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09-12-25唐彩虹

金融经济 2009年11期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

唐彩虹

摘要:自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币升值有其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本文详细阐述了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汇率オ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近10年来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尤其是来自美国的顺差,目前已成为继日本之后全球第二大贸易顺差国家。加入WTO后,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与美、日、欧盟等经济体的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这些经济体基于本国内经济和政治需要持续要求人民币升值,并对我国施加各种压力。这是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另一原因就是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各项指标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外汇储备的增加在长期内影响着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汇率,使得人民币长期面临升值压力。

在综合考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和整体承受能力基础上,以国外要价合理让步和对我发展整体有利为前提,我国政府宣布自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汇率不再紧盯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它标志中国向真正有弹性和可浮动汇率制度方面迈出了关键性一步。在公布这一政策后,人民币持续升值。

2005年7月21日,政府做出人民币升值决定。l美元兑人民币先后突破8.2,8.1,8.0的关口,05年升值幅度达3%。进入2006年,人民币一路“高歌猛进”。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按12月29日的汇率中间价7.8087计算,人民币在这一年中升值了2615个基点。2007年伊始,市场预期是年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5%左右。实际上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6.0l%。2008年,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4月lO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l美元兑6.9920元人民币。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 7”以下的稳定状态,09年6月1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是6.8317,以05年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7%。

二、人民币升值的积极影响分析

1、降低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

人民币对外升值以后,其对内代表的价值量也相应提高。人民币稳定和实际升值有助于保持甚至降低物价水平,这对于提高居民购买力起着重要作用。

2、使企业走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道路

中国一直保持世界低工资水平,为留住人才,我国应把工资提高到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除工资成本外,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也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长期以来一直享受人民币贬值好处,靠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提高国际竞争力,长此以往企业就会失去技术进步和经营革新的动力。中国企业要发展壮大,不能单靠低价竞争,应以人民币升值为契机,把压力变成技术进步和经营革新的动力,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

3、有助于缓和贸易摩擦,改善我国贸易条件

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经常受到美日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贸易纠纷越来越多。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对这些国家的进口,有助于缓解和这些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系,减少贸易纠纷。

4、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出口产品居前列的是纺织品、农产品和机电产品附加值较低的产品,人民币升值会降低这些行业的价格竞争优势。短期看劳动密集型行业有利于我国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从长远来看这些行业的畸形发展并不利于我国提高综合国力,也不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当货币升值后,资本就会寻找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进行投资,使这些产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改革,增加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将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5、促使更多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开拓市场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的成本下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可用更少的人民币来获得等量的用于投资的外汇,以较低成本获得海外当地的资源,降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促使国内企业扩大对外投资。

6、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企业的积极影响

我国加工贸易总额超过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外贸顺差最重要来源。加工贸易中产品复出口成本中其进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间,短期内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敏感。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降低,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以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因此这部分依赖进口原料的复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会促进进口增加,并以进口带动出口,其关联性得到加强。

7、人民币升值有利出口企业转变经营机制

我国外贸企业的快速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的粗放投入来实现,属粗放式增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有利于企业转变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激励出口企业更多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占领国际市场。那些仍依赖低成本竞争,产品技术含量低,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将会因为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的调整被市场淘汰。

三、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分析

1、影响外资对中国市场投资,挫伤外商投资积极性

改革开放来,我国依靠优惠条件吸引了大批外资进入国内。早在2002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资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人民币升值后,会直接增加外商在华投资建厂、购置设备、雇佣劳动力的成本,影响我国进一步吸收外资。大量资本可能会转投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2、人民币升值过快过猛,将造成我国出口大幅缩减

人民币升值过快和过猛,可能造成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对出口贸易依存过大、出口价格弹性较低和科技含量较低的出口行业,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将受到较大冲击,甚至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我国纺织、服装、家电、化工、电子机械制造业等主要出口型行业都属于这一类型,其中纺织服装业对出口贸易的依存度高达50%,附加值和出口价格弹性都很小,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最大。据公开资料显示,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以服装行业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外贸服装订单的毛利在0.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在0.5元人民币。如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2%,则意味着外贸企业每出口1美元的产品,毛利将损失0.15元人民币。3、对国外商品进口增加,国内市场竞争加剧

