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初探

2009-12-25

基础教育参考 200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素质教育教材

黄 卫

综观当今小学数学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同时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但课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小学数学课改落实素质教育是根本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真正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

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学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

二、以课本为框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认真领会《数学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意图的说明,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这样,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时,课前,让同桌相互画正面像;课始,展示各人的作品,并引入画人的正面像有一定的常识,那就是美术课学到的“三庭五眼”;然后,通过赵本山等名人的正面画像来验证;最后,形成几道比例式来引入比例的概念。这种从美术到数学的教学,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和享受,大大拓宽了数学学习的视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在教学中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问题过多,他们往往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第三,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合作探究学习还应明确分工,每位学生既要学会表达见解,还要学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合作探究的作用。

四、训练时多一些问题解决

现在,很多观摩课、公开课从新知识引入到巩固训练都围绕着问题解决而设计,并且问题解决也成为考试、考查的内容之一。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问题解决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所谓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解决的情境状态。问题解决与常规练习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常规练习着重寻找答案,而问题解决着重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着重如何寻找创造性的方法。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指出,优秀的学生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正是在训练学生发现创造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有收获,即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都习惯性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教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说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中,教师承担的是“传道授业”的重任,扮演着“解惑”的角色。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了。这似乎无可厚非。但学生懂了就完了吗?未必!

小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心和疑问,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然而,中国教育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而西方教育的目标则相反,它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了。笔者认为,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后没有问题的延伸,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课堂结尾留给学生更多思考问题的空间。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课本为框架,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在注重问题解决的同时探索发散性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素质教育教材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教材精读
利用绘本优化大班数学课程之浅见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也谈素质教育