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0~25kg。

注意施用锌肥。锌是植物必要的营养元素之一,玉米为锌敏感作物。现在土壤普遍缺锌,缺锌玉米易出现白化苗,严重缺锌时停止生长甚至死亡。亩施硫酸锌1.0~1.5kg可以克服缺锌症状,促进作物生长。

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高产高效。在我市采取稳磷、增氮、补钾、配施锌肥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做到氮、磷、钾、锌、有机肥“五肥”养分平衡配合使用,也可使用玉米专用缓释肥一次性施用。

8 隔行去雄

这是一项经济实用的增产措施,能增产5%以上。去雄可以减少养分消耗,集中养分供给雌穗;其次,隔行去雄后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方法是:当雄穗刚抽出而尚未开花散粉时,每隔一行去掉一行或者每隔两行去掉两行玉米的雄穗,靠地边几行不应去雄,以免影响授粉。

9 防治玉米螟

处理越冬寄主,在5月中旬以前对寄主有玉米螟的秸秆、根茬用白僵菌粉剂100g/m3封剁。

生物防治:分两次施放赤眼蜂,亩放蜂2万头左右。第一次放蜂在6月20日左右,百株落卵量达到1.0~1.5块时亩放蜂0.8万头;第二次放蜂在第一次放蜂后7~10天进行,亩放蜂1.2万头。每亩设放蜂点4个,将蜂卡撕成相应的小块,用牙签等物将蜂卡别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背面即可。施放赤眼蜂时间要及时准确,既要防止高温日晒雨淋,又要忌与农药、化肥等有刺激物品一起堆放,放蜂前3天不能用农药。

10 适时晚收

适时晚收是一项不增加成本的增产措施。主要看乳线位置,籽粒灌浆充实是从籽粒顶部开始向籽粒尖端部充实。在灌浆充实过程中,从籽粒胚阴背面可以看到籽粒顶部向籽粒尖端的颜色由深变浅,其中有一条明显的界线,称乳线。一般当这条乳线消失时千粒重达最大值,因此应在乳线消失后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放蜂用药量整地
放蜂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初探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提高樱桃坐果率措施有哪些
防治生姜田病虫草害的农药及使用方法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蜂群室内越冬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