人民币升值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将降低,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购买更多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生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尤其那些在质量、品牌、技术含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距离的企业,甚至有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短期内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4、增加我国就业压力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增大。一是我国目前出口的大部分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促使企业优化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技术性人才,降低对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失业及就业压力。二是我国目前提供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出口和外贸企业,外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万人。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外商的投资成本。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下滑,将会造成劳动力需求下降。

5、出口增长受到制约,给出口企业带来损失

人民币升值后,如我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不变,则要求出口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价格下降,这样出口量不会受影响,但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如出口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价格不变,则出口商品以外币表示的价格将会上升,则我国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出口份额减少,出口企业的利润也会受损。人民币升值后,出口企业为维持一定利润,须提高国外市场的销价,必然会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尤其我国出口产品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较低,一旦提高在国外的价格,将造成低价格优势的丧失,极易被一些东南亚国家所取代,影响出口。对国外购买者来说,人民币升值,等量外汇兑换人民币数量减少,对我国商品需求减少,对出口造成冲击。

四、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

1、尽量保持汇率稳定:在汇率今后的走势上,一些企业认为汇率还没有调整到位,至少会上升至5%,少数企业甚至认为会达到20%的水平。由于汇率的种种猜测尚未停息,加上目前汇率的形成机制运行效果无法得知,使得今后汇率的走势更扑朔迷离,这给企业将来的定价、产品、规模等策略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应尽量保持汇率稳定。

2、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时,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增加、货币供给扩张、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搭配,既控制货币供给,抑制通胀,又保持对内需和外需的适当刺激,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在遇到来自国外巨大的升值压力和国内房市、股市偏热时,更需要向外界传递坚决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明确信号,绝不能使货币政策附属于汇率政策。

3、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内需,降低外贸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也要防止泡沫经济:目前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过高,内需严重不足,国际市场和汇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较大,应通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内需,降低汇率变化对外贸及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另外,必须有效扩大内需,正确引导投资流向,防止本币升值后的盲目投资和产业空洞化现象,尤其要防止泡沫资产和泡沫经济。汇率政策只有与其他扩张需求的政策合理搭配,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4、严密监测外汇资金流出入情况:除了目前的预收货款和延期付汇监管措施外,还应关注非贸易收支、捐赠款等尚未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些渠道。此外与升值前的大量流人相反,升值后很可能导致热钱的外流,而且这些热钱经过投资收益、汇率收益等途径后其价值大增,流出将高于流人的规模。对此外汇管理部门应提前制定相关措施,谨防人民币升值下套利资金大规模流出,对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巨大冲击。

5、加大对企业的汇率风险宣传,提高金融衍生品的使用效率:虽然进出口企业已开始关注汇率风险,但缺乏专业知识,其认识的普遍性、深人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加强汇率风险的宣传,把汇率风险意识渗人到合同签订、结算方式和生产进度等各个环节,增强企业抵御汇率风险能力;各外汇指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金融产品的宣传和创新力度,对于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进出口行为,通过利率、汇率、时间等要素的有效结合,减少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6、健全和完善外汇市场:首先增加市场交易主体,推广大额代理交易。让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直接参与外汇买卖,逐步推广银行代理企业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的大额代理交易,有助于避免大机构集中性交易对市场价格水平的操纵,防止汇率大起大落;同时也有利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便于监管机构对交易监控。其次增加市场交易品种。考虑增加外币与外币间的交易,以满足外汇指定银行及客户不同需要;加快推行远期外汇交易,这是一种较为合适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另外逐步放宽外汇管制,在外贸企业中适时推行意愿结汇制。既可解决外汇占款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长过快问题,也有利于满足企业外汇用款需要,提高企业自主经营能力。

7、加强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在人民币完全浮动前,加工制造为主的中国企业应在世界产业链中向高附加值的金字塔上端跃迁: ①培养自主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②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设厂;鼓励到那些拥有紧缺战略物资如石油、铁矿砂、铜等的国家投资;鼓励企业搞产品转移,将在国内失去优势的产品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继续生产。

参考文献:

[1]王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10期

[2] 唐震斌 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的利与弊[J] .政策解读

[3] 许海燕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5月

[4] 王锐人民币升值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国际商务财会,2008.08

(作者单位:扬州职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汇率人民币
为什么人民币里没有3
怎样认识人民币
政策背景下的汇率避险选择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新兴市场汇率风险再聚焦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