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

2010-02-09邱海江方孙阳罗衡桂王焕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胃瘫吻合术空肠

邱海江,方孙阳,罗衡桂,王焕根,叶 萍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我院2003年11月—2009年4月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40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中女27例,男13例;年龄35~82岁,平均58.5岁。原发性胃癌22例(毕Ⅰ式胃肠吻合术6例,毕Ⅱ式胃肠吻合术1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例(毕Ⅰ式胃肠吻合术3例,毕Ⅱ式胃肠吻合术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4例,乙状结肠扭转坏死术后2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后1例,胰体尾切除术后1例,结肠癌根术后1例,慢性阑尾炎合并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联合阑尾切除术后1例。发生于术后5~12 d,平均7.6 d。均符合胃瘫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一般治疗 ⑴禁食,胃肠减压,用37℃3%温盐水100~300 mL胃内灌注,2次/d。⑵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展过程,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悲观情绪,积极取得患者的认可和配合。⑶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及水电介质平稳及微量元素。

2.2 西药治疗 主要采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包括:⑴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如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⑵呱啶苯酰胺衍生物。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其衍生物。

2.3 中医药治疗 以疏通气机为主,兼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降逆通便等法辨证,服用大承气汤、旋复代赭汤、血府逐瘀汤,补中益气汤及十全大补汤。

2.4 手术治疗 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4周后,梗阻症状仍不能解除,行消化道造影,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考虑胃张力已不能自行恢复,须再次手术。手术方式为近全胃切除,Roux-en-Y胃肠吻合术。

3 结果

本组40例经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26例2周内恢复,10例3周内恢复,2例4周内恢复。2例4周后改行近全胃切除加Roux-en-Y胃肠吻合术,术后恢复。

4 讨论

4.1 病因 PGS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诱发,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⑴心理因素。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以及对疾病的担忧,尤其是肿瘤患者。术后由于腹胀、频繁的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灌肠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消极等负性心理状态。⑵细胞分子因素。①Cajal间质细胞作为起搏细胞和神经对肌肉的中介,起着调控胃肠道动力的作用。在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中,发现细胞数量减少和结构萎缩,信号转导功能下降[2]。②手术操作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导致内源性细菌毒素进入肠壁,与炎症因子协同作用。研究发现,术后肠道内巨噬细胞内环氧化酶-2(COX-2)的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从而使腹腔内和血液循环中的前列腺素水平增加,后者会抑制离体的空肠环形肌的收缩,但该现象可被选择性5-羟色胺(5-HT)抑制剂所缓解[3]。③应激因素。创伤可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并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性神经元抑制胃蠕动。同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受体和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收缩。另外,手术本身造成的应激反应状态,会使胃肠激素的产生和调节作用出现异常,使胰高血糖素和促胰液素增多,胃泌素和胆囊收缩素减少。应激状态下,胰岛素受体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相对不足,糖异生作用增强而胰高血糖素未增多,使血糖增高,而高血糖可抑制胃动力[4]。⑷其他因素。胆汁反流影响残胃功能恢复,加重吻合口黏膜水肿,这是毕Ⅱ式胃肠吻合发生残胃无力症的原因之一。术后腹腔感染,胰周及肠间渗液,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失衡,饮食改变等因素易发生胃张力减退,运动减弱[5-6]。

4.2 治疗 胃瘫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支持治疗费用高,多同患者家属及家属沟通,给予连续性、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导致胃瘫综合征的可能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护理方法及预后,消除其不良情绪。良好、轻松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预防胃瘫综合征的发生及促进其恢复,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一般治疗包括严格禁食水及持续胃肠减压,可使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5%高渗温热盐水洗胃,可减轻吻合口水肿,促进胃动力的恢复。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是非手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胃肠减压引流量往往较大,丧失钾离子、氯离子较多,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改善胃肠道麻痹。治疗中因长期不能进食,营养支持是整个治疗的关键。肠内营养进行前,可行肠外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因其费用高,有一定并发症,持续时间不宜过久,尽快行肠内营养。一般认为,腹部术后胃肠道麻痹以胃和结肠为主,小肠蠕动和吸收功能通常在术后数小时即能恢复,术后6~12 h小肠就能接受营养物质的摄入,肠内营养又能加速肠道功能的恢复。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明显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及胃肠蠕动。而且肠内营养费用较低,患者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在行较大的腹部手术时,术中应留置空肠营养管。

中医认为,本病临床特征以腹痛、呕吐、腹胀三症为主,属中医学的“痞满”、“呕吐”范畴。其发病机理在于腹部手术后脾胃受损,胃腑瘀滞,气机不畅,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再者,腹部术后,脉络损伤,气滞血瘀,中焦受阻,以致腹部胀满,恶心呕吐及呃逆。治疗以疏通气机为主,兼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降逆通便。根据临床辨证施治,加减使用。半夏、枳实、厚朴降逆止呕,调畅气机;大黄、炒莱菔子通腑行气;党参、炙黄芪、焦白术健脾益气;丹参活血化瘀,恢复残胃和吻合口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吻合口炎症吸收和水肿消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能延长小肠峰电位和发放时间,促进十二指肠、空肠运动和紧张度。大黄能显著提高结肠带平滑肌细胞的电兴奋性,增加慢波和峰电位发放频率,从而促进其收缩运动。枳实的主要成分是柠檬萜和陈皮甙等,可促进胃排空、缩短小肠消化间期复合肌电周期、增强小肠平滑肌张力和运动功能。药物配伍后互相协调,经空肠营养管注入或经保留灌肠,促进术后胃排空和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胃瘫,应用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能达到标本兼顾、相辅相成的作用,提高了术后胃瘫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了中西药物各自的优点。

[1]刘凤林,秦新裕.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症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4):245.

[2]Jameson F,Ivan D,Zhiyue L et al. Absence of the interstinal cells of cajal in patients with gastroparesis and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findings[J].J Gastroenterol Surg,2005,9(1):102.

[3]Schwartz NT,Beer-Stolz D,Simmons RL,et al.Pathogenesis of paralytic ileus,intestinal manipulation opens a transient pathway between the intestinal lumen and the leukocytic infiltrate of the je⁃junal muscles[J].Ann Surg,2002,235(1):31.

[4]Ishiguchi qda H.Nakagank.Hyperglycemia impairs antropylofic co⁃ordintion and delays gastric empaying in anscious rats[J].Auton Neuros-ci,2002,95(1-2):112.

[5]Barnatan M,Larsorn Gm,Stephens G,et al.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after gastric surgery[J].Am J Surg,1996,172(1):24.

[6]Shen AH,Dai LS,Dai YC,et a.l.Survey the metonic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gastroptosia by endoscopy[J].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2001,7(6):26.

猜你喜欢

胃瘫吻合术空肠
首儿所普通(新生儿)外科首创高位空肠闭锁手术新方法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