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黄孟复

2010-01-02李忠诚孟惠翟超群

统一论坛 2010年6期
关键词:祖国大陆海峡两岸经济

李忠诚 孟惠 翟超群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黄孟复

李忠诚 孟惠 翟超群

近日,就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趋势、促进两岸经济合作的途径、民营企业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的作用等问题,我们走访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黄孟复。

谈到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基本特征,黄孟复说,当前,两岸经济合作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全球经济已进入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个大背景下,祖国大陆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台湾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今年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实施,为新形势下两岸全面拓展和深化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使两岸经济的合作基础更牢固。目前,两岸往来频繁,经济合作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两岸经济已经进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黄孟复认为,基础稳固、程度加深、结构优化将是今后两岸经济合作呈现的趋势和特点。

首先,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基础将更加稳固。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台资企业来安家落户,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提升了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2009年6月,在祖国大陆向台湾开放投资20年之后,台湾经济部门宣布开放陆资入台,两岸投资关系出现由单向到双向的重大转折。今年9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生效,这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协议无论是对早期收获的安排,还是对今后两岸经济合作的规划,都充分考虑了两岸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鲜明的两岸特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制度化合作的历史新阶段,对两岸经济共同繁荣具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其次,两岸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海峡两岸经济交汇融合,要素互补优势明显,双方在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整合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海峡两岸都深受冲击,但也因此突显彼此间经济合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尽管美国经济虽已连续增长18个月,但失业、房地产和债务问题等经济复苏的三大威胁仍未消除;欧元区的金融稳定持续接受挑战,继希腊后,爱尔兰银行业危机,使欧洲主权债务问题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今后若干年内,亚洲将在世界经济布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这样一个态势下,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一体化和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共同培育和建设亚洲市场,成为两岸工商企业界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也将进一步加深双方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

再有,两岸经济合作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大力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共同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符合两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共同目标。祖国大陆做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决策,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现阶段的发展重点。台湾也提出了六大产业振兴方案和四项智能型产业计划,把发展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等作为产业再造的重点方向。双方在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规划、发展基础、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等方面共同特点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优化合作结构,共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两岸经济合作的新趋势。

谈到今后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和努力方向,黄孟复指出,一是要继续发挥原有合作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发展腹地、深具潜力的消费市场、雄厚的制造能力和科研队伍,台湾具有较为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国际营销渠道、商务服务等优势,双方在资源要素上有着鲜明的互补性。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海峡两岸的产业分工,是比较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应继续发挥合作模式的优势,以及文化和语言方面的便利,促进祖国大陆和台湾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和提高国际化水平,同时依托祖国大陆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纵深,进一步拓展祖国大陆市场和全球市场,使双方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益处。

二是要拓展新的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台湾服务业具有竞争优势,祖国大陆居民收入水准的提高也使得市场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服务业的市场需求更加突出。台湾工商企业应该利用在服务业方面的先行优势,加大与祖国大陆文化娱乐、创意、医疗、旅游、金融等服务领域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祖国大陆服务业的发展,分享祖国大陆服务业市场。同时,双方在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机械化工、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是要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的金融资源。随着陆资入岛的开放,祖国大陆企业在台湾势将面临融资的需求,而台资企业处于祖国大陆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同样面临融资的压力,因此共同拓展海峡两岸的金融资产的配置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承诺,符合条件的祖国大陆或台湾的银行可以到对方设立代表处或分行。目前,银监会批准6家台湾的银行在祖国大陆开展分行筹建工作,台湾也已核准祖国大陆的中国银行等在岛内设立办事处,这将大大便利两岸企业融通资金,改善经营环境。另外,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商品发展、创新和监管方面的问题,也值得两岸金融界和监管部门共同探讨和总结。

四是要充分利用祖国大陆调整经济结构带来的巨大市场空间。金融危机以来,祖国大陆经济总体上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开始着手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继续扩大投资,通过若干产业振兴计划和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将投资转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同时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基础上,加大开展城镇化建设的力度。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扩大内需的另一方面是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通过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扩大内需的战略将产生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空间,对于参与祖国大陆经济建设的台湾企业是难得的发展机会。

对于当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在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的作用,黄孟复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已达750多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数的70%以上,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民营经济已占全国GDP的5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已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80%以上,成为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民营企业提供了大约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那里的经济发展就有活力,人民生活就比较富裕;放开民营企业进入、允许充分竞争的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会快速提升,技术创新就会更加活跃,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就会大幅下降,广大的老百姓就会从中受益。

黄孟复说,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两岸经济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间,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项目数超过36000件,实际使用台资数额超过250亿美元,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广东、浙江、上海、福建等地,民营企业与台资企业也形成了多种方式的合作与交融。《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对台投资的活力。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生效后不久,浙江省就组织了阵容庞大的民营企业代表团赴台,共同探讨合作的新空间。相信民营企业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方面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后,黄孟复指出,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海峡两岸经济将会更加融合,两岸企业将会更加紧密合作,两岸经济发展将会拥有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祖国大陆海峡两岸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浅析“台湾网红”的网络传播现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对台湾青年在陆交流与融入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海峡两岸
两岸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培养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