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损伤的外科治疗

2010-02-09赵岳赵吉生孙大军徐凯成赵浩民徐海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截肢患肢肢体

赵岳 赵吉生 孙大军 徐凯成 赵浩民 徐海峰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血管外科(长春130031)

2.威海海军91329部队医院

血管损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如重要血管损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常导致大出血、肢体缺血坏死或功能丧失,严重者危及生命或致残。现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6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6例,男153例,女13例。年龄16~62岁,平均38.4岁。损伤原因:车祸87例,刀伤59例,滑冰鞋冰刀伤1例,玻璃伤6例,机械绞伤3例,重物砸伤5例,火器伤2例,医源性损伤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145例,闭合性损伤21例。伤及颈外动脉1例,椎动脉1例,锁骨下动脉3例,腋动脉4例,肱动脉14例,尺、桡动脉3例,髂外动脉7例(1例为医源性损伤并形成假性动脉瘤伴腹膜后血肿),股动脉40例(伴股静脉损伤9例,有2例为医源性损伤,1例毒品注射动脉所致),单纯股静脉损伤3例,腘动脉67例(伴腘静脉损伤10例),胫前、后动脉19例(前臂或小腿单一动脉损伤未危及肢体循环者未包括在内),下腔静脉2例,腰动脉合并下腔静脉1例,肠系膜下静脉1例。损伤类型:完全断裂48例,部分断裂45例,碾挫伤、血栓形成73例。伴神经损伤38例,伴骨折或骨折脱位79例,伴其他部位损伤(头、胸腹腔脏器)24例。损伤至手术时间在1~57 h,平均21.8 h。主要表现为局部创伤,有较多血液渗出或涌出;受伤远端的肢体不能扪及动脉搏动,肢体肿胀、疼痛,肤色紫绀或苍黄,皮温低。106例有休克表现。1例毒品注射致动脉损伤者腹股沟处巨大包块,患肢不能伸直,伴疼痛,行彩超检查明确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医源性髂动脉损伤致腹膜后血肿,行彩超及CT检查。腹部血管损伤均在术后才明确诊断。

2 治疗方法

有活动性出血者,受伤部位压迫止血,输液、输血。因缺血时间长,损伤重,直接截肢10例。其余156例2例择期手术(1例医源性髂动脉损伤致腹膜后血肿,1例毒品注射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54例行急诊手术。1例术中探查为腰动脉损伤,行腰动脉结扎;1例股动脉损伤形成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行动脉结扎、脓肿引流术;血管修补缝合35例;修剪、取栓后端端吻合43例;自体静脉移植重建72例;人工血管移植重建4例(其中下腔静脉损伤均行修补术,肠系膜下静脉损伤行端端吻合术,椎动脉损伤因动脉断端缩入椎间孔内行纱布填塞,缝扎止血后二期处理)。同时有动、静脉损伤者,均先重建动脉,用力挤压患肢远端肌肉,排出静脉远端内血栓及静脉内淤血。术后均给予抗凝、抗生素、预防肾衰治疗。

3 结果

随访1个月至4年,平均2.4年。四肢血管损伤,血管重建术后截肢共22例,其中8 h内恢复血运者53例,截肢1例(2%),8~24 h内恢复血运者71例,截肢8例(11%),24 h以上恢复血运者20例,截肢13例(65%)。截肢原因为大面积肌肉、软组织坏死,严重感染,导致血管外露,骨折内固定物外露,骨折无法愈合,骨坏死,肢体功能丧失等。71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51例患肢经长时间换药、皮瓣移植等治疗后,患肢得以保存,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腹部血管损伤10例和椎动脉损伤1例均治愈,1例颈外动脉损伤患者有眼睑下垂。

