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忆皈塘小巷

2009-12-29王九红

广东教育·综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舅舅家塘村石板

王九红

小巷是城市乃至村镇建筑艺术中一幅古雅幽静的图画,是一首飘逸恬淡的诗歌,是一篇扣心净魂的乐章。——题记

点一盏如萤火般昏黄却闪烁着浪漫情味的小灯,沏一壶清茶,屋外月洒清辉,夜色凉如水。我静静地坐着,继续那本尚未读完的书。不觉走了神,想起了童年时那些发生在舅舅家小巷里的串串故事,那抹微笑、那个表情、那个声音都一一萦绕脑际。飘落的往事,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而最令我难忘的是皈塘的小巷。

春秋更替,岁月蹉跎,只要走入村头巷里,看着那充满古韵的屋舍,就能深深地感受到它经历了多少沧桑。几年没去舅舅家了,童年时的趣事常常在梦中回荡,我常常在梦中迷失了舅舅家的方向,因为那些巷子着实有趣。在这清寂的夜晚,我想记下曾在那嬉耍玩乐过而今却不复完整存在的小巷。

坪石的石头是赭色的,这就使得皈塘的小巷具有了独特的风格,满巷由大块小块的方形暗红石块铺成,显得古朴别致。她不是陋巷,残砖破瓦,泥泞坎坷,杂草丛生,幽深狭长。更不是北方的胡同,满目尘土,拥拥挤挤。这里的小巷绕屋而建,邻里之间,隔巷而居,巷子有宽有窄,宽处可放下一辆小车,窄处则要侧身行走,各条巷子大小适中,邻里一呼百应,小巷就像村庄的血脉,贯通全村,在地势高低错落间铺上平整的石阶,可见皈塘先人们是很有智慧的。我为自己与他们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而骄傲。清晨,每家每户升起袅袅炊烟,唤起了一天的生活。我爱这里的小巷,她隔绝了城市的红尘与喧嚣,虽然偶会听见一些妇人之间的争吵和泼骂声,但往往有热心和善的人调解她们的纠纷,而后,村巷又回归宁静。我喜欢一个人,悠闲地,慢慢地走,聆听踩踏石板的声音,听激荡在岁月里的回音。小巷如闺中淑女般的幽雅、淡漠与静谧令我折服,这里没有滔滔人海,没有城市的熙攘,却有着澄明和谐的气氛。中午时分,没有午休习惯的农人们,手摇蒲扇,三五成群地坐在阴凉的石板上闲聊,嘻笑声随着辗转的小巷传出,引来越来越多的村民会于大堂天井旁。有些男人光着膀子,干脆躺在石板上纳凉,说着他们百讲不厌的故事。我常常坐在外公旁边一声不吭,怕惊扰了这美丽的画境。

初来乍到的人,如果记性不好,进了皈塘村,想出去就要费一番工夫了,因为除了两条千回百转的连接上楼下楼的中心大巷,其它每条小巷与每户人家都基本类似,连门和门槛都差不多。走在巷子里,小巷像害羞的姑娘似的,总让你看不尽她的全貌,走着走着,像是到了尽头,可一转弯,噫!“柳暗花明又一村”,依然是幽静的深巷,两边是高高的不知什么年代的屋墙。

我曾想,皈塘村如果能得到政府的保护、开发、改造,这应该是生活在繁华街市中的人的一处幽静洞天,是奔波于人潮中疲惫游子的一道避风港湾。游走于这别有天地的巷子,会使你心灵无比宁静,灵魂得以净化。夕阳媚影笼罩着后山密林,野草闲花。乌衣巷口,燕雀寻家。她的沧桑和静谧告诉你:淡泊名利,快乐生活才是人生真谛。

可惜,这人间天堂好去处已经成为历史中一页用文字描绘的风景。她成了很多人曾经的恋人。2006年一场百年一遇的洪灾毁灭了她的容颜,皈塘旧居已是一片废墟。那承载着我多少欢乐与梦想的巷子只剩下残石断壁。当我目睹这一切时,我为皈塘先人创造的这笔无价的遗产毁于一旦伤心不已。想到这儿,泪水打湿了手中的书本。而夜依然凉如水。

(作者单位:乐昌市廊田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魏文琦

猜你喜欢

舅舅家塘村石板
石板街
别了,泥巴路
舅舅家的公鸡“罢工”了
绿色的耳朵
千年红檬 诗意石板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石板镇见闻
在灯塘村(外一首)
去舅舅家的旅行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