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2010-01-26史德海张卉田赵梦杨贺磊孙乾谭建伟孙光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24期
关键词:尼莫地平功能障碍神经功能

史德海 张卉田 赵梦杨 贺磊 孙乾 谭建伟 孙光印

河南郸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郸城 477150

脑梗死后患者常常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卒中偏瘫康复,影响到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尼莫地平和认知功能训练,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11~2009-11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头颅CT或MRI确诊,均为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以上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急性脑梗死后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量表NCSE评分有认知损害者,患者没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对本试验知情同意。排除:有卒中病史、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智力障碍患者、不能配合治疗和检查的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34~71岁,平均(57.2±8.7)岁;病变部位:大面积梗死11例,皮质梗死10例,基底节梗死20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例,初中以上24例,小学以下9例。对照组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5~73岁,平均(56.8±9.1)岁;病变部位:大面积梗死10例,皮质梗死9例,基底节梗死21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9例,初中以上23例,小学以下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同时给予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认知功能训练和尼莫地平治疗。患者口服尼莫地平30mg,3次/d,共服用3个月。认知功能训练:通过删除作业对患者注意力和半侧空间失认进行训练;通过日期和地点对患者时间和地点的定向力进行训练;通过拼凑图案。画图等对患者结构性失用进行训练;通过图片、日常生活活动记忆等训练患者记忆能力;通过数字、物品等排列训练患者的分析能力;还有对患者语言和交流进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中文版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画钟试验(CDT);采用欧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FMA)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采用Barthel Index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2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NCSE总评分和画钟试验(CDT)评分 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NCSE总评分和画钟试验(CDT)评分结果

2.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3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研究表明,当脑梗死发生后1周,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达60%以上。当脑梗死后可引起患者躯体、认知、行为和情感障碍,其中认知障碍的发病率较高,而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将造成远期影响,超过了躯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将会导致患者生活和适应社会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在临床和康复治疗中,重视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可以提高整体康复的效果。本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功能训练,不但能够促进正确的运动功能和形式恢复形式,而且还通过反复的结合,降低传导中突触的阻力,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建立新的神经联络通路,还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还有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1-2]。研究表明,认知功能与运动、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密切,认知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3-4]。尼莫地平属于钙拮抗剂,可透过血脑屏障有效的作用于脑血管和神经细胞,能够扩张脑血管,在增加血流量的同时而不影响脑代谢,还具有抗抑郁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5-6]。

在本文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CSE总评分、画钟试验(CDT)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尼莫地平和认知功能训练常规疗法治疗在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可认为通过认知功能训练,能够反复的通过视听刺激促使大脑功能重塑,再加上尼莫地平药物治疗效果,增加了神经反射和功能重塑的效果[6]。同时认知功能锻炼也弥补了单纯药物治疗的劣势,所以常规治疗、尼莫地平和认知功能训练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1]杨华清,刘振华 .认知功能训练用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干预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 058-4 059.

[2]余茜,李晓红,何成松 .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与听觉P300认知电位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52-53.

[3]张云燕,孟晓落,舒刚明 .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J].人民军医,2009,52(5):300-301.

[4]谢峥,黄丽娜,连立飞,等 .急性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3-5.

[5]徐晓云,王德生 .尼莫地平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干预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4):228-230.

[6]刘焕兵,熊晶,尹林 .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 [J].实用临床医学,2008,11(7):78-79.

猜你喜欢

尼莫地平功能障碍神经功能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尼莫地平泊洛沙姆188纳米胶束的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