4 讨论

4.1 血管损伤的诊断特点周围血管损伤后,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保存肢体和恢复功能的先决条件。开放性血管损伤的诊断比较容易,大部分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即能够早期诊断。闭合性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常被忽视,这类血管损伤多并发于骨折、关节脱位或严重软组织挤压伤、挫伤,应密切注意患者血运情况。膝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因膝关节周围侧支循环较为丰富,初期远端缺血症状可能较轻,有些患者甚至远端动脉搏动仍然存在。部分患者动、静脉同时损伤。此时静脉血回流障碍,毛细血管充盈试验常为假阴性,应尽力避免漏诊。可通过彩超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肢体缺血坏死而截肢。本组病例中,缺血时间小于8 h者,截肢率为2%,缺血时间大于24 h者,截肢率为65%。肢体缺血3 h即出现肌红蛋白尿,缺血6~8 h开始坏死,虽再建血循环,也不能恢复正常,会造成肌肉纤维化[1]。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肌肉坏死、组织感染等几率均明显增高,患者恢复时间延长,肢体功能恢复差。

腹部血管损伤因出血量大而迅速,救治过程需争分夺秒,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对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腹穿简便易行,阳性率高,对腹腔出血具有重要诊断价值。B超检查对确定诊断及了解出血量意义较大,但对血管损伤的定位效果不够确切。CT血管造影检查可清晰显示血管损伤的情况,是替代血管造影的可靠方法[2]。对怀疑腹部血管损伤,病情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均应接受此项检查[3]。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确定血管损伤的部位和损失程度,为手术提供明确依据。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必要时手术探查,控制出血性损伤。本组病例中,患者就诊时均有失血性休克,来不及做任何辅助检查,在抗休克的同时急诊手术探查。

4.2 血管损伤处治的基本原则周围血管损伤有活动性出血者,应以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抢救生命为首要任务。四肢血管及颈部血管出血,宜采用指压止血和加压包扎止血,避免使用止血钳或止血带止血,以免再次损伤血管及周围组织。周围血管损伤的患者常合并骨折,神经损伤及头、胸、腹多器官损伤,为避免漏诊,检查要全面,不要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某一部位。多器官损伤时应根据轻重缓急综合判断,决定处理的顺序。如有心、肺、脑及腹腔脏器出血等危及生命时,以抢救生命为主。血管损伤合并骨折、神经损伤时,现在的观点是先处理血管损伤[4]。很多人认为,骨骼破坏程度重,血管重建的效果可能受到影响,后续的骨骼重建也会影响到血管,应先建立骨性支架,然后再重建血管[5]。笔者认为,如患肢缺血时间在6 h内,骨折情况不复杂时,可先处理骨折情况。如缺血时间较长,骨折情况较为复杂,应先恢复肢体血运,行血管重建术或应用转流管恢复血运,然后再固定骨折。骨折复位、固定时,操作要轻柔,避免造成血管的二次损伤。骨折的固定应尽量避免局部软组织损伤,可以外固定架或石膏外固定为主,必要时可二期再次处理骨折。如患肢缺血时间过长(大于24 h),局部皮肤、肌肉、骨骼、软组织损伤、污染过重,大量肌肉已坏死时,截肢有时是最佳的选择。勉强重建血管,术后大量组织坏死,坏死物质吸收,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重症感染,可导致脓毒血症;无正常组织覆盖吻合口,吻合口可能因感染而破裂出血,严重危及生命;组织缺损过多,骨折、创面可能无法愈合。最终可因各种原因而二次截肢。

腹部血管损伤中,一边积极抗休克,一边快速剖腹探查,控制出血[6]。如有小的分支血管损伤,均可予以结扎,大的主干血管损伤,则不能盲目结扎,否则可导致脏器的功能衰竭。应以修复重建为主。

