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建设六十年

2009-12-29邢章萍

经济 2009年10期
关键词:造林林业面积

邢章萍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当今世界,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威胁、生物多样性危机、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和酸沉降及热带雨林危机等十大生态问题,这些生态危机,大多都与森林和湿地萎缩和功能下降有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复杂、最重要部分的森林和湿地一旦消失,人类生存条件也将衰竭。加快森林和湿地保护,全球刻不容缓,中国刻不容缓。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和林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我国林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60年来,生态体系逐步完善,林业生态功能不断发挥;林业产业体系日益发达,林业经济社会功能不断增强;生态文化体系不断繁荣,

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观念正在形成。

一组组数字,展示了我国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全新面貌

——森林面积和蓄积实现“双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我国坚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现在的18.21%。森林面积达到26亿亩,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8亿亩,增长44%。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136.18亿立方米,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加1/3。人工林保存面积发展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1/3,居世界首位。全国累计参加义务植树115.2亿人次,植树538.5亿株。2000—2005年全球年均减少森林面积730万公顷,而我国年均增加405.8万公顷,我国人工林年均增量占全球的53.2%。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森林评估报告》指出: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减少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出现了净增长,其中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地区的森林高采伐率。

——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扩张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通过实施各类生态治理工程,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大规模治理,我国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90多万公顷,全国土地沙化由20世纪90年代末期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新世纪初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实现了“人进沙退”。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万平方公里,每年可保持土壤15亿吨,治理区水土流失的严重趋势得到初步控制。

——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我国湿地面积3848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538个,占国土面积的15.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通过实施积极的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主要野生动植物种群。全国有36处湿地被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湿地保护面积1790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49%。中国湿地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先后获得“献给地球的礼物”特别奖、“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湿地保护科学奖”、“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等国际荣誉。

——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产品。60年来,我国共生产商品木材80亿立方米。到2008年,全国林业年总产值达到1.44万亿元。林产品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经济林、木材加工、木浆造纸、家具制造、林产化工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森林食品、竹藤花卉、森林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非木质产业强劲增长;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生物质材料等新兴林产业逐步兴起,成为新亮点。依托森林资源,开发林业产业,林产品达1万多种。我国人造板、地板、家具、松香、竹材、竹藤制品等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松节油、紫胶、活性炭、经济林、花卉等产量居世界前列。

大力植树造林,加速了国土绿化进程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使国土绿化事业快速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全民义务植树共同发展的造林绿化新格局。

林业重点工程推进了生态建设。通过实施“三北”和长江、珠江、沿海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一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造林绿化步伐加快,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在大江大河流域、北方地区和沿海地区构筑了绿色生态屏障。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推进。各地积极探索义务植树的新机制,组织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全国参加义务植树人次达115.2亿,植树538.5亿株。

社会造林蓬勃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批非公有制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社会造林,造林面积迅速扩大。民营资本造林已成为国土绿化的重要力量。

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如火如荼。通过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创建森林城市、推进“身边增绿”等活动,加强城乡绿化,不仅让森林上山,而且让森林进城、入村、进校园、进营区,城乡生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据统计,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981 年的10.1%提高到35.29%,人均公共绿地由3.45平方米增加到8.98平方米。

依法严格保护,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

严格保护与积极建设是实现生态良好的两个根本策略。我国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原则,加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从1998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采伐量,有效保护了1.04亿公顷天然林,营造公益林1526.7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4.6亿立方米。

严格执行年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和林地征占审批制度,依法打击无证采伐、超额采伐以及盗伐滥伐、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有效控制了森林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守住了林地最低保有量46.5亿亩的“红线”。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并重”的原则,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发生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

实施生态治理,提高了防灾减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我国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其中可治理沙地53万平方公里。受沙化影响地区的面积占全国1/3,有4亿多人口生活在沙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我国高度重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先后颁布了《防沙治沙法》、《退耕还林条例》,出台了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和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相继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0年来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共治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66万多平方公里,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0.51%,保护农田2248.6万公顷。

防沙治沙工程成效显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60.2万公顷。新世纪前5年共治理沙化土地900万公顷,相当于过去10年治理的总和。经过综合治理,土地沙化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西部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9.03%提高到12.54%;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由2001年的13次减少到2004年的6次,且强度逐渐减弱。沙区生态状况的好转,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大力发展造纸、人造板、饲草加工等产业,年产值达5.5亿元,农牧民人均增收350元。“三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减少了风灾影响,据吉林省测算,粮食亩产可提高10%~15%。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结束了我国毁林开荒的历史,为“还我青山绿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我国历史上涉及农户最多、中央投入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林业生态建设惠民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为“最合民意的德政工程,最牵动人心的社会工程,影响最深远的生态工程”。从1998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决定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0年来该工程造林2686.7万公顷,退耕还林的面积核实率、造林合格率均在90%以上,计划任务完成率、保存率均达99%。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重点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及强度不断减小。据监测,2003年与1990年相比,全国11条主要江河流域土壤流失量大幅度减少,其中长江和淮河流域减少50%左右,珠江等流域减少70%左右,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3.9%。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造林绿化进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全面显现,并且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工程。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了兴林富民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最佳路径。少生孩子,主要依靠合理的人口政策;多种树,则主要依靠合理的林权政策。

我国有集体林地25亿亩,涉及到5亿农民。如何激发起广大农民造林的积极性?如何破解年年造林不见林的尴尬局面?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土改时期的“分山分林到户”,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这四个阶段的改革,对推动集体林业发展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均没有确立农民经营林业的主体地位。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集体林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颁发后,各地积极探索推进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此基础上,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决定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目前,全国已完成确权到户改革的林地面积12.7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50%。

新一轮的林权改革,被农民简洁地概括为:林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释放了林地蕴藏的巨大潜力,增强了林业发展的动力,给希望的田野注入了新的活力,初步呈现出森林资源增加、农民群众增收、农村社会增和谐的“三增”局面。

林改促进了林业的加快发展。林改消除了林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使林子回到了农民家,造林资源变成了真正的资本,广大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出现了“三个热”:投资造林热、苗木培育热、科技需求热。自林权改革以来,各地造林步伐明显加快,屡创历史新高。

林改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林改使农民获得了大量生产资源,家庭财产增加。减负、林地林木价格上涨、发展林下经济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比如广大农民利用森林环境,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和森林旅游,一亩林地年收入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林改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林改妥善处理了大量山林纠纷,做到了还权于民、依法进行、程序公开、发扬民主,使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得到提高,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改革还催生了各种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有利于形成合作、互助的社会氛围。

绿色是人类的动脉,绿色是生活的交响。今天,绿色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主基调,建设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主导意识,关注森林、保护生态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主题。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承担者,林业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

现在的林业与过去的林业已大不相同,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日趋多样,林业的内涵外延日益丰富,林业的多种功能空前凸显。过去林业主要是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现在正在向开发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等制高点进军;过去林业主要是简单地发挥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作用,现在正在向森林固碳、物种保护、生态疗养等新领域延伸;过去林业主要是着眼发展经济,现在正在向改善人居、传承文化、提升形象等高层次推进。今后,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快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新时期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发展,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造林林业面积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巧用面积求坐标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