4.3 血管修复方式的选择周围血管损伤中,根据损伤情况行血管修补、吻合、补片成型或移植重建。一般情况下,重要血管损伤均应做血管重建,对于伴有感染的股动脉损伤血管重建,存在移植物感染、破裂出血的风险,行股动脉结扎术是安全可行的[7]。本组中有1例为股动脉毒品注射形成假性动脉瘤合并感染的病人,术中发现股动脉长约10 cm管壁结构缺如,瘤腔内有感染浓汁,双侧大隐静脉炎性闭塞,无法移植重建,遂结扎股动脉。术后下肢血运良好,无缺血表现。锐器造成的轻微不完全离断伤,管壁断端平整无污染者,可直接修补缝合,或加用静脉补片进行修补。管壁完全断裂或管壁有碾挫、污染者,需修剪至内膜完整、光滑处,如缺损长度小于2 cm游离后,可直接端端吻合。动脉管径较细时,可将断端修剪成鱼嘴状,以增加吻合口内径,避免术后狭窄及血栓形成。如缺损长度大于2 cm,多需要移植血管。首选自体静脉,大隐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管径相差过大时,可将静脉纵行剖开,纵行或螺旋形拼接后吻合。文献报道,人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低于自体静脉,且抗感染能力弱,只在自体静脉移植无法完成时选用。血管吻合前,一定要确保吻合口近远端无血栓存在,尤其是静脉损伤时,一定将血栓全部取出,以避免术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血管吻合后,要以健康的组织覆盖吻合口,避免吻合口感染。

80%的腹部血管损伤死于失血性休克导致的凝血障碍、低体温和代谢性酸中毒。因此,对伤情特别重、全身情况极差的患者,先处理血管损伤以控制出血,不危及生命的损伤暂不手术。应尽可能避免花费时间较多的复杂血管重建技术,如血管端—端吻合、血管移植等。腹主动脉损伤时出血汹涌,可先用手指或纱布压住破口,待血容量上升后,再在动脉损伤破口处的近、远端解剖腹主动脉并套带控制阻断,直视下用3-0polin线直接缝合修复破口。髂动脉伤修复较腹主动脉修复相对容易,主要是防止输尿管的损伤,可直接修补,若缺损太长,则用人工血管搭桥。下腔静脉管壁薄,出血量大,切忌用止血钳盲目钳夹,不然会撕裂血管,造成大出血。此时可用手指压迫,用4-0polin线直接缝合修补。若破口较大,可用侧壁钳分次钳夹到最佳位置再修补。静脉伤还有一主要问题就是血栓形成和栓塞。在血管阻断修复时,全身肝素化或受伤血管局部肝素化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由于血管难以暴露,止血十分困难。我们的经验是,用手指直接压迫,一般均可压住。本组下腔静脉损伤的3例均在手指压迫下行修补术。

4.4 血管修复术后的注意事项要积极预防血栓形成,应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川芎嗪等,预防感染,应用广谱抗生素,在术中及术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保证充足的液体量,适当应用抗氧自由基的药物如甘露醇、维生素C等。如患肢严重肿胀,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可能时,可切开减张。监测尿量、离子、血肌红蛋白含量等,必要时行透析或血液滤过。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应用压力泵治疗。如已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考虑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严重感染、坏死,患肢无法恢复,或已发生肾功能衰竭等时,应及时选择截肢手术,以免危及生命。

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是关键,恰当的急救措施及血管修复方式的选择,必要的术后治疗与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与截肢率。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7.

[2]景在平,郭明金.血管损伤与重建:血管损伤影像学诊断及术前评估[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7):508.

[3]Eastman AL,Chason DP,PerezCL,et al.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for the diagnosis of blunt cervical vascular injury:is it ready for primetime?[J].Trauma,2006,60(5):925.

[4]McHenry TP,Holcomb JB,Aoki N,et al.Fractures with major vascu⁃lar injuries from gunshot wounds:implications of surgical sequence[J].J Trauma,2002,53(4):717.

[5]Frykberg ER.Popliteal vascular injuries[J].Surg Clin North Am,2002,82(1):67.

[6]王伟雄,冯骏,刘坚义.城市医院急诊中严重创伤的救治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04,9(9):645.

[7]Georgiadis GS,LazaridesMK,Polychronidis A,et al.Surgical treat⁃ment of femoral artery infected false aneurysms in drug abusers.[J].ANZ J Surg,2005,75(11):1005.

猜你喜欢

截肢患肢肢体
How to ensure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肢体语言
老人崴脚后缘何要截肢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